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 那什么是庚日呢?

昨天本头条号说到,从夏至开始,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那什么是庚日呢?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的配合来记载时间。

天干的表述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的表述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为一个循环,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 那什么是庚日呢?

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10天一个循环,然后10天干对准配合12地支,如甲申开始后以癸巳结束10天,然后就是甲午,乙未……以此类推。

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 那什么是庚日呢?

如2018年6月21日夏至是甲申日,22日是乙酉日……27日是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庚寅日,10天后7月10日为庚子日,7月17日为庚戌日,也就是初伏了。

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 那什么是庚日呢?

夏至后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也就是7月27日,庚申日。

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 那什么是庚日呢?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2018年立秋是8月7日,辛未日,之后第一个庚日则是8月16日,庚辰日。从16日开始至25日10天则为末伏的时段。

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 那什么是庚日呢?

看完此文后,您是不是也会按老祖宗的方法来计算时日了呢?

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 那什么是庚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