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說|著名經濟學家、改革開放四十年親歷者張寶通:未來西安的發展要牢記四個大綱

专家学者说|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者张宝通:未来西安的发展要牢记四个大纲

专家学者说|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者张宝通:未来西安的发展要牢记四个大纲

19

七月

星期四

“三環架構”“大關中”“西鹹一體化”“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等詞語,西安人一定不陌生。這些熱詞的提出者,正是陝西省社科院研究員、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張寶通生於1947年,是上山下鄉的“老三屆”、高考恢復後首屆大學生,親歷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讓他成為著名經濟學家、大西安發展的“吶喊者”。他說:“四十年間,我國以沿海開放騰飛引領‘中國速度’;現在,西安迎來了開放發展的最好時機,只有不斷開放包容,才能引領新常態,助力我們早日實現‘中國夢’。”

著名經濟學家、改革開放四十年親歷者張寶通還談到了什麼?

今天

就跟著“頭頭”一起看看吧!

专家学者说|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者张宝通:未来西安的发展要牢记四个大纲
专家学者说|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者张宝通:未来西安的发展要牢记四个大纲

新西安

張寶通

专家学者说|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者张宝通:未来西安的发展要牢记四个大纲

“老三屆”

“上山下鄉”

“著名經濟學家”

張寶通出生在陝西安康,是揣著大學夢、剛要進考場時卻被號召去上山下鄉的“老三屆”,在寶雞插隊兩年後又去當地高中當了8年的老師。青春不過這10年,這看似平淡無味的10年,讓很多人停下了追夢的腳步,順從於命運的安排。然而,張寶通在田間勞作、案頭備課之餘,仍然堅持學習政治、歷史、經濟等社會科學知識。“那時候想法很簡單,毛主席號召年輕人要關心國家大事,社會主義建設需要社科人才。沒有時間,我就起早貪黑;沒有書讀,就去造紙廠買回收的舊書。如果說學習的動力是什麼,我想就是對於國家、對於社會的使命感。”他說。

這看似充滿坎坷的求學路,在他將要邁入而立之年的時候迎來了柳暗花明的一天。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他被西北大學物理系錄取;學習一年後,他憑藉紮實的經濟學基礎,進入了經濟學專業,並且破格進入碩士階段求學。“這在當時是很少見的。”張寶通告訴記者,“但是我可以很自信地說,我當時的經濟學水平已經達到了研究生的要求,我在此之前用了10年的時間學習經濟學,從未放棄過。”

張寶通在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進入陝西省社科院工作,很快就在學術研究上嶄露頭角。他工作後的第一篇學術文章,就刊登在經濟學研究領域的最高期刊《經濟研究》上,此後多篇文章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工作時間雖然不長,但在學術界已經小有名氣,很多全國性的學術會議上都有他的身影。幾十年來,他先後在《經濟研究》《經濟日報》《新華文摘》等報刊發表文章600餘篇、出版著作10餘部,榮獲我國價格學術研究最高獎“薛暮橋價格研究獎”。

近年來,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張寶通作為陝西省第一個發展戰略規劃的主要執筆人,義不容辭擔當起絲路研究的重任。2014年,已經67歲的他參與了“絲綢之路萬里行”活動,穿行8個國家和地區,總行程15000公里。“很多年輕人都經不住長途跋涉病倒了,我從沒吃過一片藥,我走路吃飯都想著我的工作。很多人說我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很多,我想對工作的熱愛是讓我保持活力的唯一秘訣。其實,當你真正幹一行愛一行的時候,你會發現工作其實就是一種休閒。”他說。如今,大西安發展建設如火如荼,張寶通在政策研究等方面積極參與,繼續為大西安的發展建設“吶喊”。

未來三十年西安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17年被稱為“大西安元年”。一年多來,西安的發展讓人矚目:“國家中心城市”、“‘一帶一路’建設的核心區”、“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西安成為國家建設的重點城市。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張寶通的付出與奉獻。

“第一個三十年,西安工業高速發展,成為中國八大城市之一。”張寶通告訴記者,“一五”期間,蘇聯對中國工業領域的156個項目進行援助,26個重點項目落戶陝西;項目數量之大,與當時的遼寧省並列全國第一,西飛工程、西安電力等一些有實力的項目就在其中。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美蘇對中國實行經濟封鎖的大背景下,毛澤東提出“三線建設”戰略,西安再次成為國家建設的重點,航空工業入駐西安,成為現在西安的重點發展產業。

“第二個三十年,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年,也是西安與其他城市拉大差距的三十年。”張寶通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戰略中心向沿海城市轉移,沿海城市迅速發展,出現了“深圳速度”、“浦東速度”。這一時期西安的經濟雖有所發展,但在國家大戰略佈局下,發展速度顯得緩慢。

“第三個三十年,是西安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的三十年。”張寶通說,東部沿海城市受金融危機衝擊發展速度放緩。中國發展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從高速發展向中高速發展轉變。“中速發展將成為東部發展的常態,但是西部一定要抓住‘一帶一路’新機遇,實現高速發展。”張寶通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對陝西提出的“追趕超越”新定位,就是要求陝西抓住歷史機遇,高速發展經濟,實現中國經濟由“老二變老大”的硬指標。

2018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佈了《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西安成為全國第九個獲得這一稱號的城市。張寶通說:“這並不值得高興,反而需要我們反思。對標先進,才能找到差距。第二個三十年,中國西部的發展明顯落後於東部。但同屬西部地區的成都和曾經落後的鄭州,卻在經濟總量上遠超西安,並先於西安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張寶通稱,“主要原因還是我們的思想不夠解放。”

張寶通認為, 綜觀成都、鄭州,其發展的動力都源於解放思想。西安現在實行的“人才新政”“戶籍新政”,都在釋放思想解放的良性信號。隨著大量高質量人才落戶定居,未來西安會吸引更多的企業和人才,經濟增長是必然趨勢。但是,要成為國家中心城市,西安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實現西鹹一體化,才能成為大西安。一定要抓住‘一帶一路’新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才能引領新常態、引領新時代,實現追趕超越。”他說。

“冷娃”精神將引領西安實現追趕超越

“陝西是‘一帶一路’的核心區,而西安是核心的‘核’。”如何發揮“核”的關鍵帶動作用,推動西安發展,實現追趕超越呢?張寶通認為,未來西安的發展,一定要牢記四個大綱:

其一,抓住“一帶一路”歷史機遇。 “‘一帶一路’與改革開放同等重要。”張寶通說,改革開放實現了中國由落後邁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巨大轉變,“一帶一路”則是保障和支撐我們實現中國偉大復興的偉大戰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的,就是要實現中國由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向首位的轉變。西安要抓住‘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逐步發展成為內陸改革開放的新高地、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

其二,找準在“一帶一路”的歷史定位。張寶通指出,阻礙西安發展的另一個原因是定位不準確。曾經將西安定位為“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只是對西安歷史文化地位的解釋,不足以表達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地位。西安是繼北京、上海之後,第三個被稱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城市。雖然在經濟實力和開放程度上不及北京、上海,但是在國防科技、電子信息、教育科研等方面在中西部處於領先地位。年初,國家發改委發佈的規劃中,將關中平原城市群定位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級城市群”,要將其打造成內陸改革開放的新高地、向西開放的戰略支撐。處於關中平原城市群中心的西安,重要地位可見一斑。

“201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這一年召開了黨的十九大,宣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也是西安找準定位的元年。”張寶通說,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上將西安定位為“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這個定位繼承了漢唐時期古長安的歷史定位,又抓住了“一帶一路”亞歐合作交流中心的歷史定位。“長江經濟帶的龍頭是上海,亞歐大陸橋經濟帶的心臟在西安。西安要依託亞歐大陸橋這一世界經濟發展帶,重新成為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他說。

其三,引領新常態。張寶通說,“新常態”是相對於“超常態”而言的。第二個三十年,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長期保持兩位數的超高速增長,經濟總量達到日本的兩倍多,這就是中國的超常態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發展進入新常態。張寶通說,新常態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還是要開放。“引領新常態,沿海城市靠深圳,‘一帶一路’看西安。”張寶通指出,“要構建以大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才可能重振漢唐雄風,再創昔日輝煌。”

其四,追趕超越。“追趕超越就是要高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不平衡”,指的是東部發達、西部落後;“不充分”,指的是東部已基本實現小康而西部還未實現。“只有追趕超越才能消除矛盾,實現全國同步進入現代化。”張寶通表示:“追趕超越就是要高速發展,過去的西安沒有追趕超越就是因為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四平八穩、循序漸進。我們要打破常規、強力推動、雷厲風行、跨越發展!”

張寶通說:“我們要發揚陝西冷娃 ‘敢作敢為敢擔當 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支撐作用。‘敢作敢為敢擔當’,就是要有敢於拼搏的勢頭,‘敢為天下先’就是要勇於創新。目前西安實行的‘三大革命’、‘戶籍新政’、‘五星級店小二’等,都是對‘陝西冷娃’精神的傳承和發揚,這必將引領我們西安實現追趕超越!”

专家学者说|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者张宝通:未来西安的发展要牢记四个大纲专家学者说|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者张宝通:未来西安的发展要牢记四个大纲

查看往期消息

专家学者说|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开放四十年亲历者张宝通:未来西安的发展要牢记四个大纲

投資西安

機遇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