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遙感!這顆衛星爲何叫「珞珈」?

珞luò 珈 jiā !中國最新發射的一顆衛星,僅其名字就令人刮目相看了。它為什麼叫“珞珈”,寓意如何?鏈科技小編首先對這個古典範十足的名字深感興趣,然後是它“全球首顆”的桂冠。2018年6月2日12時13分,我國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珞珈一號”科學試驗衛星,衛星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它是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首次通過商業化訂單為武漢大學研製的衛星,是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主要用於夜光遙感及導航增強技術驗證。

夜光遙感!這顆衛星為何叫“珞珈”?

“性能為王”,咱們還是先看性能,看看“珞珈一號”衛星到底有何不凡之處,它的用途是什麼,能夠完成怎樣艱鉅的任務呢?據瞭解,該星充分繼承了“吉林一號”衛星的技術基礎,採用一體化架構設計,功能高度集成;大量採用了高信噪比高動態成像、大量級衝擊隔離、帆板自主鎖緊展開等創新技術。同時,衛星採用了高精度雙星敏聯合定姿等主流遙感衛星配置,為獲取高質量遙感數據提供了保障。整星重量僅為20kg,攜帶的大視場高靈敏夜光遙感相機,具備130m分辨率、260km幅寬的夜光成像能力,將為基於夜光遙感的宏觀經濟分析等研究提供數據。同時,衛星搭載導航增強科學試驗載荷,可開展北斗導航系統定位精度提升等試驗。後續,衛星在軌測試,開展全國夜光遙感“一張圖”製作和北斗導航增強試驗,協同開展科研攻關及技術創新。

夜光遙感!這顆衛星為何叫“珞珈”?

現在該說說“珞珈”這個漂亮的名字了。在武漢,“珞”者,乃石頭堅硬之意,“珈”者,指古代婦女戴的頭飾。武漢大學坐擁珞珈山、東湖水,山清水秀。珞珈兩字,乃武漢大學之別稱,是文學院首任院長聞一多先生命名的。珞珈山,原名羅家山,亦名落駕山。珞珈山現在這個名字,是聞一多改的。"落駕"與"珞珈"二字諧音,寓意當年在落駕山篳路藍縷、闢山建校的艱難。

夜光遙感!這顆衛星為何叫“珞珈”?

我們還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珞珈三女傑"和"珞珈哈佛三劍客"。前者是人們對國立武漢大學外文系教授袁昌英、中文系教授蘇雪林和文學院院長陳源(西瀅)的妻子凌叔華這三人的尊稱。後者是指20世紀40年代前期,在美國哈佛大學裡的三位優秀中國留學生韓德培、吳於廑、張培剛。這三位年輕有為的"劍客"在抗戰結束後,都來到武大任教。數十年來,一位是中國國際司法學泰斗,一位是中國世界史學科的奠基人,另一位則是世界公認的發展經濟學創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