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人粉了媽祖千年,誕生了這份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全文字數:960字 / 閱讀時長: 2分鐘

我是小默,一個想讓媽祖文化變得更好玩的學霸,哦不,學渣。

今年是「媽祖信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第9個年頭。

《名錄》記錄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風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被譽為“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因為其評選要求的嚴格,時至今日,我們中國僅有京劇、針灸、書法等39個項目入選,但總數依然位居世界第一。

3億人粉了媽祖千年,誕生了這份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至2016年被列入《名錄》中國項目

而媽祖信俗,作為我們國家首個入選的信俗類世界遺產,在背後支撐它的是全球3億多的虔誠信眾。

從宋代流行起來的祭典儀式

媽祖信俗以頌揚媽祖的立德、行善、大愛精神為核心,由祭祀儀式、民間習俗和故事傳說三大系列組成。

而作為信俗核心的祭祀儀式,由民間走向官方,花了上千年的時間。

按照古禮,凡能御「大災」、捍「大患」和有「大功」於國家者能得祀。

所以,自宋代以來,歷代帝王不僅對媽祖頻頻褒封,還由朝廷頒佈諭祭。諭祭,是指皇帝本人發佈祭祀臣下的聖旨。

3億人粉了媽祖千年,誕生了這份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元代,因為媽祖庇佑漕運,解決了首都的糧食供給問題,皇帝為表謝意,曾一口氣寫了十三道祭祀媽祖的祭文,從直沽、淮安、杭州、泉州、湄洲頒下來,一路祭祀。

又擔心祭祀隊伍一路上長途奔波,不能盡心盡力。於是三次派欽差大臣作為代表親往湄洲致祭。

明代,大型的海事活動又豐富了媽祖祭典的內容。如鄭和七下西洋前總會親自到湄洲祖廟拜謁媽祖,祈求平安。

鄭和對祭典儀式的要求十分嚴謹,且不厭繁瑣。從南京起航之初,到太行起航之前會再次祭祀。一直到在長樂等候海風揚帆時,還要舉行大型祭祀。從海上安全返航後,鄭和還要往湄洲祖廟還願。

許是鄭和的虔誠打動了媽祖,他七下西洋時屢次遇險,風暴、海盜、外邦的襲擊等等,都奇蹟般地化險為夷。

3億人粉了媽祖千年,誕生了這份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直至康熙統一臺灣,皇帝屢次派朝臣詣湄洲致祭;

他的兒子雍正皇帝詔告天下,在媽祖祭典時需要行三跪九叩禮;

乾隆五十三年頒旨湄洲,將媽祖祭典升格為春秋兩季的官祭,並正式列入國家祀典。

3億人粉了媽祖千年,誕生了這份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4年媽祖誕辰日祭典

3億人粉了媽祖千年,誕生了這份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4年媽祖誕辰日祭典

2009年,全球信眾齊歡騰

2008年9月25日,由湄洲島管委會和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聯合申報的《媽祖信俗》申報書和宣傳片,經中國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和中國政府同意提名,航郵設在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秘書處。

2009年9月30日,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首都阿布扎比召開的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政府間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審議,決定將《媽祖信俗》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信俗類世界遺產,也是莆田市第一個世界級遺產,使湄洲獲得了一張世界名片。

3億人粉了媽祖千年,誕生了這份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9年,為慶祝申遺成功而舉辦的中國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