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鵝成功的六要素

養鵝成功的六要素

養鵝要取得成功,就要掌捤養鵝的關鍵因素,這些要素是養鵝成敗的關鍵,也是養殖場能否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決定性因素,概括來有以下6個要素。

要素一:品種要優良。

鵝品種是首先要重視的問題,俗話說:好種出好苗。養鵝也是這樣,要根據生產目的的不同,選擇適合的優良品種。用於肉用仔鵝生產要選擇國內的中型鵝種浙東白鵝、四川白鵝,國外引進的奧拉斯鵝、萊茵鵝,以及這些大型鵝與我國地方品種鵝的雜交品種等;生產鵝蛋目前適宜各地飼養的品種有豁眼鵝、籽鵝、四川白鵝、吉林白鵝、麻陽白鵝等;用於肥肝生產就要選擇國外的朗德鵝、圖盧茲鵝、奧拉斯鵝等,國內的品種有獅頭鵝、漵浦鵝等;用於生產鵝羽絨的有四川白鵝、皖西白鵝、豁眼鵝、吉林白鵝等。

選擇適養品種時還要考慮是以養仔鵝為主,還是兼顧仔鵝;是以肉鵝為主還是肉羽兼顧;是短時間暫養,還是又育又養。很多品種同時具有多項優點,可以根據生產需要選擇。比如皖西白鵝生長快、肉質好、羽絨質量好,四川白鵝產蛋量高、生長快、羽絨品質優良,豁眼鵝特點是產蛋多、長羽絨較多、含絨量髙、肉質好。

要素二:料草營養要全面均衡。.

餵鵝的飼料和牧草的營養以及飼料配方對鵝的新陳代謝、生長髮育及能否發揮最佳的生產性能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飼餵已經黴變、腐爛的飼料和草料會致鵝中毒患病和造成傷亡。對飼料牧草的要求應該是營養全面,調配合理,粒度適當,保證供給。

要素三:消毒防疫要到位。

消毒防疫工作是否到位,是關係到養鵝成敗的關鍵。雛鵝、育成.鵝、後備鵝和種鵝都要按免疫程序免疫,按時按量注射疫苗,操作時要做到認真、準確、一隻不漏。日常的場區、舍內圈外、飼養管理人員、出人場人員的衛生消毒也要經常化、制度化。

養鵝成功的六要素

要素四:環境條件要適宜。

鵝的生理和生物特徵,具有許多與其他禽種不同的特殊性,如食草性、喜水性、合群性、警覺性、敏感性、節律性及喜靜懼噪、耐寒怕熱、厭擁怕擠、夜臥怕溼等。這些都需要養殖戶在圈舍朝向、地勢坡度、活動範圍、放牧場地、嬉戲水域、飼養密度、周邊環境、人員配置等方面盡力創造鵝群相適應的條件,保證其正常的生長、發育和生產性能的發揮。

要素五:管理措施要落實。

各類鵝各個階段的飼養管理,雖有著不同的特點和要求,但這些階段都是相互關聯、環環相扣的操作程序,其中某一階段的失誤都會對下一個階段的飼養工作和後期經濟效益造成影響。所以說,各個階段的管理工作要有條不紊、步步落實。

要素六:飼養週期要合理。

合理地掌握和控制各類鵝的飼養週期,是爭取最大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商品肉鵝的出欄時機不宜拖延,因商品鵝養到80天后,會出現體重減輕和脫毛掉膘,影響出售價格。種鵝的後備期可採用活拔鵝絨,不但能增加收人,也能提高鵝群產蛋初期的整齊度。種鵝群應以1年齡種鵝佔30%、2年齡種鵝佔35%、3年齡種鵝佔25%、4年齡種鵝佔10%的比例配置,以保證鵝群處於最佳的產蛋現狀,進而提高經濟效益。

養鵝成功的六要素

養鵝成功的六要素

養鵝成功的六要素

養鵝成功的六要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