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9 歲患癌人數飆升,沒做對這3件事的人都得當心!

20-39 歲患癌人數飆升,沒做對這3件事的人都得當心!

《柳葉刀》子刊發表研究稱:20~39歲癌症發病人數上升

全球青年癌症呈上升趨勢

保健時報( ID bjsbwxh)記者 燕聲

癌症這些年已經顯現出了年輕化的趨勢,《柳葉刀·腫瘤學》曾在線發表了一組研究數據,2012 年,全球 20~39 歲年齡段癌症新發病例 96.5 萬例,癌症相關死亡 35.8 萬例。而這是人們此前不曾預料到的情況。另外,現在結直腸癌年輕人的發病率也在直線上升,這些均源於肥胖和不良飲食等。要想對抗癌症年輕化,首先要摒棄自身不良的生活習慣。

說起癌症,大部分人會把它與體弱的老人聯繫在一起,生老病死實屬人之常情。當年輕力壯的年輕人與癌症相遇時,不少人會感到驚訝和措手不及,不禁感嘆:這年紀輕輕的怎麼會得這麼重的病?機緣使然,我曾拜訪過幾位患癌的年輕人,他們原本充滿青春活力、有朝氣、自信。但當遭遇癌症後,人生卻開始進入了另一個軌道……

1、保持好的飲食習慣

20-39 歲患癌人數飆升,沒做對這3件事的人都得當心!

一個十幾平方米的房間內,桌面上、櫃子上是擺放整齊、錯落有致的藥瓶和藥盒,彷彿是城市高矮有別的大樓模型。穿插於“大樓”之間的是幾張青春靚麗的少女美照。這是 27 歲林芳(化名)的小屋,她是一位與食管癌抗爭已經1年有餘的患者。

她原本有一個與所有年輕人都一樣的人生,朝九晚五的工作讓她充實而富有生活的動力;工作之餘約著三五好友相聚愜意而溫馨;當然還有愛她的家人時常讓她牽掛。但一年前的一紙診斷書顛覆了她穩定的生活,從此她除了與疾病抗爭,根本無暇再感受生活。

“那時候,就是覺得自己年輕,根本認識不到身體是需要保養的,上班偶爾會加班熬夜,即便是休息也不會在晚上12 點前睡覺,玩電腦、看手機不知不覺就會到後半夜,吃飯也不規律,餓了多吃點,不餓就不吃,有時會等到忙完事再吃,現在想想真是無知。”林芳帶著悔意說了這段話。很顯然,在經過一系列治療後,她深刻地認識到了身體保健的重要性。

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自1990年到2013年,癌症死亡率從 12%上升至 15%,已經成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高死亡率疾病。專家稱,導致死亡率上升的因素歸咎於肥胖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比如嗜煙、高熱量及不規律飲食等。

若要保持一個好的飲食習慣,一是要進食時間規律,若飲食不定時、暴飲暴食、進食過快過燙,對食管和胃均會造成損傷性的刺激,這與食管癌、胃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係。

二是要控制食量,日本研究顯示,總是吃得太飽,會降低抑制細胞癌化因子的活動能力,增加患癌風險。

三是要營養均衡,《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薦,每天應吃3種以上谷薯類,4種以上蔬果,3 種以上動物性食物,2種豆類和堅果類,以及適量烹調油和調味品。

2、拒絕肥胖多運動

20-39 歲患癌人數飆升,沒做對這3件事的人都得當心!

張浩(化名)原本是一個幸福的男人,有聰明可愛的女兒,還有賢惠的妻子。這個37歲的男人自己經營著一家旅遊公司,正處在人生最為有幹勁的時期,是事業的上升期。然而一張直腸癌的診斷書,讓這個家陷入了無盡的痛苦和掙扎。原本紅紅火火的事業,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放棄,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與癌症的抗爭中。

儘管妻子對其不離不棄、百般呵護,女兒乖巧懂事,但張浩的心裡始終充滿內疚,覺得自己再也無力為這個家遮風擋雨。談起如何面對這個疾病,他特別沉重地說出了四個字:追悔莫及!

他說自己太過關注工作,而忘記了身體更需要呵護,他說自己從來不去運動,上班時間基本都是靜坐狀態,回到家因為疲憊,往往是吃過飯就窩在沙發裡,或是直接上床睡覺。這種慵懶的生活,張浩覺得是一種享受和難得的休憩。

然而他發現自己體重在持續增加,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這麼累,體重還只增不減,後來176斤的他體重一度達到了 210斤。他開始覺得自己不堪重負,身體素質直線下降,但萬萬沒想到會患上癌症。

對於肥胖和癌症的關係,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王朝霞表示,從臨床看,肥胖也是癌症的一個誘因。過度堆積的脂肪會促進一些細胞因子的異常增生,帶來長期炎症刺激,從而導致癌變發生。

而肥胖與結直腸癌的關係最為密切,患直腸癌除了與基因有關外,胖子更容易長結腸息肉和腺瘤,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腸癌發生的幾率。此外,胰腺癌、膽囊癌與肥胖也有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全球身體活動要求為:18~64歲成年人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身體活動,或每週至少75分鐘高強度的有氧身體活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有氧活動應該每次至少持續 10 分鐘。

為獲得更多的健康效益,成人應增加有氧身體活動,達到每週300分鐘中等強度或每週150分鐘高強度有氧身體活動,或中等和高強度兩種活動相當量的組合;每週至少應有兩天進行大肌群參與的強壯肌肉活動。

3、勞逸結合避免過勞

20-39 歲患癌人數飆升,沒做對這3件事的人都得當心!

人體常年處於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狀態,免疫機能就會被削弱,身體修補DNA 的能力也會下降,癌症最容易被累出來。生活中,像林浩一樣處於過勞狀態的人並不少見,很多年輕人都有熬夜加班的經歷,有些人還會長期熬夜加班。

已經有確切的研究數據顯示,75%的癌症與生活方式相關。目前從我們國家癌譜發病情況來看,排前十位的癌症,包括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胰腺癌等,都是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需要提醒的是,作息不規律同樣可以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增加疾病的發生率,比如過勞死。

世界衛生組織曾有報告指出,每年超過 300 萬中國人“過早”死亡,而近年來“過勞死”與白領關係十分密切。

遠離過勞死,一要保證休息時間,疲勞是人體的一種生理性的預警反應,出現疲勞就是提醒人們是時候休息了;二要減少加班,最好減少加班的次數和時間,儘量將時間留給自己休息以及放鬆。三要放鬆身心,當工作壓力大引起緊張的情緒時,可以嘗試控制自己波動的情緒,儘量讓自己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指出,約有30%的癌症源自五種主要行為和飲食危險因素,即高體重指數、水果和蔬菜攝入量低、缺乏運動、吸菸及飲酒。肥胖、缺乏鍛鍊、攝入過量酒精均是癌症發病的風險因素。如果注意這些小節,30%的癌症是可以預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