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寧睡荒墳,不宿古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民間留下了無數的俚語、諺語。這些話初聽起來好像沒啥科學依據,但仔細想想,還是有不少智慧和經驗包含在其中的。

古話說,寧睡荒墳,不宿古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時候在農村,常聽老人們說,“寧睡荒墳,不宿古廟”,即孤身在野外的時候,需要住宿過夜時,如果周圍有小廟、古廟之類的地方,不要去裡面過夜,寧肯在外面的荒地、荒墳邊將就一夜。

古話說,寧睡荒墳,不宿古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時候一直認為這話是不對的,想想,野外小廟雖然破舊,但也能起到遮風擋雨的作用,怎麼也比在荒郊野外忍風受寒好的多啊。但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現在仔細想想,此話還真是有道理的。

以前的人很封建迷信,都是信奉鬼神的,他們認為寺廟中的神佛們白天超度人類,晚上超度非人類,尤其是陰魂、鬼怪之類,所以廟宇裡晚上聚集了大量陰氣,在這種地方過夜,輕則損失人的精氣,重則生病。

古話說,寧睡荒墳,不宿古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種迷信的說法,當然不可信,我們從科學的角度可以這樣理解。

在古代,治安條件極差,城裡面還好,城外荒郊野外的地方,官府是很難監控管理的。而且生產力低下,百姓吃不飽、穿不暖的事情時有發生,這就衍生了不少草寇、強盜。要是生在戰亂時期,那這些盜寇更是數不勝數。

古話說,寧睡荒墳,不宿古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野外的小廟就是這些不法分子經常落腳的地方,甚至是他們的常住地,如果運氣不好,夜晚留宿廟宇,碰上這些人那就自求多福了,只是被搶些財物還是好的,要是匪徒怕事情敗露,要殺人滅口,那也是常有的事。

野外墳地呢,就很安全嗎?絕對的安全,那也是不可能的,野生動物還是會有幾率碰上的,點個篝火,一般都能無虞了。墳地這種地方,人煙稀少,晚上就更不用說了,自古以來,作亂的都是人,沒人的地方自然就無亂。如果能克服對鬼怪的恐懼心理,睡個好覺是沒問題的。

古話說,寧睡荒墳,不宿古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退一步說,就算碰上了流寇,在墳地這種地方,四通八達,跑掉難度是不大的,但在廟宇中,被壞人堵了門,那就是甕中捉鱉了。所以說墳地比起那些小廟,肯定要安全很多的。

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好,治安條件也是日趨完善,此話就有點不太實用了,但古人的智慧還是不可否認的。

古話說,寧睡荒墳,不宿古廟,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說句題外話,小編是個戶外愛好者,經常揹著帳篷和一二好友去山裡露營,小廟也見過幾次,有被人供奉的,還有廢棄殘破不堪的,但由於想到此諺語,還真沒敢在廟裡過夜,都是找個平整而空曠的地方搭帳篷,如果發生事情好跑路,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