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吳淞口水域一船遭碰撞沉沒,爲什麼現代船舶普遍有定位系統的情況下還會發生撞船事故?

蔣光登


直接進入主題吧!主要有四個原因:

第一、上海港作為全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其周邊的吳淞口也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每天通過的船隻以千艘計,在這樣狹窄的水域,即使有雷達系統的定位輔助,如果一旦船員發生走神或者打瞌睡的情況,船隻沒有及時轉向或者避讓,很容易發生撞船事故!
(繁忙的吳淞口水域)

第二、伯努利效應的存在。伯努利效應說的是流體的流速越快,其壓力越小,而兩艘船在航行時,他們中間的水流速度會加快,壓力減小,所以他們即使相距數百米,也會因為伯努利效應而被水流所擠壓而越靠越近,最終發生碰撞。所以撞船並不一定發生在直接接觸,有時候兩艘船相距過近,也會不由自主的發生親密接觸!


第三、航線交匯。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船員一般會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設計一條航線,而後自動控制系統就會根據這條航線進行自主航行。而這些航線中,被大多數船員認可的固定航線一般會成為習慣航線或者推薦航線。如果許多船舶在相近時間都使用習慣航線,大量船隻會在同一海域彙集,而如果不使用習慣航線,不同船隻的航線也經常會發生交叉,在航線交叉點,船舶之間間距很近,如果一不小心,極容易發生碰撞事故!“我們這個船是正常航行的,按我們自己的路,他們(指“永安輪”)找錯路了,就突然把我們的船撞沉了,”被撞船主的描述也說明了這一原因!
(世界主要航線圖,可以看見許多航線都相交)

第四、慣性作用。大型船隻許多都超過萬噸,慣性作用也非常大,開過車的都知道,就算是小汽車在高速行駛時,剎車都需要幾十米甚至上百米。而萬噸巨輪一旦發現距離過近,即使馬上轉舵或者發動機停轉都至少需要數百米才能完全控制住,因此海域雖寬,撞船也並非難以理解!
總的來說,定位導航系統只能作為輔助,代替部分人工作業,而無法完全取代人的作用,也不能徹底杜絕事故風險!
(吳淞口撞船現場)


軍史吐槽君


很多人有誤解,認為大海很大、船隻很少,怎麼會撞?!

對,大海是大。但船隻的航行更多的是集中在沿海地區,尤其是繞過大陸的一端、穿越海峽和運河,或者臨近目的地的時候,更是有大量船隻彙集;另外,不是所有近海海面都足夠吃水,都能做航道。所以,看看下面的圖片吧。可以說非常直觀了,世界主要航線是非常固定的!

海上船隻少嗎?那你一定沒在我國東部沿海坐過大船。據說中國某航企的烏克蘭船長在中國海域航行時,一直是神經緊繃非常恐懼的,因為中國漁船有一個惡習,“穿過大船頭,三年捕魚不用愁”。所以,在中國海域航行,駕駛員必須保持不間斷的正規瞭望,而不能單靠導航儀器。

說到導航儀器,其實不能過多依賴!

導航儀器確實大有幫助,海員只要將所需的報警參數設定好,就可以在時間上、距離上留出足夠的餘地去掌控局面避免碰撞。但再先進的儀器都替代不了人工,這是因為導航儀器主要功能是輔助駕駛員進行航行瞭望和報警提醒。但受雷達回波侷限,顯示屏不能顯示實時圖像,而只能顯示光點。

大船還好說,電磁波反射強,光點就比較大比較亮;而木質的漁船因為反射差,屏幕上的亮點就比較小、比較弱;另外,亮點是移動的船舶還是不動的島礁,船舶的三維多大、速度多少等參數,都需要駕駛員根據經驗去選擇合適的避讓方式,做到“早讓、寬讓、讓請他船”。

《國際海上避碰規則》——海上的“紅燈停、綠燈行”

海上航行當然不是隻靠瞭望和避讓,和陸上交通一樣,也有其交規——《國際海上避碰規則》。就像會開車的人都知道交通法規但依然會有交通事故一樣,只要有人不按規矩辦事,寬敞如大海也會撞在一起。因為航道的設計怎麼都會有“十字路口”一樣地方,大家都遵循“紅燈停、綠燈行”,這些航道上互相接觸的點才不構成安全威脅。

我們以本次事故為例,據新聞報道,“順強2”輪所屬的江蘇全強海運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泉認為,“我們這個船是正常航行的,按我們自己的路,他們(指“永安輪”)找錯路了,就突然把我們的船撞沉了。”怎麼理解呢,就是被撞沉的“順強2”輪是在自己的航道正常航行,但“永安輪”強行並道,且“順強2”輪未能有效避讓,從而導致了“追尾”。


不入流的大劉


一群不懂航海的人在裝懂,首先發生撞船的位置是在長江裡,不是在大海上,是長江吳淞口外,順強2號輪南京開往廣州,是沿長江航道正常一出口,而永安輪是從廣西沿長江航道進口進黃浦江,永安輪突然左轉是要進黃浦江,由於兩輪瞭望疏忽,沒有溝通好,造成交叉緊迫局面,直至碰撞。另外長江可以說是世界上船舶密度最大的航道,進出長江,進出黃浦江,都存在交叉相遇的局面,稍有疏忽就可能釀成大禍。


zyq631109


出了問題,就是大意嘍!開船和開車一樣,有人就是無所謂的態度,不謹慎,船的航速慢,也能撞,這不奇怪。假設一個簡單案例。甲方假設名稱是重輪機12306.乙方假設名稱是崇明號,甲方用甚高頻聯繫,喊崇明號,我們會讓紅燈,也就是左玄交會避讓,乙方崇明號找出理由,非要會綠燈,就是右玄會讓。這樣就容易引起碰撞,我說的單一,也許甲方有受風影響,也許甲方不想大角度調整船向來進行會讓。再說說乙方,乙方是要過江,也就必須說會綠燈的話,如果發生了碰撞,那就存在乙方強行過江搶頭會船,出事也是有很大責任的。多數原因是駕駛員安全不重視,不按規範操作。怕麻煩,開霸道船。船員素質都有待提高。相關部門要嚴查。知識有限,就說這麼多吧!


v一類118船長


水上交通系統可能欠缺科學之規則,另外可能遇到了氣候之影響,還有就是船長之失誤。總之,是不應該出現的事故,因為海上船隻必定沒有多少,比起公路上的車,少的多的多,儘管如此,還是撞擊了,財命損失慘重,只有等調查出結果才能得知確切的原因!


泥水勞人


這個事故跟定位有什麼關係?一群外行天天說的跟真的一樣,長江裡是有規定的航道的,跟高速公路形式差不多,不是你想怎麼行駛就怎麼行駛的,事故結論沒有出來我不想多說,肯定的是雙方會遇判斷出現誤差,而且沒有溝通好,估計責任在永安輪多數,長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不是你們所看到的、覺得很大的,大海很大照樣會發生事故,需要駕駛員和瞭望人員認真負責,及時溝通避讓,對別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86993399


有經驗和無太多經驗駕駛員,責任心強與責任心不強駕駛員及AB,正規軍與非正規軍,由其走水道都不知道左右瞭望,把駕駛臺左右門一關走起來,(冬天涼關門、夏天熱開空調關門)粗心大意。正因為儀器太先進了,也使駕駛員的知識水平退化了,試問有多少人能拿六分儀定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