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巨艦的時代——戰列艦

在二戰時期,做為各國稱霸海洋的一款主要利器就是戰列艦。今天咱們來聊聊美國的一款戰列艦。相信看過電影《超級戰艦》的軍迷朋友,都會對片中密蘇里號戰列艦用主炮對外星飛船射擊的畫面記憶深刻。

大炮鉅艦的時代——戰列艦

作為衣阿華級戰列艦的3號艦,密蘇里號戰列艦在1944年1月29日下水,並於當年6月11日正式交付美國海軍使用。它的主武器是9門威力強大的406毫米MK7艦炮,以三聯裝的佈置分佈在三個主炮塔內;而副炮則是分佈在10個雙聯裝炮塔內的20門127毫米MK12型艦炮。為了應付日益嚴峻的空中威脅,密蘇里號上安裝有80門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以及49門20毫米厄利孔高射炮。為配合這些武器,密蘇里號上面配備有當時美軍最先進的MK38火控系統以及MK8型火控計算機,能夠在夜間和惡劣天氣情況下進行校射工作。可以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先進的火控系統是衣阿華級戰列艦得以傲視群雄的一大資本。

在動力系統方面,密蘇里號上共有8個鍋爐,為4臺通用電氣生產的蒸汽輪機提供驅動力,分別帶動4副螺旋槳,使得密蘇里號戰列艦達到32.5節航速。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標準,密蘇里號堪稱重火力和高航速結合的先進戰列艦。

大炮鉅艦的時代——戰列艦

大炮鉅艦的時代——戰列艦

大炮鉅艦的時代——戰列艦

在防護方面,密蘇里號採用“重點防護”式裝甲佈置,側舷的主裝甲帶厚度為307毫米,呈19度內傾,可以在-碼(16-27公里)的距離內抵禦406毫米45倍口徑火炮的轟擊。為了保證主武器的生存性,主炮炮塔的正面裝甲厚度高達500毫米,而炮塔其餘部位以及炮座部分也有440毫米的裝甲保護。

1984年,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提出“600艦隊”計劃,包括密蘇里號在內的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得以重披戰袍、返回現役。為了讓密蘇里號適應現代戰爭,美國海軍拆除了艦上大量過時的小口徑高炮,安裝了一大批高精尖的設備:戰斧、魚叉導彈的發射架、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以及大量最先進的電子系統。

時間來到1990年末,隨著海灣地區的緊張局勢開始升溫,密蘇里號被派遣波斯灣海域應付將要到來的戰爭,這也是它最後一次執行軍事任務。

今天,密蘇里號戰列艦駛入珍珠港,作為浮動博物館停泊在亞利桑那號紀念館旁。對美國人而言,別有一番獨特的紀念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