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制載俄羅斯爲什麼難以收到像制裁伊朗這些國家一樣的效果?

一片雲169929447


其實,美國自身搞的制裁那一套,一直就是不成功的。不光對俄羅斯顯現不出它預期力量,就是伊朗,也沒有達到它想要的最低效果。

伊朗比較起來,顯得不是那麼穩定,並不是美國製裁的威力,而是自己政策上的偏差。如把主要精力、力量,用於自己宗教理念方面的維繫和擴張。加大了財政支出,必然要減少民生開支,也就容易引起動盪。

至於美國過去制裁的事例,就不說了。只舉伊拉克和利比亞,這是兩個 精典被制裁國家。伊拉克,曾經被西方徹底孤立,全面制裁,甚至連空中飛行也有限制,國內據說當時也很困難,因為他們的生活,只能在石油換食品的架構下進行。這種生活當然不能說好了。但人家照樣政權穩定,國內政局平和,沒有什麼大事,最低百姓生活的可以,沒有因為生活困苦出現動亂。後來,美國終於按捺不住,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政權。之後伊拉克什麼情景大家有目共睹了,不在這詳述。顯然,制裁對它沒有什麼大的效果。利比亞,幾乎和伊拉克一樣,先是與西方硬頂,也被制裁得厲害。而且,它還因為一件恐怖襲擊民航客機案件,被美國西方加大制裁,甚至美軍可以直接轟炸利比亞的目標。後來,卡扎非宣佈向西方“投降”了,一切按西方要求辦。徹底消毀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按西方要求標準,全額賠償空難飛機上人員。總之,人家要求什麼,就按此做什麼。美國西方也從此解除制裁,利比亞似乎要過上更好 日子。很可惜,阿拉伯之春革命,在西方大力幫助下,仍然使舊政權被推翻,卡扎非也十分屈辱地死去。國家嘛,到現在還是動盪中。過去,利比亞在卡扎非這個暴君統治下,人民被限制自由,但生活因為石油收益,過得很滋潤.。如今,雖然暴君早已處死,人民也享受著無盡地自由,但生活卻沒有著落。戰火在全國四起,誰也不聽誰的,誰也管不了誰,連美國大使也不慎被消滅。甚至還出現了奴隸市場,公開進行很商業化奴隸交易。十分自由的國度啊!

美國的自以為是的制裁,實際上是自己推行霸權的工具,並不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因此,並不是得人心,也不是好辦法。我們贊同在聯合國框架下的必要約束,包括制裁等辦法。同時我們也明確,制裁不能影響其國家人民的基本生存。這些,才是有利於和平和世界發展的好辦法。


張139558534


其實美國製裁伊朗就已經非常困難,特朗普剛剛宣佈恢復對伊朗石油出口的制裁措施,俄羅斯就在背後挖了一個大窟窿,基本上把美國的制裁措施抵消了。而與伊朗相比,俄羅斯無論是經濟實力、軍事實力還是政治實力,都要強上很多,美國想憑藉一己之力實現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非常困難,更不要說取得什麼制裁效果了

確保制裁效果,需要足夠的封鎖能力

美國製裁任何國家能否取得實效,關鍵看是否具有足夠的封鎖能力。以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為例,如果要實現對伊朗原油的全面禁運,美國必須在波斯灣一線嚴密監控,美國第五艦隊也要隨時在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上攔截走私原油的油輪。只要伊朗還具有足夠的交貨能力,美國的石油制裁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顯然,這種通過封鎖獲得的制裁能力,只對實力懸殊的小國有用,面對軍事實力強大的俄羅斯,美國根本不可能實施這種全面封鎖。俄羅斯建成了多條通往歐洲和亞洲的輸油管道,可以順暢的開展石油貿易。即便是俄羅斯直接通過海上向其他國家出口原油,美國人也沒有攔截的膽量。因此,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根本就沒有包括對俄羅斯石油出口的限制。對於一個以石油出口為經濟支柱的國家,不限制這項能力,制裁能有多大的效果呢?

俄羅斯的自持力要更強

在前蘇聯時代,俄羅斯就建立了相對完整的工業門類和獨立於美國和西方國家之外自我運行的經濟體系,這一點是像伊朗這樣的小國,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的。雖然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工業和農業部門受到了重大沖擊,但是經過20年的發展,俄羅斯的經濟體系得到了恢復,經濟體系的自持力明顯增強。現在的俄羅斯已經成糧食進口國發展成為糧食出口國,各種基礎工業品的產量也足以支撐俄羅斯的經濟發展。同時俄羅斯的亞洲部分還緊靠一個與自己關係友好、工業體系更加完善的大國,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措施不可能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從克里米亞危機之後,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情況看這些制裁措施主要是對俄羅斯與國際社會的經濟交往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對俄羅斯企業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融資造成了一定衝擊,但是對整個俄羅斯的國民經濟體系造成的影響卻十分有限。相比較而言,2014年之後,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遠比美國和西方國家的制裁措施造成的影響要嚴重的多。

經濟制裁可以說已經是經濟領域的戰爭手段。經濟制裁能否發揮作用,從根本上講還是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對比的結果。美國在經濟上雖然是全球老大,但是對俄羅斯而言,卻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他對俄羅斯採取的制裁措施,自然也就不會有太明顯的效果。


衝擊時評


這個問題應該分二部分回答:1.制裁初期確實給俄羅斯帶來了大麻煩,首先國民經濟造成很大的影響,GDP出現負增長,盧布大幅度貶值,外匯儲備縮小,股市暴跌,物價大幅上漲,老百姓實際生活水平下降。普京和他的執政團隊面對困難,經過分析認為俄美關係最壞就是斷絕外交關係,雙方不可能爆發戰爭!目前的情況基本上到了最壞的地步了。很多觀察家都認為俄美關係已經比冷戰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怎樣擺脫目前的困境?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普京竟然出兵敘利亞(受巴沙爾政權邀請),通過打擊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及恐怖分子,把搖搖欲墜的巴沙爾政權從困境中解救了過來。大家知道俄羅斯是軍事強國,恰到好處地使用武力是俄的強項,普京的這步妙棋不僅救了巴沙爾,而且也把自己從困境中解放了出來。大家要明白能和美國這樣針尖對麥芒的國家除了俄羅斯世界上還能找出第二個嗎?俄羅斯不僅做了而且做的很好!等於告訴人們: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俄羅斯參與,有些事還真的不好辦。這對俄羅斯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的提升是可想而知的,在今後的地緣政治中將長期發揮作用。2.雖然制裁目前仍未解除,但隨著石油價格不斷回升,以及一系列正確的應對,還有地緣政治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美中爆發了貿易戰),俄羅斯成功地舉辦了一屆"世界盃“,獲得了各方讚譽(那些不喜歡俄的國家),俄外部環境也發生了轉變(向好的方面)。特朗普總統在G7峰會期間公開邀請俄羅斯重回G8,以及這次在芬蘭赫爾辛基俄美元首峰會。是乎都在表明,俄羅斯的苦日子要結束了,難怪普京總統在記者發佈會上說:俄羅斯是一個強大的國家,任何制裁對俄都起不了作用。

現在簡單的講一下伊朗: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俄羅斯差距很大,所以正面與美國無法對抗,另外以色列一直對伊朗虎視眈眈,一旦時機成熟以色列絕對不會手軟,而且伊朗長期受西方制裁,經濟發展受制約,國內矛盾有激化趨勢,這些都是非常不利的因素。特朗普上臺後退出了伊核協議,並宣佈在2018年11月4日前所有國家(公司)停止進口伊朗原油,否則就制裁誰。如果這一措施真的實行,那對伊朗來講就致命的,作為一個第四大石油輸出國,伊朗一定被迫做出反擊:你封鎖我出口,我就封鎖石油通道(霍爾木茲海峽),雙方要是真的走到這一步,一場局部戰爭就有可能發生。

制裁是雙刃劍,雙方(多方)都會有損失,沒有贏家,也可以說是一種搏傻行為,看誰能扛得住,比的是雙輸中誰輸的少一點。有句話說怕流氓有文化,我認為這還不是最可怕的,真正的可怕是這個人還有權力。謝邀!


胡文彪10


俄羅斯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屬於世界性大國,第二大軍事強國,而伊朗充其量只是地區大國。就國家綜合實力來講,伊朗與俄羅斯不是一個量級的國家,尤其在軍工和航天科技領域俄羅斯更是獨樹一幟,俄羅斯的外交和政治影響力很大程度上也有賴於對外軍售。就地理位置和國際地位來看,橫跨歐亞的俄羅斯其勢力範圍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更非地處中東地區的伊朗可相提並論,相較於俄羅斯,伊朗的影響力基本侷限在中東和伊斯蘭世界。雖然伊朗和俄羅斯都是能源大國,但俄羅斯在地理位置上佔據了便捷的條件,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銷售方式基本上以管道輸送為主,在歐洲有歐盟,在亞洲有中國和日本這樣的大客戶。無論是運輸方式,運輸成本都要比以航運為主的伊朗佔便宜。再加上一些國家出於政治或軍售以及經濟、技術等方面有求於俄羅斯,於是購買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便成為該國向俄羅斯示好或表示支持俄羅斯的一種象徵。


世界上並非只有俄羅斯生產石油和天然氣,而美國也一直鼓勵歐洲在採購石油和天然氣的渠道上多元化,但歐洲為什麼還是離不開俄羅斯?這裡既有政治因素還有經濟因素的考量 。儘管歐洲對俄羅斯始終抱有戒備的心理,但歐洲很清楚購買俄羅斯能源,一方面可以滿足自身社會發展的需要;一方面還可以展現歐洲向俄羅斯釋放出的善意。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和天然氣,不但能夠促進俄羅斯的經濟發展,也能夠促進俄歐間的政治經濟聯繫。對歐洲而言,一個政局動盪的俄羅斯肯定要比一個政局穩定的俄羅斯更具威脅。但歐洲也很明白過度依賴俄羅斯的能源將使得自己處處受制於俄羅斯,只是歐洲各國出於自身國家利益的考量而無法達成一致意見。不從俄羅斯進口能源,那麼就要加大從其他地區國家能源的進口量。但由於路程和運輸方式必然導致進口能源價格的上漲,進而不可避免會影響到國內的經濟發展,這是歐洲國家無法忽視的關鍵因素,對於經濟欠發達的東歐國家而言,更是也不樂意接受這多出一筆的經濟負擔。再者一些東歐國家,他們在購買俄羅斯能源的同時也從俄羅斯的能源管道線上賺錢外匯,如果不買俄羅斯的能源不是就斷了這筆財路?少買也會少賺,因此東歐國家傾向於向俄羅斯進口能源。


有了能源和軍售這兩張牌,加上俄羅斯市場的吸引力和強大的國際影響力,俄羅斯完全有實力從美國的制裁中突圍。當然其中還參雜一些大國鬥爭的因素,幫助俄羅斯度過危機等同於為自己的和平發展爭取更多有利的時間和空間。所以美國很難從制裁中收穫到理想的效果。反觀伊朗,除了能源和伊斯蘭革命可以對外輸出,在其他如科技,技術等領域就顯得太寒酸了,美國只要能封鎖住伊朗的能源出口就能致伊朗經濟崩潰。



貝貝和豆豆的視野


一、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擁有世界最大的國土面積(近1710萬平方公里),人口1.443億人(居世界第9位)。是擁有一票否決權的聯合國安理會常務理事國,是世界上第二大軍事強國與足以毀滅世界的核武器。是世界上能以沙特、美國媲美的石油日產量達一千萬桶級的能源國家。因併吞克里米亞、干涉格魯吉亞、烏克蘭等而遭受到美歐等西方國家的共同嚴厲的經濟制裁導致經濟不景氣。2017年GDP產值14693.4億美元(居世界第12位)。人均產值10162美元。而2011年,俄羅斯GDP為19048億美元(居世界第九位)。瘦死的駱駝比馬壯。俄羅斯在世界上的政治、軍事實力與若大的石油產量。因此,美歐等西方發達國家顯然不可能對俄羅斯經濟發展進行全面封殺。 二、伊朗是中東地區最大、最有影響力的伊斯蘭教-什葉派國家。面積164.82萬平方公里,人口8167萬人。伊朗擁有極其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石油天然氣生產國與輸出國,是高度依賴石油天然氣出口創匯的國家。△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巴列維王朝被推翻,美國同意巴列維赴美治病,伊朗佔領美國大使館並把使館人員扣作人質(144天)。△伊拉克(少數派遜尼派)總統藉口防止"伊斯蘭革命"而發動"丙伊戰爭",並沒有遭受到任何國家的"譴責",兩伊8年戰爭,給兩國人民帶來嚴重的災難性後果。△沙特支持的也門政府軍與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爭奪也門的主導權。△以色列致力打擊的是伊朗扶持黎巴嫩"真主黨"組織與巴勒斯坦的"哈馬斯"組織。伊朗在敘以邊界的"排兵佈局"。△伊朗被美國定性為支持恐怖活動的邪惡國家,美國已經退出"伊核協議",並宣佈11月4日起不充許伊朗石油出口。在中東地區,美國、以色列、沙特都密切配合行動。美國是世界超級大國,美元是世界通用貨幣。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不會為了伊朗而冒著被美國製裁的危險。沙特同意增產彌補伊朗石油禁運所產生的每日200萬噸的"缺口"…


知研42791366


感謝邀請。 制裁是國際關係中的常見現象,每天的的新聞我們都可以看到有關制裁的各種消息。其中美國是最喜歡制裁別人的國家,被他制裁的國家大大小小,什麼類型的都有,既有敘利亞、伊拉克、伊朗這樣的小國,也有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但是不同的制裁對象,取得的效果也不同。

制裁指的是主權國家為了向另外一個主權國家就某個事件或問題主動提出的帶有懲罰性質的措施。制裁是一種主動行為,目的是通過懲罰別人以表達自己的額不滿,試圖讓其他國家做出自己希望的改變。制裁最大的特徵就是在懲罰別人的同時也會影響到自己。 制裁效果的好壞與幾個要素有關:制裁者的實力;被制裁者的實力;雙方的相互依賴程度;國內外環境等。我們可以從這幾個要素回答問題。

俄羅斯的國家實力遠遠超過依賴、敘利亞這樣的國家。俄羅斯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軍事都是世界大國,本身有實力抵抗被制裁帶來的傷害,只要傷害在俄羅斯的承受範圍內,美國的任何制裁就很難取得預期效果。同時由於制裁是制裁者的主動行為,所以俄羅斯也可以對美國採取反制裁進行報復。實力強大讓俄羅斯在面對美國製裁時能遊刃有餘地應對。

俄羅斯與美國相互依賴程度較深。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在面對很多全球和地區性問題時時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美國深知這一點。像中東問題、環境問題、恐怖主義問題等等美國都需要俄羅斯合作才能應付,如果把俄羅斯逼得太緊,俄羅斯在其他問題上不配合,那麼美國在解決很多問題上就會遇到瓶頸。說到底,制裁是傷害別人得罪別人的事,要想取得效果就寧可去得罪那些實力有限的國家而不是大國。如果在制裁別人時,反而傷害到自己那就是得不償失的事情。所以美國製裁的對象大多數時候都是與自己實力差距較大的中小國家,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受制裁的機會及小一些。


詹思丁


俄羅斯太大了,美國無法控制!

特朗普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與普京舉行了會晤,結束後會見了記者,回答了關於會談中對於伊朗核協議及克里米亞問題和敘利亞危機及塔利班等雙方利益交互事情溝通成果。

不講究外交禮儀和辭令的特朗普被國際媒體簡單粗暴對待,問到了特朗普上臺前在莫斯科酒店舉辦性派對,是否屬實?特朗普回覆:如果有這回事,你們早就播放出來了。媒體繼續追問普京,是否知道特朗普的事情?普京靜靜看著特朗普,然後悠悠的說:自己並不知道特朗普先生在莫斯科當時,俄羅斯是一個民主自由國家,不監控任何沒有損害法律行為的人。



雙方當然互相諒解了彼此的立場和關切,但是核心問題無法達成共識,特朗普為了改善關係,會面後推特上發佈:美俄關係的非常正常化,變的歷史上最糟糕透頂,責任在美國前幾任愚蠢至極的政府。俄羅斯外長果斷的點贊,並且轉發了特朗普的推特消息。

關於媒體發酵的俄羅斯干涉美國選舉事件,也被窮追不捨,特朗普表示那是一場陰謀,他贏得大選是合法的,普京則表示自己支持特朗普總統,是因為他要改善雙方的關係。媒體追問普京,那是否意味著你信任特朗普總統呢?普京神回覆:你從哪裡看出來信任的。

民主的政治家與普世價值觀的媒體輿論在一起總會讓人賞心悅目,不用繁文縟節的設置重重防線,無冕之王可以把民眾想要了解的所有想法準確的表達出來了,遵循了你想要的才是頭條準則。



一千零一夜,俄羅斯只要初夜!

大國之間的關係總是光怪陸離,神仙打架引發地動山搖,特朗普信心滿滿蜜會美國媒體口中他心中野男人的時候,普京則毫不猶豫放出消息愛情不是買賣,當初是你要離開,如今我要500億美元購買伊朗的愛,你能那我怎麼樣?繼續經濟制裁還是軍事封鎖及政治譴責,微不足道的俄美貿易,烏克蘭還有進一步解放空間,大家都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伊朗人為了自己的安全,設計了什葉派之弧,跟敘利亞和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結盟,美國人拉著北約小兄弟英法聯軍打算撕毀伊朗核協議,如果英國和法國及德國真的這麼做了,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公信力將喪失殆盡,他們與其他國家簽署政治類協議都將面臨不確定性,除非他們很自信滿滿的可以重新把世界打一遍,要知道英國和法國及德國本土士兵死一百個,反對派和民眾就能把現任政府拉下臺,甚至將政治人物送上斷頭臺。



美國知道一千零一夜的伊朗可以找到很多故事講,從地緣政治角度,自己輕戰略部署可以讓一心維持生存空間的以色列與伊朗玉石俱焚,自己可以在幕後操縱,當然也可以讓海灣土豪出錢,自己扶持伊朗反對派搞政變。

美國卻無法想象怎麼對付做了20年總統的普京,這位政治強人手上有核按鈕,美國與俄羅斯只是隔著淺淺淡淡的白令海峽,作為楓葉之國的加拿大緩衝一下,可是他們最見不得就是北極熊製造一丈紅,而美國人要攻人俄羅斯則要面對西伯利亞的冰雪,拿破崙和希特勒都凍僵在那裡了。



美國能怎麼辦呢?打著美國優先和再次偉大的旗號,帶著杜蕾斯第六感和法蘭西浪漫,讓化學博士默克爾啟動德意志戰車看好支離破碎的歐盟,鼓勵袋鼠媽媽振作起來擁抱少女初潮的太陽神子孫,挑逗著太陽的後裔小試牛刀。北極熊坐上阿拉伯神毯飛到歐洲上空,哈利波特和聖女貞德瑟瑟發抖的說:你別過來,我要叫了。白頭鷹摟著自由女神拭目以待,等到事完了以後,美利堅合眾國照會俄羅斯聯邦政府:門戶開放,利益均沾!


唐俊龍55398571


俄羅斯的領土約是伊朗的十倍,人口約是伊朗的二倍,又有前蘇聯留下的雄厚的底子,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巨人之一。美國與俄羅斯,是巨人對巨人的關係,儘管美國在經濟實力上強一些,嘍囉多一些,可以對俄羅斯施加某些經濟制裁,但要想以此徹底壓垮俄羅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伊朗算不上巨人,但算得上是個硬漢。這麼多年來,它一直倔強不屈,與美國的淫威對抗,而至今屹立不倒,也真值得稱道。不過,它的塊頭畢競有限,和美國不是一個重量級的,所以,它時常顯得很吃力,不得不四處求援。也實在難能可貴了。

"經濟制裁"這個詞,已經流行若干年了,現在仍然是個熱詞。這個詞應該是美國發明的,現在美國依然熱衷於這個詞的實用性。在這個詞上面,充分顯露著美國的霸權主義的醜陋的猙獰的嘴臉。

什麼時候,這個詞才會消亡呢?

歡迎點評。


WM曉奇


自克里米亞問題以來,美國及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最嚴厲的經濟制裁,雖然對俄羅斯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加之世界石油價格的暴跌,曾經對俄羅斯的經濟造成重創。但相較同樣受到制裁的伊朗等國,俄羅斯的經濟社會發展,並未表現的十分糟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俄羅斯是世界最大國土面積的國際,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且具有較為完善的工業體系,自給自足能力十分強大。美國及西方國家的制裁,可能影響俄羅斯經濟發展的速度,但還不至於徹底影響俄羅斯的國計民生。

其次,美國並非俄羅斯的主要貿易對象,美俄貿易量每年只有一百多萬美元,即使美國徹底切斷對俄羅斯的貿易,對俄羅斯的進出口貿易影響也微乎其微。

第三,俄羅斯的最大貿易伙伴是歐盟,歐盟雖然響應美國的呼籲,配合對俄羅斯的制裁,但其態度並不十分積極。歐盟許多國家都依賴於俄羅斯的能源,徹底斷絕對俄貿易,等於是切斷了自己的能源供給。所以,儘管歐盟喊得響亮,卻從未斷絕與俄羅斯的貿易。

第四,俄羅斯的出口產品,主要是能源與武器裝備。而這些主要用戶,似乎並不買美國的賬。制裁以來,俄羅斯的軍工出口,並未受到實質性的影響。

第五,俄羅斯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心存忌憚,不敢過分的肆意妄為。過分的打壓,會遭致俄羅斯外交上的強烈反彈。

所以,儘管美國對俄羅斯實施了時間最長,措施最嚴厲的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社會的影響還是有限。並未從根本上擊垮俄羅斯的經濟。


無奈且向上


俄羅斯與伊朗情況不同,美國製裁伊朗絕大多數國家都得跟進,因為份量輕的國家不敢違背美國的意志,去與美國的敵人做交易,一旦惹起美國的憤怒,結果會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美國人說不則這些國家都會對伊朗關上交易大門,才會出現伊朗捧著金碗缺飯吃的怪相,美國的目地很清楚,重壓加圍困達到令伊朗政權崩潰,換上親美人士來執政,由於美國的淫威少有國家能抗衡,才讓美國的制裁屢試不爽。
而俄羅斯軍事力量有與美國一拼的能力,強人普京更是把俄羅斯這盤棋下的有聲有色,不但令美國忌憚,更是令歐盟等國家恐懼,歐盟國家一方面堅決支持美國抱團封鎖俄羅斯,另一方面又與俄羅斯進行私下交易,伊朗的油價被壓到最低,出口量越來越少,睡在珠寶堆上卻只能過窮人的日子,身不由己。


由於美國人忌諱俄羅斯,對俄羅斯與歐盟等國家的油氣交易只能裝聾作啞,石油和天燃氣是俄羅斯重要的戰略資源,掐不斷石油交易這根管錢,美國的一切制裁都是美麗的肥皂泡,中看不中用的花拳秀腿怎麼能制服北極熊。
英國盼著美國強勢打壓俄羅斯,最好把俄羅斯也壓迫到象前蘇聯那樣轟然倒下,可惜強烈仇恨俄羅斯的特雷莎、梅只能恨恨的望著特朗普的背影嘆氣,因為這個怪老頭喜歡上了西方的勁敵普京,美國的制裁就越發顯的有氣無力,皇帝不急太監急,圍堵俄羅斯自然沒有象圍堵伊朗那麼賣力,而俄羅斯的油氣管道直接通到中國,面對強強聯手的中俄,美國人更是沒了脾氣,凡此種種事例不勝枚舉,美國製裁俄羅斯怎會達到與制裁伊朗同樣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