河南有座大佛比樂山大佛早450年,比盧舍那大佛還高5米

河南有座大佛比樂山大佛早450年,比盧舍那大佛還高5米

浚縣大伾山是一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青石山峰。雖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當年大禹治水登臨此山,被載入我國最早的史書《尚書》中,成為歷史上的名山。

河南有座大佛比樂山大佛早450年,比盧舍那大佛還高5米

大伾山大石佛這是一尊善跏趺座式的彌勒造像, 1600多年的歷史,是全國最早的大型摩崖造像,比樂山大佛早450多年。它依山而鑿,高與崖齊,通高是22.29米,比洛陽龍門的盧舍那佛高5.15米還多,所以被專家稱為“全國最早,北方最大”。

河南有座大佛比樂山大佛早450年,比盧舍那大佛還高5米

五胡十六國後趙時期,北方的皇帝叫石勒,他習慣用武力去征服一切,這時從西方天竺國來了一位高僧佛圖澄,看到了生靈塗炭的場面,於是用幻術取得了石勒的信任,石勒封他為國師,並大建佛寺,還聽從佛圖澄的建議,開鑿了這尊佛像,“以鎮黃河”。

河南有座大佛比樂山大佛早450年,比盧舍那大佛還高5米

大佛旁石壁上有摩崖石刻。其中有王陽明登大伾山,拜石佛後作的兩首詩。大伾山古蹟眾多,松柏夾道,曲徑幽回,來這裡感受可以歷史文化的厚重和秀麗獨特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