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年的老班主任崔立峯:把教育視作生命

33年的老班主任崔立峰:把教育视作生命

放假前,崔立峰給學生指導作業。

33年的老班主任崔立峰:把教育视作生命

在學生們眼中,崔立峰是嚴師、是知心好友,是像媽媽一樣的人。

“像忠誠上帝一樣忠誠國家,像忠誠國家一樣忠誠於職業。”這是臨沂實驗中學教師崔立峰最喜歡的一句名言。19歲踏上三尺講臺,如今年過半百的她在教學一線已走過了34個春秋。34年來,她總是第一個到校,最後一個離開,風雨無阻,默默堅守。她送走了13屆畢業生,12次刷新學校的中考紀錄。她用心詮釋著責任,用愛見證著孩子們的成長,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德高為師,身正為範”。

學生眼中的她:

是嚴師,是好友,是像媽媽一樣的人

43歲的彭紅軍每次給崔立峰打電話時總會親切地喊一聲“崔媽媽”,30多年來,彭紅軍和同學們總是習慣這樣稱呼崔立峰。1984年,19歲的崔立峰從臨沂師範畢業後如願成了一名教師,彭紅軍正是她的第一屆學生。“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崔老師帶我們。”彭紅軍說,在三年級時,他因生病住院,為了不讓他耽誤功課,崔立峰每天下午放學後都會步行十幾里路趕到醫院無償為他補課,一補就是一個月。彭紅軍說,老師帶給他的是驚訝、感動,還有一種說不上來的親切感。“她在我們心裡就像是媽媽一樣。”彭紅軍說,這麼多年來,無論在哪兒,無論幹什麼,他從未忘記老師的教誨,“很希望有機會再回到學校聽崔老師上一節課,重溫那段溫暖的歲月。”

7月6日,記者來到臨沂實驗中學北城校區見到了崔立峰,當天是孩子們暑假前在學校的最後一天。這一次期末考試,崔立峰所帶的八年級3班再次獲得全年級第一的好成績,聽到這個好消息,孩子們高興地鼓掌歡呼起來。而在兩年前,剛入學時,這個班級的整體成績在全校還是倒數第四,在崔立峰的帶領下,孩子們積極努力學習,成績不斷提升,班級的整體成績一直穩居全校第一。“感覺崔老師的教育就像春雨一樣,在她眼裡沒有好生、差生,她總是因材施教,我特別感激崔老師。”學生彭蔚翔說,對他們犯的錯誤,老師會不留情面地批評指正,但平日裡,她又會像媽媽一樣給他們無私的關懷。“八年級上學期的時候我考試失利,本以為老師會批評我,沒想到她卻給了我一個擁抱,安慰我說沒事的,從那後我就發奮努力趕超上來。”彭蔚翔說。

用學生曲穎的話來說,遇到崔立峰這樣的老師就像中了彩票一樣,老師很嚴格,卻又像位知心好友。

家長眼中的她:

對待孩子比家長還要用心負責

當天,記者恰巧遇到了來學校接孩子的學生家長吳樹森,因為搬家原因,他的孩子上學期轉到了臨沂實驗中學北城校區就讀,本來還擔心孩子轉到新的環境會不適應,但來了一個星期,吳樹森就打消了顧慮。“崔老師教育方法得當,業務水平高,針對不同的孩子能因材施教,對孩子以鼓勵為主,與家長經常互動交流,和我們一起針對不同的孩子制定相應的學習方法。”吳樹森說,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負責甚至比家長還用心的老師,“孩子學習上有什麼波動,她都攬在自己身上,從來不會因為孩子調皮或表現不好等原因就另類看待或者放棄,對所有孩子都一視同仁。”

孩子每天的情況、情緒上的微小變化,崔立峰都會及時發現和學生溝通、和家長交流。學生每天作業完成情況,崔立峰每天晚上都會用手機在微信群裡檢查完每一個孩子的作業。每天早上的到校情況,她也會拍了照片發到微信群裡。“崔老師每天都是第一個到學校、最後一個離開,對孩子們從來都是不計較個人得失的奉獻。”每天吳樹森都會接送孩子上下學,而不論多早送孩子到校,崔立峰都已經在教室等候。“我喜歡每天早上在學校等著孩子來,不喜歡讓孩子等我。”崔立峰笑著說。

因為家距學校較遠,崔立峰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飛跑著給家人買好早飯,她自己的早飯就在路上解決,七點之前,她必定已經在學校,檢查好教室,準備迎接孩子們到來。每天中午坐在教室陪孩子們一起午休。每天下午六點放學,不少家長因為工作忙不能準時接孩子,崔立峰都會留下看著孩子們寫作業直到最後一個學生離開她才下班,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八點以後。34年來,無論在哪兒教學,她總是全校第一個到校、最後一個離開。崔立峰的兒子曾這樣評價媽媽:“媽媽是學生的媽媽,不是我的媽媽。”“一個學期下來孩子不僅學習成績進步了,而且性格比以前開朗了,也願意和我們家長交流了。”吳樹森說,在他們看來,能夠遇到崔立峰,是家長的幸運更是孩子們的幸運。

同事眼中的她:

是“拼命三郎”,更是楷模

19歲踏上講臺,如今53歲,34年來,崔立峰當了33年班主任,送走了13屆畢業班,12次刷新學校的中考紀錄。她很愛唱歌,如今嗓子卻已經有些沙啞,曾經有很多次機會可以轉到管理崗位上,都被她拒絕了,34年來始終堅持在教育第一線。“我喜歡這個職業,喜歡跟孩子們在一起的感覺。”崔立峰說,因為喜歡,所以全力以赴。“做老師就應該做崔老師那樣的。”這是年輕教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同事眼中,崔立峰是一位師德高尚、無私奉獻教育事業的前輩,是他們的楷模、看齊的目標。“對學生比對自己的孩子還好,品德非常高尚,對工作是百分之百的投入。”同事陳汝娜說。“她在教育一線打拼了三十多年,個人素養和專業素養都非常高,在做人、做學問、做教師上保持高度的一致,用心詮釋責任,用愛見證成長。”和崔立峰共事了21年的同事、臨沂實驗中學北城校區黨支部書記李政國這樣評價她。

為了更好地幫助年輕教師迅速成長,2009年,崔立峰成立了臨沂實驗中學名師工作室,對於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她手把手地教課堂教學技巧;對於課堂教學能力趨於成熟的骨幹教師,她會在論文寫作、課題研究方面給予熱情、無私的幫助。許多教師在她的幫助下逐步成長起來,成為教學骨幹,甚至獨立主持省級課題研究。“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崔立峰說。

作為學校的科研骨幹,崔立峰帶領老師們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自2000年至今,主持或參與國家省市級科研課題12個,在國家重要期刊上發表了30多篇專業論文,先後榮獲山東省特級教師、沂蒙名師、臨沂市教學能手、臨沂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被山東省教育廳、省婦聯聘為家庭教育講師團骨幹成員。被推薦為山東省中小學教學與管理專家,臨沂市中小學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專家。

談到教育的秘訣,崔立峰說,身為老師敬業愛崗,一切為了學生,很自然就有了向心力。“衣服寧願穿破,不能讓人戳破,無論在哪都要踏踏實實地做人。”母親的這句話她一直牢記在心。34年來,她從未請過假,從未給孩子們落下一節課。“在學生面前我要永遠精神抖擻,永遠是最剛強的那一個。”崔立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