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打?網友:傳統手藝不能丟……

今天我們來討論一個

讓無數家長都頭疼的問題

到底能不能打孩子?

孩子不能打?網友:傳統手藝不能丟……

開始之前請大家先亮出自己的觀點

↓↓↓

我們再來看看網友對此的態度

↓↓↓

@金紫紫不另不另的閃:打孩子這門傳統手藝,可不能丟失了。

@我愛倆娃:兒子出成績的時候我都會買根甘蔗,考得好我讓他內服,考得不好我拿著給他外用。

@土了還逗:自己做了塊竹板,一尺長。砂紙打磨後,天天用油塗。小錯誤打手,大錯誤打屁股。平時就放在閨女書桌前,辟邪。

@星心雲:熊孩子犯錯一定要打,講道理不會懂的,被自己打總比出去外面被別人打好。

@清水空流:小時候挨父母打,心中發誓,以後有孩子一定不打。現在二寶都有了,覺得還是父母做得對,還得打。

@搖擺橙子: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勵志要做個好媽媽,不打不罵,以德服人,生下來才知道自己多幼稚。口水都說幹了不如扇屁股來得快,現在孩子13歲,打不動了,好習慣也養成了。所以,打孩子要趁早。

好一個傳統手藝不能丟

孩子不能打?網友:傳統手藝不能丟……

看來大家似乎都傾向於熊孩子該打還得打,雖然很多教育專家都強調孩子不能打,要給他們講道理,但有時候費勁唇舌還不如祖傳手藝管用。

孩子不能打?網友:傳統手藝不能丟……

嬰媽媽的一個朋友,經常看一些育兒書籍,深信孩子不能打,要講道理,為此還總跟老公吵架。

孩子到了4歲的時候特別調皮,在家裡就是個小霸王,到幼兒園更是變本加厲,夫妻倆不知被老師叫到學校多少次了。

有一次孩子竟故意尿尿到女同學的裙子上!她老公實在忍無可忍,一頓胖揍。從那以後,開始有所收斂了,雖然之後又被揍了幾次,但確實改變了,還能聽得進道理。

孩子不能打?網友:傳統手藝不能丟……

父母都是心疼孩子的,沒有哪個父母願意對孩子動手。但是有時候,能不能打還真是因人而異。

有的孩子,比如上文提到朋友的兒子,比較頑劣,講道理根本聽不進去,打一頓再講道理似乎效果更好。可有的孩子天生敏感,被打之後,會擔心爸媽不愛自己,做事會更加小心謹慎,甚至不敢再做嘗試。

所以,嬰媽媽覺得,不同的孩子要區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能打還是不能打。當然,如果實在要打,就需要把握頻率和分寸。

孩子不能打?網友:傳統手藝不能丟……

經常打孩子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難以修復的傷害,而且效果也不會好。

我的一個親戚,脾氣特別急,大事小事只要讓她不滿意,她就對孩子又打又罵,偏偏孩子頑皮又不怕捱打,屢教不改。越是這樣她越打,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孩子就在這樣的家教下成長起來的。

結果也可以想象,特別叛逆,越是不許他做的事他越要做,不到10歲連抽菸都學會了。

孩子不能打?網友:傳統手藝不能丟……

對於什麼時候能打孩子,家長也應該有自己的原則,而不是孩子犯錯就打,或者達不到自己的期望就打。而且家長應該首先嚐試用其他的方法解決問題,實在解決不了再使用“打”這一招。

比如罰做家務等。

之前看過一條新聞,一位爸爸讓讀三年級的兒子回鄉下挑糞,因為他連續三天未完成作業,此前自己還保證“沒有完成就回家挑糞”。孩子體會了挑糞的艱辛,回去後每天都能完成家庭作業,連字都寫得非常工整。

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屢次教育都不聽,或者做了威脅到自己或別人生命安全的時候,家長們一定要狠下這個心,讓他們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當然,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明白為什麼捱打,因為打不是目的,讓他們明白道理、不再犯類似的錯誤才是目的。

孩子不能打?網友:傳統手藝不能丟……

打哪裡當然也是有講究的。

前不久有位媽媽,一怒之下扇了孩子後腦勺一巴掌,誰知沒過多久孩子就頭暈嘔吐,送到醫院竟不治身亡了......可憐的孩子,就因為邊看電視邊做作業,作業錯得多了,就遭此橫禍。

惋惜的同時,我們也該明白,孩子的身體是很柔弱的,打他們的時候,也許我們覺得力道很小,可對孩子來說可能是難以承受之重。

孩子不能打?網友:傳統手藝不能丟……

那麼到底能打孩子哪裡呢?

後腦勺?不行!威脅生命!

太陽穴?不行!容易失明!

擰耳朵?不行!影響聽力!

後背?不行!損傷脊髓!

打屁股?不行!損傷脊椎!

拽頭髮?不行!化膿、感染!

所以...能不打孩子還是儘量別打,用其他的方式解決。必須要打的時候,下手輕一點吧!

-END-

△ 文中配圖與部分文字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