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湘潭市上半年經濟「成績單」

“穩優新”釋放高質量發展信號

湘潭在線7月20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陳姿雯 譚濤)7月19日,湘潭市上半年經濟“成績單”出爐,可以簡單概括為“穩優新”,即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不斷調優、產業發展動能向新。在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及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下,這份“成績單”顯得尤為來之不易,也釋放出湘潭市經濟走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明顯信號。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上半年,湘潭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41億元,同比增長7.5%(預計數,下同),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最多,達47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最快,達10.4%。

產業發展總體平穩,內外需求同樣穩定增長。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1%。另外,消費和進出口情況也較為穩定。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了10.4%,增速同比有所回落;全市進出口總額為59.4億元,增長28.7%。

從價格來看,上半年湘潭市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1%,呈現溫和上漲的態勢,說明整個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經濟結構調整優化

服務業具有量大面廣的特點,對拉動經濟增長、解決就業問題、改善城市面貌、提高人們生活水平至關重要。近年來湘潭市持續致力於服務業比重的提升,推出了加快現代服務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的一系列舉措,這些舉措已經悄然取得重大進展。

據統計,湘潭市上半年三次產業結構也更趨優化,由上年同期的5.5︰53.2︰41.3調整為5.1︰50.6︰44.3。市統計局負責人表示,服務業是湘潭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動能,上半年服務業增速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2.8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行業貢獻較大。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速明顯,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娛樂業、商務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都在20%以上。

此外,經濟結構優化還體現在工業結構方面。上半年,湘潭市園區集聚發展態勢良好,省級以上產業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增加值佔全部規模工業的77.9%。中高端產業增長較快,高加工度、高新技術產業增長速度領先全部規模工業。

產業發展動能向新

當前,湘潭市經濟形勢複雜,面臨嚴峻挑戰,但是隨著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的實施,湘潭市在創新型市場主體培育、創新人才集聚等方面均取得了明顯成績,創新成果迅速湧現,經濟高質量增長信號逐漸明顯,新舊動能轉換提速。

據統計,上半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280.5億元,同比增長9.4%,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29.8%,佔比同比提高4.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9.0%。其中,汽車製造業、醫藥製造業表現突出,同比分別增長15.8%、17.3%,分別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9、0.5個百分點。

在產業項目推進方面,創新型項目也表現亮眼。湘潭市7個納入省“五個100”的重大產品創新項目,年計劃投資14.91億元,1—6月已經完成53%,其中桑頓新能源先進鋰離子動力電池及系統創新項目已經如期竣工。11個納入省“五個100”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年計劃投資26.65億元,1—6月完成53.96%;年計劃研發投入5.5719億元,1—6月完成60.78%。10名納入省“五個100”的重點引進科技創新人才,已經有9人正式簽約。

此外,21個市級“五個一批”重點科技創新項目也進展順利。1—6月完成投資16.669億元,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1.05%;年計劃研發投入6.5423億元,1—6月完成4.233億元,完成64.7%。

>>返回湘潭在線首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