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场景1

一个试用期小女孩

因为老板明天就要一份并购演示PPT,

所以凌晨还在公司制作PPT文案,

即将要完成的时候,

因为电脑蓝屏导致文档并没有保存,

求助无果之后重启文档已经幡然不在。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场景2

一位经验丰富的媒体制片人,

因为片子一直没有达到客户的要求,

不仅要协调模特的邀约时间,

还得一遍一遍的重新来过,

而同时异地的男友来到她的城市,

因为时间原因,

希望可以和她见上一面,

可是奈何工作不停的忙碌,

男友不得不重新考虑和她的关系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场景3

一位有几岁大孩子的母亲,

她不仅仅是一名伟大的母亲,

还是一名白衣天使,

已经下班的她接到老公的信息,

孩子高烧不退,

正准备往回赶的时候,

由于人手不够,

她不得不选择了留下,

经过紧张的忙碌过后,

瘫坐在地上的她打开手机,

看到孩子的病情还在继续,

来不及回复的她

被一声“2号病床心跳骤停”又赶回了坚守的岗位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在短片里,你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身上承受着太多的压力:

上有老,下有小,

中间有房贷车贷,

生活重担如山,沉重得让你无法早睡。

天天加班到深夜,

见过凌晨的城市?

00:38分的北京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00:38分的广州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00:38分的深圳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共鸣,

纷纷讲述自身的经历,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一片空白:海外留学,打工到夜里12点回到住的地方,洗个澡继续赶做教授安排的任务到凌晨4点半,睡了5个小时之后起来看到这篇文章,没有什么值得可怜的,自己选的路,再累也要走下去,只要前进就是在上坡的路上,停滞不前才是在低谷深渊。

@八九寺:小警察一枚,曾经有过四天睡眠总共不超过6个小时,回家大睡一觉醒来,走了两步以后心脏绞痛栽倒在地上,幸好当时家里有人急救及时……也有过在外出差两个月,没能赶上见我最亲爱的姥姥最后一面…

@Baileys:13年,刚毕业,在上海工作,雨特别大,早上公交等了1个半小时,衣服真是全身湿光了,结果公交没来,回家换个衣服,打车去公司,继续上班。当时和女朋友窝居在10平米小屋内1年...大晚上买菜回去做饭,哎,不说了,现在生活好了,有房有车有存款无贷款,当年的女朋友也变成了老婆,感谢她!生活总是越过越好的,加油!

@双十:看的我想哭,80后真的现在在一个瓶颈期。上有老下有小,独生子女,一两个孩子。我们只是普通家庭,没有千万资产可以继承,有的只是自己没日没夜的拼搏!加油!80后!

@海角七号:2018年3月底,那是我第一次来广州求职,为了节省下房费在花城广场呆了一晚,彻夜未眠,身上被叮了无数个包包,凌晨六点,拖着疲惫的身体和重重的行李箱,搭上两班地铁,坐上轻轨回珠海的学校,回去之后,狠狠地睡了一天一夜,谁也叫不醒,生活,有很多磨难,但有人需要我们,作为90后,一个大学应届毕业生,我们没理由不努力,没理由放弃,只有咬紧牙关,一步,一步,向前走,愿所有努力的我们,都终将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每一个拼命奋斗的人都值得被肯定

@幸福:生活不易,继续努力,在未来的路上,愿你步伐坚定且内心温柔。

@帝国丞相:强者不一定会赢,但赢的人一定是强者,真正的强者,是含着眼泪奔跑的勇士!

@坚强的SHINE:梦想不能只是想, 要去实现。

@南之之之之:生活不易,继续努力,在未来的路上,愿你步伐坚定且内心温柔[心]

更多的网友提出

视频里的加班文化不值得提倡,

虽然年轻需要奋斗,

但加班也要适可而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Espoir:

经常加班熬夜,看到最多的应该是凌晨3点的马桶……肠胃病患者飘过……熬夜有毒,且加且珍惜

@Vanilla:作为颈椎严重劳损的90后,我想说,可以拼,但别太拼。

@Lee: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再努力的拼搏换来的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路上,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loc300:一年多来每天凌晨四点下班的我看到这文章,身体是自己的,希望大家珍惜吧,有人觉得把事业搞好了就可以让自己心爱的人过上好日子,但爱你的人是不希望看到你这样把身体熬坏了

@Hi曹建全: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因为工作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生活中一团糟糕,那工作的意义何在?工作狂除外。

@我来自1999那一年:凌晨三点,偶尔几次还可以,要是天天都是如此,不干,再好的工作也不干,凌晨三点还不睡觉,嫌命长了吗,现在拿健康换钱,以后拿钱换健康,说不定还换不了。(除了那些不得不加班,比如医院,其他的都是在作死)

@赵赵瘦啊:曾经我也曾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工作上,甚至现在也是,结果就是工作才三年就各种身体不健康。准备要宝宝了,去医院体检,原来有这么多指标都不健康。想说,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能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工作上,生活虽不易,但要好好享受,毕竟你现在的时光一去不返!健康是1.其他的是0!

视频的最后一幕告诉我们

加班正日益成为职场年轻人

不得不面对的生活状态,

无论在哪个行业

加班都是中国职场的常态。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据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研究员估计,中国在职员工平均每年工作2000-2200个小时,这一数字远高于美国(每年1790小时)、荷兰(1419小时)、德国(1371小时),甚至日本(1719小时)。

据北京市总工会2017年的调查显示,专职“网约工”平均每周工作6天以上的占86.8%,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42.2%。一些互联网企业甚至提出“997”口号,即从早上9点工作到晚上21点,一周7天无休。

很多白领以为自己正值壮年,

拼一下累一下不要紧,

可却不知被劳累掏空身体的基本上都是青壮年。

你们知道加班有多伤身吗?

2018年3月30日,江苏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的研二学生1993年出生的小顾,在医院夜班后不幸猝死。这位猝然离世的年轻人生前曾多次在朋友圈“吐槽”加班生活:“28小时班,一刻不停写病历,做操作,开麻方,收病人,抽血气,睡了不到3个钟头,够够的!”“最羡慕那些朝九晚五、有双休、享受法定假期的人。”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2018年1月6日(周六),杭州香积寺路公交三公司门口,一个男青年在去加班的途中突然倒地,很多市民上去帮他,叫了一个附近医生来抢救,最终仍不治身亡。

2017年6月,浙江邵逸夫医院,26岁的规培医生陈德灵猝死。之前他频繁加班、通宵,猝死前曾连续通宵夜班。

2016年12月,年仅28岁、在深圳一家连锁酒店任销售经理的李同平离开了这个世界。三天前,他刚刚拿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几位与李同平相识的朋友认为,他的猝死可能跟之前工作过度劳累有关。

2016年12月,苏州一位24岁的工程师猝死,他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但加班是常态。

2016年10月,44岁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

2016年6月

,前阿里巴巴数据技术及产品部总监在打羽毛球时猝死,年仅34岁。

2015年3月,深圳36岁IT男张斌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当日凌晨1点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赶紧对照下面的列表,

测试一下你的疲劳等级到哪一步了吧!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凌晨三点不回家》刷屏朋友圈!威雅:看着心酸,但真不鼓励

最后来听一首曾经在网上广为流传歌曲的《感觉身体被掏空》,歌词很好地调侃了“上班dog”的生存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