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有何危害?會不會更容易得癡呆症?

歲月無聲


就一般人群來說,

一個成年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間大約是7-9個小時;青少年會更多一些,大約為 8-10 小時;更小的兒童需要的是睡眠時間也會更長。


現在正值世界盃,為看喜歡的球隊,熬一次兩次的夜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成問題。昨天的疲勞可以今明兩天的補覺來消除。但是長期的熬夜造成的睡眠不則則會對我們的大腦和身體均造成難以補救腎,甚至是無法挽回的損傷。睡眠不足的危害大致有以下幾種:


1.導致肥胖;

2.增加人們的死亡率;

3.降低人們的認知能力;

4.影響人的情緒;

5.引發精神問題。


下面就來分點細說。



肥胖


在研究中,健康的人們體內的糖分代謝速度在睡眠時間從8小時減少至4小時後明顯下降。這也就意味著,睡眠不足可能導致人們患上糖尿病。更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在熬夜後,人們很容易在白天食慾暴增。這是因為大腦的前扣帶回皮層會在睡眠減少或是睡眠缺失時被激活,這就會令人對一切無論好吃與否的食物都充滿了興致。在肥胖症患者中,這一腦區的激活更是普遍。


記憶力


實驗中的小老鼠在被人為地剝奪了5個小時的睡眠後,它們大腦中負責記憶的海馬體神經元間的連接明顯減少了。隨後,小老鼠又立刻補了3個小時的覺,結果顯示這些睡眠缺失的小鼠的海馬體神經元樹突又長了回來,變得和正常睡眠的小老鼠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說,及時的補覺似乎可以逆轉這一損傷。但是,只是在一晚上的睡眠少於 5 小時還是會令人對之前發生的事件細節產生混淆和扭曲的記憶。


睡覺確實可以說是“美容覺”,因為睡覺是我們大腦“排毒”的關鍵期。在白天,我們的大腦需要各種能量來支持我們的日常活動,這一耗能過程會產生很多代謝產物(大腦的生物垃圾),而這些代謝產物白天就堆積在大腦中。代謝產物中又許多成分,其中包括腺苷。腺苷的累積會增加人們的睏倦感,喝咖啡之所以能提神,其實就是阻擋了腺苷受體,從而減少這種睏倦感,令人暫時感到比較清醒的。


回到這個研究中。研究員在小鼠身上觀察到,小鼠睡覺時,它們腦細胞之間的空間會增大約 60% ,大腦中的淋巴系統在這個時候就會開啟,把清醒時大腦活動產生的毒素更快地通過腦脊液排出大腦,而清醒的時候大腦的“排毒”過程則幾乎不存在。


情緒


缺乏睡眠會令人變得情緒化,想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


在相關的研究中,科學家在讓實驗的參與者完成一個簡單的任務——分辨電腦屏幕上的光點在往哪個方向移動,同時在這個光點上會出現情緒化的圖片或者中性的圖片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這個實驗的結果發現:睡眠充足的參與者雖然會受到情緒化圖片的干擾,但他們在中性圖片出現時卻不容易受到干擾;而在缺乏睡眠的參與者身上,情況則大為不同——無論是情緒圖片或是中性圖都會干擾這部分參與者的表現。


這是因為缺乏睡眠會使人把中性的刺激等同於情緒化的刺激,使人們在生活中更加情緒化。此外,當人們的睡眠被剝奪對他人面部情緒的識別能力,特別是對生氣和開心的情緒的識別能力,這就會對一個人的人際交往能力產生間接影響。比如說,前天晚上你沒睡好,第二天你覺得身邊的同學、同事對你似乎都不是那麼的友好,但實際並非如此。


精神問題


熬夜可能引發精神問題。


有研究就認為是長期睡眠差導致了精神問題;但也有研究認為睡眠不良會在精神症狀前出現,這是對大腦問題的一種預警信號。似乎精神問題與睡眠互相影響,更多的是互為因果的關係。許多大眾叫得上名字的精神疾病都與睡眠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我博士期間的研究課題是帕金森病的幻覺機制,一個帕金森病人告訴我,他在發病前失眠了十多年,他每週只有 3 天能睡著覺,而且在他發病 5 年後睡眠似乎更差了。


失眠、睡眠質量低下等睡眠問題往往是抑鬱症的前期症狀和伴隨症狀。如果有長期失眠或者睡眠質量低下而引起的嗜睡情況,那麼人們則需要及早引起對其的重視並對其進行干預。


一個案例是,2012年有一個民工在春運坐火車返鄉時,為了防騙防盜,將自己一萬元現金辛辛苦苦打工一年掙得的一萬多元用布包著綁在腿上。結果,在路上他突發了精神病。原因是因為他精神緊張過度,時刻警惕著腿上的錢,所以他一路上不敢說話也不敢睡覺。就這樣在坐了足足 43 個小時的火車後,他心力交瘁最終出現了妄想。這是因為急性的睡眠剝奪/熬夜可能會導致情緒低落易怒,思維不清,甚至是出現妄想或幻覺。


死亡率


最說回世界盃,早在 2014 就有一個瘋狂球迷在連續觀看了 48 小時的球賽後死亡。儘管當時的報告稱其死因為“中風猝死”,但早在事發的前兩年,在波士頓舉辦的睡眠會議上就有研究指出:長期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人,與那些每晚都能保證有 7-8 個小時睡眠時間的人相比,前者中風的風險是後者的4.5倍。而人們的睡眠時間似乎正逐年下降,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數據顯示,數據收集的那年,在美國僅有 28% 的成年人能保證每天有8小時的睡眠,而在更早的 2001 年這一數據為 38% 。


酷炫腦科學


關注李博士和你談健康,帶給你更多更實用的健康知識!

的確,睡眠質量和痴呆之間有很密切的關係。

首先,快速動眼期睡眠(做夢階段)障礙的人更容易發展成痴呆。一項對321位平均年齡61的人群進行了為期12年的隨訪發現,需要更長時間進入快速動眼期睡眠或快速動眼期睡眠時間短的人更容易發展成痴呆。

另外,伯克利大學的研究人員先是在動物身上發現睡眠剝奪影響記憶。於是,他們找了26個65-81歲的老人,給他們看120對單詞,監測他們的睡眠,第二天用功能核磁看大腦的情況,並讓他們回憶前一天的120對詞。結果發現,睡眠差的人,腦子裡β澱粉樣蛋白多,單詞記住的少。

最近的一項研究結果更是驚人。大意是,即使只有一天失眠,痴呆風險也會增高。他們是讓20個健康人,一晚上不睡,第二天用功能核磁看他們腦子裡的β澱粉樣蛋白。結果發現,一天不睡,這些正常人腦子裡的澱粉樣蛋白就增加了5%。


我一直在說澱粉樣蛋白,那麼,澱粉樣蛋白是什麼?澱粉樣蛋白就是阿爾茨海默病病人腦子裡異常的蛋白,會導致腦細胞退化。這可能是睡眠差導致痴呆的一個原因。

另一個睡眠差導致痴呆的原因可能是,我們白天看到的、學習的東西,晚上在我們睡眠時,會有一個“整合”,也就是鞏固新的記憶,如果睡眠差或不足,會影響記憶的存儲。

因此,良好的睡眠不僅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很重要,對我們的大腦功能更是非常重要。怎麼樣才能睡的好?可以參考我的問答:晚上能熟睡的方法有哪些?


李博士和你談健康


科學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引起大腦某種物質增多,會引發老年痴呆,同時影響胰島功能,脂肪代謝,導致肥胖和糖尿病,對心血管也有影響,為了健康身體,儘量保持好的睡眠習慣,如果長期睡眠不足,應積極治療改善,生命可貴,好的生活質量更重要,年輕時拼搏,實現夢想,老來健康長壽,安享天倫之樂,想想都是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