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專利拉鋸戰打響 企業如何積極應戰

在智能概念升溫、消費升級背景之下,家電企業的戰爭進入到下半場,已經從最初的價格戰、營銷戰、渠道戰、口水戰發展到現在的技術戰、產品戰、專利戰、創新戰。家電企業發力爭奪消費市場,陣營之間難免硝煙四起,首當其衝的便是產品專利問題。

智能家居專利拉鋸戰打響 企業如何積極應戰

家電企業間的專利訴訟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不斷增多。繼去年6月夏普在美國法院起訴海信、要求收回品牌使用權並索賠1億美元之後,2017年最後一個月裡,海信電器以專利侵權為由在北京和青島兩地法院對夏普發起訴訟。

而就在2017年11月,另一家空調巨頭格力起訴奧克斯專利侵權一案在廣州知識產權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去年6月,格力以專利侵權為由向奧克斯提出1.1億元的專利訴訟索賠。奧克斯則在去年8月起訴格力專利侵權,並索賠5000萬元。

家電行業發展至今已經成熟飽和,消費升級背景之下,家電企業的戰爭已經從原來的價格戰、營銷戰、渠道戰發展到現在的技術戰、產品戰、專利戰。

專利戰的實質是一場技術創新的博弈

近年來流行這樣一句話:“一流企業賣專利,二流企業賣技術,三流企業賣產品。”在業內人士看來,家電企業專利戰頻發,折射出家電行業競爭方向的轉移。

行業發展初期,產業鏈上下都是粗獷式經營,最明顯的特徵便是低價競爭、渠道擴張、鋪張營銷、粗放管理。如今家電行業發展成熟且市場飽和,家電企業想要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分一杯羹,就必須注重產品價值、溢價能力、產品創新和技術研發,競爭層次也提升到了技術戰、專利戰、產品戰。誰擁有先進的產品技術和生產技術,就在下一階段的競爭中佔主動地位。因此,誰都不會放過這一展示“手腕”的絕佳機會。

目前,家電企業打專利戰已經進入到縱深發展階段。在國外,利用專利戰圍剿競爭對手已經很成熟,對專利的保護、上交的專利費都很高。但在中國還在啟蒙階段,企業間專利戰不斷升級,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搶佔市場,或者索要一點點的專利費,更大的作用是為自己產品的快速推廣和搶佔市場贏得時間。

顯然,當下的專利糾紛你來我往、刀光劍影,但實際上是企業間競爭實力之間的正面、公平較量。相信隨著研發成果的關注度和保護力度逐漸加大,企業競爭邁向更高層次,如今只是中國家電行業發展的陣痛期,效果百利無一害。

保衛專利 企業如何積極應戰?

那麼,企業如何才能在專利戰中勝出呢?這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作為技術創新的擁有者,關鍵是要了解專利制度的遊戲規則。專利制度的核心是以新技術的充分公開獲得有條件的市場壟斷。這就要求企業有專利意識,一旦有新的技術發明,就要趕緊申請專利,以免被他人捷足先登,錯失擁有專利的先機。這一方面,是中國企業的一個共同短板,不僅是家電行業。

而面對宣戰對手,日常工作中要保存好能夠證明產品獲利情況的財務賬冊和資料,以證據說話,不要怕對簿公堂,專利糾紛本質上就是拉鋸戰,消耗的是雙方的元氣,只要證據齊全積極應戰即可。

另外,對於資源和競爭力相對較低的企業,應該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重點領域創新,獲得最大的創新效益,同時要充分利用好專利資源,讓知識產權成為企業的“真金白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