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孫親,還是孫子親?

思念198031525


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對我父母來說,外孫就是孫子。而且,兒子出生後,爺爺奶奶照顧很少很少,絕大部分都是姥姥姥爺在照顧,所以兒子跟姥姥姥爺更親。

血緣雖然是一方面,但是隻有血緣,卻沒有日後培養出來的親情,那麼即使是血緣親,也無法做到真正的親密無間。無論是外孫還是孫子,孩子心中沒有這個概念。他只知道誰陪他更多,誰照顧他更多,誰晚上摟著他睡,誰在他哭的時候哄著他。

在一起多了,培養出了感情,自然更親。人心都是換來的,小孩子是最單純也最公平,你付出的心血和照顧,都會變成孩子是否跟你親的影響因素。不管是外孫還是孫子,只要他知道你愛他疼他,自然會跟你親。如果一年見不了一次面,不管是外孫也好,孫子也罷,跟你親才怪。


婦產科女司機


自古至今,孫子就比外甥親。

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從科學和倫理學的角度講,孫子和外孫一樣親。因為孫子和外孫繼承了爺爺和外祖父同等數量的基因。具有同樣的血統關係。

從文化傳統習慣和人的感情上講,孫子就比外甥親。這是因為傳宗接代的文化傳統觀念是滲入到中華民族血液裡的一種元素,是與生具來的。

爺爺疼孫子之情勝於疼兒子,孫子親爺爺的感情隨著孫子的年令增長越來越親,越親越孝順。祖孫之情意,宛如顧愷之倒吃甘遮,漸入佳境。

姥爺疼外甥生就差一情層,姥姥疼外甥與疼孫子完全一樣。我有一子倆女,兩個孫子四個外甥。大孫子和大外甥都上小學了。由於兒子在外地工作,孫子從小由他外公外婆帶大,直到上小學才由我接管,接送上學放學,我們祖孫不到一週時間就越來越親。可與同住一城的他外公外婆越來越生疏。他姥姥對我說,″怪不得老人說,外甥是狗,吃飽了就走。此話一點不假,他從小到大住在我家,整整帶了他七年,不如你這個千里之外,一年才在春節見一次面的爺爺,來了不到兩個月光找你不找俺了”。看的出,她姥姥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

可我的外甥何償不是如此。因我孫子常年不在家,我的外甥(大女兒的男孩)從小基本有一半時間在我家,我老伴疼外甥幾乎比疼孫子還疼,我試探著問,"外甥終歸是外姓,你咋這麼疼?"老伴說,″外甥是閨女身上掉下的肉,閨女是我身上掉下的肉,我疼外甥跟疼孫子沒有二心二味的"。可我的外甥偏不給他姥姥長臉,我讓閨女試探外甥,″罵你奶奶行吧?″話音剛落,才三歲的外甥立即怒火中燒,揮動著拳頭朝他媽媽打去的同時大喊,″不行!″。接著哭鬧不止。要把她媽罵他奶奶的事回家告訴奶奶。我讓閨女繼續試探外甥,″不罵你奶奶了,罵你姥姥行吧?"外甥立馬破涕為笑,″罵姥姥行"!對此實況,一種幸災樂禍,得勝回朝的感覺在我心中由然而生。不知老伴被她外甥當面打臉有何感想。我閨女對此態度明確,讓她媽以後多疼孫子,少疼外甥。外甥有他自己的奶奶疼。″疼外甥不如疼個破蓋頂。"這也是農村至今還廣泛流傳的俗語。

我本人從小也是經常在姥姥家居住,跟姥姥,舅,姨感情並不比跟爺爺奶奶,姑,叔差,可隨著年令增大,不知不覺中,很姥爺姥姥家的感情越來越談薄,跟爺爺奶奶的感情越來越厚重,按說我也是受過良好教育的,雖重感情,但不乏理智。事實說明孫子就比外甥親,外甥再好是外姓,是親戚。孫子是親人,是血脈相承。


魯南觀點


其實答案很簡單,帶誰誰親,孫子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就孫子親,外孫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就外孫親,這是非常符合人類本性的。對成年人的交往也一樣,跟誰交往多、交往密切就跟誰關係好。當然,有很多獨生子女的父母不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當然,從中國傳統思想,特別是傳宗接代的思想來看一定是孫子親。甚至很多女性會因為自己生了兒子而母憑子貴。這種現象並不僅僅發生在舊社會,在現代社會也經常發生。我的一個前同事,也就36、37歲,因為自己生了兒子,不僅在家裡覺得地位特別高,甚至將這種“優越感”延伸到了工作崗位,覺得別人不如她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她能生兒子。當然,現在看來這種思想非常好笑。而且,她經常會講述自己和婆婆的戰爭,當然她屬於常勝將軍型的。雖然這個同事比較作,但我並不同情她的婆婆,因為她這樣子都是他們重男輕女的思想慣出來的。


在男耕女織的時代確實男性在體能方面非常具有優勢。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種生理層面的缺陷。所以,男女的區別在逐漸縮小

其實,自己跟自己的女兒一定是非常親密的,當然,這裡並不是說跟兒子不親,但從一般狀態而言,女兒比兒子更貼心。我身邊很多給閨女帶孩子的老人心情普遍比給兒子帶孩子的老人好。因為女兒和母親的衝突會化解而不會往心理去,但婆婆和媳婦的矛盾只可能掩藏和積累。所以,女兒和媽媽的距離本身就近。有很多人覺得我給你家生了孫子,你就必須對我的孩子好,其實道理是這樣的,但感情不是這樣的。如果奶奶和孫子一年見不到一次,卻天天見自己的外孫,你有什麼理由要求她親孩子呢?換作是你自己也做不到。


彼此多一些理解,不要強迫別人也不強迫自己,其實這種看似合理的思維下隱藏著許多不合理。放下一些東西活的才能更開心。


不倒翁小姐


外孫親還是孫子親?這是一個不好回答的問題,因為對於獨生子女所生子女來說,外孫就是孫子,孫子就是外孫,不存在誰親不親的問題,只存在跟誰姓的問題!下面我分三種情況分別做一闡述。

第一種情況:有外孫又有孫子,這種情況當然是孫子親。從古至今,雖然是封建觀念,男尊女卑。但事實上我們的親近關係,一直維護著父系氏族的(血統觀念)血親關係來存續的。對母親氏族(血統)血親關係排拆在外。民間風俗(家譜氏族)也一直是親房(血統)族係為親。排拆母系(血統)血親。再從贍養上來講,孫子有代父自身(血統)贍養爺爺奶奶的責任,受親房族系的管束。外孫沒有代母自身(血統)贍養外公外婆的責任。民間親房族系也不會管束外孫的責任。民間延續,民間風俗,民間觀念,民間習慣等等。從古至今,很難違背。

第二種情況:物以稀為貴,如果只有外孫,那麼就應該把外孫當做孫子對待。因為自己將來的養老以及家產都需要外孫來承擔和繼承。

最後,外孫親還是孫子親,這與孩子跟誰長大有直接關係,如果外孫長期由外公外婆撫養成人,孫子長期不在爺爺奶奶身邊,自然而然,外孫要親一些,至少從感情上來講是這樣!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點看法,不對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經典雷人語錄


都不親。

有句話叫做隔代親,但是我覺得一點都不親。

老人有什麼都拿給孫子,外孫,對隔代非常的好,只差把自己的一切都拿給她們。



可是他們長大以後卻把老人忘記了,別說孝順老人,連陪伴都已經沒有了,甚至有的孫子外孫還嫌棄你老不死,你礙著他們的眼睛了,看到你就噁心,巴不得你們早點死。

別說孫子外孫了,現場的兒女都沒幾個守在父母身邊的,何況是第三代?所以我覺得有生之年要善待自己,否則老了一把心酸一把淚。


柒情晴


很想回答下這個問題,我自己從小是在外公外婆家長大,而對爺爺奶奶的印象是很模糊,甚至是負面的,從小的感覺一直也是外公外婆對我很好,爺爺奶奶對我不好。現在隨著年齡增長,仍然還有這種感覺。但是,我這種情況應該是不多見的。外孫和孫子到底誰親,還是可以從歷史的角度作一定解釋的。

首先從宗族關係來看,宗族是由父系世系關係的各個家庭,在宗法觀念的社會規範下組成的社會群體。宗族首先強調的是父系世系群體,尤其強調父子、祖孫相繼,重視男子(這裡僅以建國以前宗族為例,當前許多宗族已經摒棄這一舊觀念,倡導男女平等),女兒一般不入父系族譜,而是自動載入夫家族譜。所以,女兒所生子當隨婿姓、入婿家譜,而兒子所生子隨己姓、入本家譜,從這一點出發,孫子理當比外孫親。

再者,昭穆制度是指宗廟制度之一,西周時期廟制規定,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廟,庶人無廟,宗廟牌位排放按照左昭右穆的順序,後來延及到民間祭祀中,也是按照左昭右穆的順序。昭穆順序中,祖代為昭,父代為穆,孫代為昭、曾孫代為穆……所以父子始終異列,祖孫則始終同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祖孫同昭穆,父子異昭穆”。在這種情況下,祖父和長孫的關係就變的非常密切,甚至超過了父子關係。由此,孫子也理所當然比外孫親。

當然,現實中關係極為複雜,有時候即使外孫和外公外婆再親近,但在外公外婆百年之後,一切操辦事宜外孫仍然只是局外人,難以插手,而爺爺奶奶再疏遠,他們百年之後,孫子仍然需要服重孝。


楚邾


外孫親還是孫子親,從血源關係來看,不管是外孫還是孫子是一樣的親。而事實上外孫和孫子之間區別還是蠻大的,尤其是在農村。

像在我們家,我媽也非常疼我寶寶,回老家簡直就是要上天的感覺;但這中間還是隔了一些東西,比如,我哥家孩子犯錯誤了,我媽那態度豪不含糊;到了我家寶寶,我媽就會“忍讓”再三。我和我媽說,做錯了就要批評,我媽的回答讓我哭笑不得:他又不經常回來,我要說他,回頭都不認我這個外婆了。

這種孫子不如外孫親的觀念,現在有了一些改觀,是因為很多外孫是由外公外婆帶大的,這種從小帶大的祖孫情和血緣上名義上的祖孫情肯定是不一樣的。像我大姑家的小女兒是由我婆婆(孩子的外婆)一手帶大的,她們倆之間的感情比起我大姑家另外的孩子就不一樣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家庭結構的改變,這種孫子不如外孫親的問題會變得越來越淡化。


風吹水庫


都是一樣一樣的親!

有人會說外孫親,有人會說孫子親,但是我的一慣的觀點,外孫,孫子都是一樣親的!

一孩時代,有的人家生了一個男孩,那他只有孫子,而沒有外孫,當你問他是外孫親,還是孫子親時,他一定會說孫子親的,因為他沒有外孫,他就不會說外孫親的!

也有的人家只生了一個個女孩,那他只有外孫,所以當你們問他們是外孫親,還是孫子親時,她當然也會是滿臉幸福的告訴你,當然是外孫親了,其原因也是因為他只有外孫,而沒有孫子!

所以,有外孫的會說外孫親,有孫子的會說孫子親,而即有外孫又有孫子的,那也一定會說外孫親,孫子也親的!

【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綜合觀察,全面解析。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悟空問答!】


從善如劉L


外孫和孫子身上含自己的基因是相同的,只是人為的冠上了不同的姓氏,才有了親與不親的區別,千百年的習慣想改也改不過來。這確實沒什麼奇怪的,奇怪的是做父母的怎麼會有這樣心態呢?這倒是需要我們探討的。


我們知道,不管農村的老人,還是城裡的老人,他們總愛說這麼一句話,“世上哪有養爺的孫子”!儘管他們都明白這個道理,但老人們還是覺得“隔輩親”。正如俗語所說的,“老婆是恩人,兒子是仇人,兒媳是敵人,女兒是親人,孫子是先人”。為什麼老人會有這種“隔輩親”的心理呢。只有搞清這一點,我們才能有利於糾正兒女提這種問題的心態!

首先,“隔輩親”爺爺認為是生命的延續。

兒子是爺爺生命的延續,孫子更是自己生命的延續。有了孫子爺爺心裡就覺得自己的生命又延長了一輩。“兒孫滿堂”,“四世同堂”所以也被爺爺認為是長壽益年的標誌,日子幸福的標誌!同時“斷子絕孫”也是鄉下人詛咒人最恨的詞語。因此老人見了孫子輩格外親!

其次,“隔輩親”老人精神空虛的一種寄託。

人到暮年就像樹木到了秋冬,沒了春天的花朵,也沒有了夏天的生機。因此,物質上,精神上沒有了別的追求,找兒女聊,兒女沒時間,找朋友聊腿腳又不方便。孫子孫女是最佳人選。何況有好吃好喝時候,又隨著他們的性子。爺孫各取所樂。“含飴弄孫”也就成為老人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就像一日三餐一樣重要!



再次,“隔輩親”老人不再那麼費心。

老人帶孩子沒有壓力。因為孫子的監護人是父母。爺爺不需要,也沒有精力去擔這個責,只要孫子吃飽穿暖,至於教育,工作,成家和自己關係不大。就是帶不好,怪都怪的是他父母。人常說的“他爸賣蔥娃賣蒜,老子英雄兒好漢”。從沒人說“爺爺賣蔥孫賣蒜,爺爺英雄孫好漢”的,就是這個理。跟老人的孫子都很任性,這是溺愛的結果!



其實老人就是照看孫子,外孫,沒有什麼疏密之別。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生活中孩子還是要父母去親,不是讓隔輩的老人去親,這是做父母的責任,也是對兒女的尊重!只要明白了這個道理,老人對外孫親,還是對孫子親在做父母的眼裡還有這麼重要嗎!明白了這個道理,你還會去埋怨無辜的老人嗎!


原上麈


孫子和外孫都不確定,因為做為他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看他的父母在他們的心中的位置,和社會地位,經濟實力來決定的。當今社會家庭中的父母兄弟姐妹,是非常現實的。用地位經濟實力來衡量的沒有親情可說。見了有權有勢的錢財萬貫的,做父母的可以榮辱負重。可以滅親求榮。孫子和外孫也就是掌上明珠了。沒有親情倫理而言。不會同情弱勢群體的。強者的孩子,無理取鬧,強詞奪理,肆意虐待。可以當成脾氣不好,花心就地,燈紅柳綠,五毒俱全可以當成工作的需要而諒解。

如果是貧窮級弱的孩子,那麼就是會得到就瞧不起來了。看到就是冷嘲熱諷,凌辱踐踏,沒人權,沒有話語權,沒有平等地位。

得到的是歧視擠兌,挑刺找茬。

當今社會是金錢社會,不是神話般傳說那樣可憐天下父母心,兄妹情手足情,長兄如父,長姐如母的那樣美好。在家庭中在父母,在姊妹兄弟之間,在舅舅舅媽之間在姨夫姨媽之間和叔叔伯父伯母之間,姑姑姑父之間,爺爺奶奶之間,外婆之間。在金錢物質,強勢地位的虛榮思想上腐蝕下,已經完全喪失了血濃於水的親情感,和道德底線!在父母,爺爺奶奶,姥爺外婆的滅親求榮的變革下,在他們的精心策劃,把家庭搞得的是四分五裂,在心中已經劃出了九五之尊,三六九等,貧窮貴賤的衡量標尺。在他們的教唆和扇風點火,捏造事實的苟且交易下,造就了姊妹兄弟姐妹們反目成仇,孤立弱勢極貧無助的,巴結強勢權利,討好金錢萬貫的子女。無形造就了人心向背,背心起意,苟且偷生的家風。用不擇手段來製造事端,來破壞家庭和氣氣氛。

所以要想在家庭有地位讓周圍人瞧得起必須具備顯赫的地位,必須具備豐厚成千上億的經濟實力這樣皆大歡喜孫子和外孫子才能得到寵愛有佳的待遇,不是衝著親情而來的,而是見利忘義的象徵。

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天下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患難見真情的親情。家庭中不會同情憐憫弱勢,永遠不會得到同等的權益的。孫子你的孩子也就遭遇冷眼相待,是永世不得翻身的縮印,成了家門不幸的反面教材。從何而來的寵愛呢?得來的是挖苦諷刺,看到的冷如霜花雪月的臉色。體會到的是挑刺找茬的百般刁難的殘酷無情的生活空間。領略到的擠兌羞辱踐踏人格的絕情氣氛。回味到人窮不走親,人窮沒尊嚴,家庭強勢者絲毫無理要求和強詞奪理,野蠻行為都可以當成是金典哲學。視為家訓極品來的弘揚的道理。

弱者說的在好是無人採信認同換來的是,唾棄挖苦諷刺。

談到這個傷感的問題,告誡大家。作為一個人靠人不如靠自己,不要去相信倫理親情一說。還得靠自己的奮鬥吧!人沒有錢,可以去努力為記,人一無所有並不可怕,而最怕的就是自信。不是天地下的弱勢子女不尊重父母和長輩,而是他們做的絕情決意,在付出多大的努力換不不回他們的親情的。

謝謝,傷感的話題,讓人流淚讓人心裡在滴血!沒有可比性。更沒有判斷性。真的那就是那類的子女啦。人窮了就不要得到公平正義一說。你就是做的再好他們還是永遠滿足不了他們的貪婪的慾望。總是雞蛋麵挑刺終是百般刁難。

富有的是應有盡有既能流傳子孝孫賢美名傳繼承父業祖業景上填華。

貧窮無助的,則是忤逆不孝,家門不幸臭名揚

這就是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