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令人讚嘆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古代制玉技法,源於製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藝程序。切,即解料,解玉要用無齒的鋸加解玉砂,將玉料分開;磋,是用圓鋸蘸砂漿修治;琢,是用鑽、錐等工具雕琢花紋、鑽孔;磨,是最後一道工序,用精細的木片葫蘆皮、牛皮蘸珍珠砂漿,加以拋光,玉器便發出凝脂狀的光澤。這套制玉技術,在商代已為工匠們所掌握。現今的玉雕技法,大體還是採用切、磋、琢、磨四種方法。先秦稱琢玉,宋人稱碾玉,今稱碾琢。

勾撤

按照圖案紋樣勾出陰刻線條,線條深而似溝,這種工藝叫勾,然後磨成一定坡度,剖面為三角形,叫做撤,這種刀法也叫做“斜刀” 商代早期已經出現了這種手法,採用勾撤的玉器,線條多為直線,轉彎處角度很大,似方折,剛勁有力,一些學者稱之為折鐵線。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打窪

打窪:用砣在平面磨成下弧狀槽,或在寬的凸雕線中間打磨出弧形凹槽,使寬線兩端起脊,中間下凹。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在雕琢器形和圖案時就已經開始使用這種方法了。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隱起

在線條或塊面外廓略減起,形成隱約凸起,類似淺浮雕,觸之邊稜不明顯。紅山文化時期採用此手法,通常與打窪共用,打窪的兩側面即隱起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浮雕

淺浮雕:以平面雕刻為主,利用減地方式,挖掉線紋或圖像外廓的底子、造成線飾凸起的效果。又稱減地平凸或減地陽紋,這種陽紋是通過磨削“地”而實現的,即所謂“減地”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高浮雕(半圓雕):挖削底面,形成立體圖形,並加陰線紋塑形,始於戰國,明清時流行。早期高浮雕不做鏤空,現在多與鏤空、圓雕並用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平雕

在薄片狀的玉石平面上雕刻紋飾。平雕多用於玉牌、屏插上,一般分為陰刻、陽刻。

陰刻:挖去圖案部分,使表現的圖案或文字低於襯地表面,這種做法稱為陰刻,使用這種方法勾出的線條又稱“陰刻線”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陽刻:將要體現的圖案或文字雕刻出來,使它脫離原來的平面。與浮雕原理相同。凸出平面的線條叫做陽刻線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圓雕(立體雕)

圓雕指立體造型人物、立獸等,是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賞的三維作品。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後、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圓雕可以說是幾乎糅合了所有類型的玉雕技法。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活環

將玉料削琢成相連的活動環索,可延伸玉料的跨度,春秋時即已採用。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透雕(鏤空)

透雕又稱鏤雕,即雕琢不侷限玉玉料的一面,而是穿透玉料鏤空雕刻,使玉件中存在許多兩面相通的空間。透雕將畫面以外的空白處鏤空,或層次間透空,具有很強的立體感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俏色

又稱巧作,指巧妙利用玉料上的不同顏色琢成花紋、形狀,增加表現力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遊絲雕琢

有些古玉琢工精細至極,其紋飾雕刻的線條細若遊絲,且玩轉流動,毫無滯跡。這種工藝在今天也是極高的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跳刀

跳刀主要出現在漢代的玉器上,據說是由昆吾刀劃出的。漢代陰線紋細如遊絲,由許多短線連綴而成被稱之為跳刀。雖若斷若續但線條依然流暢,有的陰線還以極細微的圓圈陪襯。隨著玉雕工具的革新,跳刀已被淘汰,現在你要是搞個跳刀刻法,會被笑話線條不流暢的。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漢八刀

漢八刀為漢代獨有,所雕玉器“八刀”即可形成,這裡是指漢代琢玉刀法的精準,寥寥數刀即可成形,不是指剛好八刀。後人稱之為漢八刀,代表作品如玉蟬、玉豚、玉璜等。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金錯玉器

利用傳統的金錯工藝技術,在製成的玉器上碾成細線紋飾,然後嵌以金絲或銀絲。玉器須經過磨錯。俗稱"嵌金",實為"金錯"。我國古代以"雕玉"、"鏤金"為最精細的手工藝,根據東漢李尤和三國如淳的說法,"黃文錯鏤"和"金鏤"也是金錯的別稱,所以金錯又可稱為"鏤金"。金錯玉器是"雕玉"和"鏤金"的結合,是金錯工藝的又一發展。金錯玉器在北京和蘇州的玉器業中都有生產。

那些令人讚歎的玉雕技法,你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