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區臨洺關老吉的廟神靈「老吉的」是龍泉的嗎?

永年區臨洺關老吉的廟神靈“老吉的”是龍泉的嗎?

神靈老吉的是龍泉的嗎?

永年區臨洺關鎮東大街東頭路北有一座著名的廟宇,現名稱泰山行宮,老百姓也稱“老吉的廟”。據碑文載:“泰山行宮位於臨洺關東大街東隅,因同祀老吉神亦稱老吉廟,始建年代無考。”自一九九九年始歷經十餘載建設,終成規模,由觀音殿、碧霞元君殿、玉皇樓、全神殿、至聖殿、送子老母殿、九龍聖母殿等組成。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老吉的廟十分簡陋,但是在民間的影響卻很大,傳說也多。

傳說一:當時建設此廟時並不是老吉的廟,但是在抓胎是怎麼也抓不成,匠人也毫無辦法。一日,恰好一個叫“老吉的”的人從廟前路過,匠人就按照“老吉的”的面目塑了神像,竟然抓成了。可是老吉的馬上就死掉了,於是傳說老吉的成了神,此廟乾脆就叫“老吉的廟”。

傳說二:老吉的姓什麼?大名叫什麼?無從知曉。但是很多人說老吉的是龍泉人,家境貧寒,在洺關給財主扛長工,一年到頭在地裡給財主看莊稼。老吉的人窮心眼好熱心腸,十分同情窮苦人。如遇窮人在財主地裡掰個嫩棒子吃、溜點糧食、拾點棉花什麼的往往給予關照,所以在窮苦百姓心中,老吉的有很高的人脈和威望。當聽說老吉的突然死了都很悲傷,但是又說老吉的成了神都又相信,蜂擁而至地到老吉的廟燒香上供。

傳說三:據說老吉的成神後不負眾望、扶危濟困、有求必應,十分靈驗。於是老吉的廟名聲遠揚,香火旺盛。據說老吉的生前好吃,舊廟塑像時塑成嘴裡能吃東西,從身後漏出。現在老吉神的殿宇是東配殿,塑成了頭戴官帽、五官端正、白面書生的形象,完全不同於舊時邋里邋遢、衣衫襤褸的“濟公”模樣。所在殿宇雖不是泰山行宮的主殿,但“老吉的”的名頭仍然十分響亮,朝拜者仍然慕名而來、絡繹不絕、香火不斷。

(圖文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