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最後一天!給我10分鐘,爲你的作文再加幾分!

今天突然才意識到,距離高考只剩一天了!

這最後的一天,數理化什麼的即使再看也沒多大意義,但是有一項考試內容卻可以再衝刺提升一下——那就是高考作文。

如果你是一名平時寫作信手拈來、輕輕鬆鬆就是一篇範文的學生,那麼這篇文章不看也罷;

但如果你平時寫作抓耳撓腮、七拼八湊才能湊夠800字,或者雖然寫完了卻是滿篇大白話、舉的事例全是一些老掉牙的名人名言,那麼,你不妨花上十分鐘看看這篇文章,畢竟筆者當初語文長年保持120分以上,高考作文也是考了58分,多多少少有些經驗。

要知道,哪怕高考成績只多1分,都會讓你走向不同的人生。

這裡先放上2017年全國卷I的高考作文題目,作為下面舉例時的參考:

據近期一項對來華留學生的調查,他們較為關注的“中國關鍵詞”有:一帶一路、大熊貓、廣場舞、中華美食、長城、共享單車、京劇、空氣汙染、美麗鄉村、食品安全、高鐵、移動支付。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要求選好關鍵詞,使之形成有機的關聯;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1用套路迅速搭建文章框架

高考作文不等同於文學創作。

所以,即使你的文字功底並不那麼深厚,也可以用一些套路,讓自己寫出一篇完整的、看起來還算不錯的作文。

由於時間有限,咱們只看一個最經典的模板:

高考最後一天!給我10分鐘,為你的作文再加幾分!

1 首先是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窗口,決定了文章的第一印象,需要在點題的同時吸引到閱卷老師的注意,讓她產生眼前一亮的感覺。

千萬別再寫《論XX》《小議XXX》《讀XXX有感》之類的了,換成我是閱卷老師,看了也會想吐……

正確擬定標題的套路,有很多種,以2017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為例:

可以用比較凝練的上下句各4字的格式,會顯得格調很高,有考生寫的這麼兩個標題,《絲路駝鈴,駛向和平》和《科技之光,照耀九州》,是不是既醒目又貼題?

可以用比喻,比如寫“美麗鄉村”,可擬為《鄉村,中國的後花園》《城市的七彩絲帶》;

可以用對比,比如寫“京劇”和“廣場舞”,可擬為《雅俗共賞,歌舞中國》;

也可以用反問,比如寫“食品安全”和“空氣汙染”,可擬為《健康都去哪了?》。(當然,儘量選擇積極向上的話題,不建議高考時寫這種批判性太強的)

若是實在想不出合適的,我這裡有三個比較通用的題目:《XXXX,即是XX》《XX,永遠的XX》《豈可因XX而XX》,應該比較好套用。

暫時沒有特別好的題目時,也可以先在稿紙上寫一個普通的,在寫的過程中可能就會激發出靈感,到時候再寫上去。但是,千萬別忘了寫題目。

2 其次是開頭。

作文的開頭要做到開宗明義。閒話少敘,再說三種比較通用易寫的開頭:

語言效果最好的是排比。結構整齊,氣勢龐大,寫好了很容易出彩,使用起來其實也沒那麼複雜,可以花幾分鐘記一些比較經典的句式,如“有人……有人……還有人……而我”、“XX,是……XX,是……XX,也是”等等,比如2017年就有一篇滿分作為是這樣開頭的:

看慣了哥特建築,你或許感興趣於壯闊萬里長城;聽遍了普契尼的歌劇,你或許欣賞那紅臉張飛;吃膩了海鮮大餐,是否鍾情於廣式小吃?

第二種是引用,這種也比較常見。比如XXX曾說過:“……” + 而我要說:“……”的句式,在此基礎上稍作修改和調整,也能寫出一個非常不錯的開頭,再以2017年的一篇滿分作文為例:

迪金森曾這樣描述生命的意義:如果我能減輕一個生命的痛苦,撫慰一處創傷,或是令一隻離巢的小鳥回到巢裡,我便不是徒然活著。這句話引起了我深深的共鳴,“行善舉,暖人心”,是一個人生命價值的最好體現。

還有一種是比喻或者叫類比。比如“XX,就像……”這種句式,通常會和排比一起使用。這種需要發揮一定的想象力,為自己表達的主題找到相近的喻體,同樣是2017年的一篇滿分作文中寫道:

中國,這個古老而嶄新的國度,我身處其中。如果有人問我,中國是什麼樣的,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他:他是老人,亦是嬰兒。

以上三種就是我認為相對不錯又比較好寫的幾種開頭。對了,我高考時是先在前面寫了一段話作為“題記”,有把握的同學也可以試試這種方法。

3 再說說中間部分

中間內容如果不知道怎麼寫,試試最經典的兩種三段式結構。

第一種是並列型的:

分論點1+論據1+小結

分論點2+論據2+小結

分論點3+論據3+小結

這種很眼熟吧,很多優秀的文章都會用到這種結構(甚至現在公眾號上很多爆文其實也是用的這種結構或者它的變型),會讓你的文章整體呈現出和排比句類似的氣勢和美感。

分論點一般用簡短的一句話放在段首或者單獨作為一段。即使寫不出太精美的,至少你可以寫出“XX,是XX的XX”這種類型的吧。

然後,三個分論點最好用相同的句式,很加分。至於怎麼提煉這三個分論點,其實就是看同一個論題的不同角度。

比如,可以先寫個人(自己或者他人),再寫集體(比如學校、公司),最後寫國家、社會乃至全人類,由小逐漸寫到大,就會很有層次。

或者,也可以按時間的軸線,先寫過去、曾經,再寫現在、目前,最後寫將來、以後,也是很容易整理思路的一種寫法。

而論據,千萬別再舉什麼司馬遷宮刑、蘇東坡被貶、屈原跳河、陶淵明種田之類的了,他們已經扛不住高考作文一年又一年的折騰了。看看下面這段,有誰敢舉手說自己從沒用過,本來流傳千古的一段名句,被引用太多都快成了段子。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那麼,還可以舉點什麼不落窠臼的例子呢?這個就需要根據自己課外看過的一些人和事找一些相對冷門的。

比如,我喜歡書法,所以也瞭解到一些書法家的故事。那麼談到“勤奮”和“專注”時,我就可以寫寫鍾繇勤練書法,躺在床上用指書寫,常常將蓋在身上的被子穿破,有時上廁所,竟然忘記出來(同類的還有歐陽詢為了觀賞索靖書寫的石碑在路邊坐臥三天的典故);談到“逆境”時,可以寫顏真卿祭奠愛侄悲痛之中寫下名垂千古的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同類的還有王陽明被貶貴州擔任驛丞結果“龍場悟道”創立心學的例子);談到“恬然自適”,可以寫王羲之以書換鵝的故事(同類的還有林逋“梅妻鶴子”的故事)。

再比如,引用名句時,古詩詞被大家引用的比較多,但是現代詩歌很少被用到。所以,也可以有意識地記一些這方面的名句。像木心先生的《從前慢》,很適合用來論證生活節奏方面的話題,還有他在《傑克遜高地》中寫到的“不知原諒什麼,誠覺世事儘可原諒”,瞭解他生平的就知道這是怎樣一種豁達的態度;如果寫到青春話題,你引用一句席慕蓉的“所有的結局都已寫好,所有的淚水也都已啟程,卻忽然忘了是怎麼樣的一個開始,在那個古老的不再回來的夏日”,是不是很能引起共鳴;而顧城的“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用在“斷舍離”方面的話題也完全沒有違和感,何況他還有“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這樣的百搭勵志名句。

實在想不出來,流行歌大家總偷偷聽過不少吧,裡面有些歌詞也完全可以拿來引用,有一年高考作文不就是以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為題命名的嗎?張韶涵的《夢裡花》中“輕輕拭去滿布全身的傷,我從不曾絕望”不也是很好的勵志句子嗎?我不知道現在的學生主要聽什麼歌,像我們那時有羽泉的《奔跑》、范瑋琪的《最初的夢想》、周董的《蝸牛》、韓磊大叔的《向天再借五百年》、飛兒樂隊的《Fly Away》,裡邊的很多句子都可以用在一些話題中,不過據我瞭解TFboys應該有不少勵志類的歌曲吧,有合適的不妨也試試。

最後,每一段用一句結語小結一下,這個也可以用固定的句式,比如“只有……才能……”、“正是……方才……”、“XX,需要……”、“XX,不正是……嗎”,隨便套用幾個,把本段的文字內容做個收尾,就很圓滿了。

第二種是遞進型的:

論點1+闡述是什麼(what)

論點2+說明為什麼(why)

論點3+分析怎麼做(how)

這種格式和第一種基本相似,區別在於三段分別有了不同的側重點和相應的任務。

如果說第一種格式是寫對立型話題的利器,那麼第二種格式對於論證開放性的話題或者社會現象更有益,但是隻要將第一種格式中的論點、論據有意地向這2W+1H靠攏,相信看完上面的內容後並不會太難寫,這裡就不展開敘述了。

4 最後說說結尾

如果按照我上述的去寫,寫到這裡基本已經夠800字了,剩下的,就是用一段話來為全文收個尾,重新呼應一下主題(有能力的甚至可以在這裡昇華一下主題),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收尾的方式也有很多種,大部分人會在這裡喊口號,只能算中規中矩;而有的人會將主題進一步提煉和昇華,寫出結構整體的對仗式結尾,就會很加分。再以2017年滿分作文《絲路駝鈴,駛向和平》為例,它的結尾是這樣寫的:

和平高鐵,駛向發展未來;絲路駝鈴,搖響自信中國。

一句話就重新點明主題有沒有!而且其實也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識,只要上下句中動詞的位置一致,就足以寫出這種“偽對仗”的句式,這句話其實並不完全符合對仗的要求,但是沒有人會去細摳這些的。

如果你說我實在寫不出這樣的怎麼辦,那就用一個更加“萬金油”的句式:“引用一句名言+簡短概括”。

如何引用名言請參照上文。

簡短概況可以用‘那麼……’、‘而我將……’、‘正如……’等等這些詞加上和主題有關的兩三句話,比如2017年滿分作文《正午光輝,普照大地》的結尾:

“共享是將薔薇贈予,你留我以花香!”中國正作為一顆正午的太陽,以其強有力的光芒,普照全球大地,共享光輝!

再比如2017年滿分作文《眼界無窮世界寬》的結尾: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是落霞成就了孤鶩,還是秋水彰顯了長天?"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是蘇軾成就了赤壁與黃州,還是命運與歷史成就了大師?我想,成熟的人一定能給出正確的答案:擁有大眼界和大格局才能趨向真善美的境界。是為"眼界無窮世界寬"。

只要引用的名句切合主題,其實很容易寫對不對?

說到這裡我有一個建議:各位考生可以搜一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個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相關的名人事例和名言警句,基本上囊括了很多熱門話題。

2避開幾處雷區

看完前面的內容,不會讓你作文拿滿分,因為文字功底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練就的,更多的需要長期的積累。

但是,掌握這些套路,至少可以在你無話可寫的時候能夠多一些素材和思路,不知如何下筆的時候也能完成一篇符合要求的“高考八股文”,也就能夠多拿幾分。

而剩下的,需要注意避開幾處雷區:

一、一定要寫完。如果發現時間所剩無幾,請用上面的通用句式迅速結尾,一個完整的普通句子,要比一個殘缺的精美句子要好很多。

二、卷面一定要整潔。這個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考場上緊張時難免會影響書寫,而潦草不清的字跡是不會讓人有太多興趣去細看的。

三、別寫負能量的觀點,別舉政治敏感人物的例子,別無中生有胡編亂造。

3我的預測

高考一直流行押題,我也來預測一波高考作文,萬一押對就造福了看到本文的考生,沒押對也能作為一次演練,琢磨一下如何將上述套路用在這個話題中。

我預測的話題如下:

題目一:近年來,電視上出現了不少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節目,比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國家寶藏》等,有些人認為,這些節目促進了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復興,應該予以支持;有些人則認為,這些節目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只停留在表面,且娛樂性太強,不利於傳統文化的深度傳播。對此,你怎麼看?

題目二: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蓬勃發展,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少的便利。但同時,也有人對於這種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表示恐慌,比如在大數據之下個人信息被大量獲取,像一個透明人一樣沒有安全感;而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能力也讓許多人產生隨時會被取代的危機感。對此,你怎麼看?

(要是真猜中了,我就去買彩票……)

4結語

寫了這麼多,也是希望能夠盡己所能為高考生助力一把。

如果這篇文章,能夠在明天上午的語文考試中讓大家多得幾分,希望大家能在留言區裡告訴我,也算沒有白寫此文。

這次動筆有些晚了,時間緊張,所以只能提供一些拿來就能用得上的套路型結構。今後我會試著再展開寫一下中學寫作有關的文章,也希望家裡有學生的可以關注一下我的這個公眾號。

請大家記住,考場上不管題目多難,別慌,堅持到最後一秒,說不定就會有“柳暗花明”的希望(一個過來人的現身說法)。

最後,祝各位考生高考順利,金榜題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