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曹:揮毫如風

公元1620年,即大明萬曆四十八年的某一天。

這在中國歷史上或許是一個極其平常的日子。

黃海之濱,蘇北平原的古鹽瀆境內,一戶翰墨書香的普通官宦人家,伴隨著一聲清亮的啼哭聲,一個嬰兒呱呱墜地了。年近半百的父母雙親望著這期盼多年的獨生兒子,真是喜出望外,樂不可支一一他就是後來名重海內外的書法家,詩人,書法理論家宋曹。

宋曹:揮毫如風

宋曹出生的時候,明王朝已由盛而衰,且日趨腐朽了。太祖洪武皇帝開國時雄視高遠,氣吞萬里的帝王霸氣已消磨殆盡。北方的滿族日漸興起並逐步強大,他們秣馬厲兵,虎視眈眈。明廷之中,宦官專權,矛盾重重,王朝大廈在內憂外患中已搖搖欲墜了。這時,宋老先生中年得子,寵愛有加。但飽讀詩書的老先生並未因此而放鬆對其子學業的苟刻要求。在父親的督促下,宋曹自幼便臨池讀帖,研墨習書,且寒暑無間,勤學不息。其父對他“如一日課輟或懈怠,則以錐其左掌,律心貫注身心”。宋老先生沿用懸樑刺股的古例來嚴厲育兒,其用心可謂良苦矣。

蒼天不負苦心人,宋曹天資聰穎,且勤奮好學,自幼便矚目鄉里,為親鄰稱道,二十四歲已官至中書舍人了。然而也算是生不逢時吧,此時,大明江山已岌岌可危,搖搖欲墜了。崇禎皇帝面對國事日非,大廈將傾卻仍不忘笙簫歌舞,尋歡作樂,最後在農民起義的號角聲中以一條勒帶,無可奈何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結束了大明的二百多年江山。朱家宗室的另一後裔,雖拼命想延續這早已曲終人散的王朝統治,但時隔不久,滿清八旗軍的鐵蹄便無情地碾碎了他的殘陽美夢……社會的動盪,時政的詭譎,江山的更替,黎民百姓的顛沛流離,這一切都給了躊躇滿志的宋曹一貼強烈的清醒劑。於是,正當大清帝國移都北京,大展宏圖時,宋曹卻激流勇退,隱居故里。他在家鄉的南門外植蔬種萊,侍奉老母。閒暇之餘,他品茗會友,習書吟詩,盡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生活。

然而,好景不長,幾年後,宋曹因幾位好友圖謀舉事敗露所累,而身陷囹圄。出獄後,他萬念俱灰,鬱郁憤懣而又無法釋懷。於是,他便告別親友,離家遠遊:瘦西湖上二十四橋明月夜,金山腳下滾滾長江東逝水,姑蘇城外鐘鼓聲聲寒山寺,西子湖畔楊柳依依長堤岸……明月清風,閱盡人間春色,江山多嬌,蕩滌胸中塵埃。仕途的坎坷磨平了他對功名的進取,卻無法泯滅他對藝術的追求。他踏遍名勝,縱覽碑帖。他在書法藝術的自由王國裡率意行走,縱橫馳騁。顏魯公的嚴謹大度,二王的雋永飄逸,懷素的奔放不羈,王鐸的奇峻高古,都一一融匯在他的筆墨中了。

順治之後,康熙邁著雄強的步伐登上了金鑾寶殿,而這時的宋曹,已沉浸在書法藝術的海洋裡流連忘返,樂此不疲了。他寵辱俱忘以至於兩度徵召而不就。康熙十七年,又一個極富誘惑力的機遇在向他招手了。康熙為纂修明史,藉以治國,特設博學鴻詞科,廣攬人才。宋曹因其超凡的才華而被極力舉薦。動盪的歲月,容易讓人有避世的念頭,而康熙年間,社會已趨於太平。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安閒中誰不想功名利祿,富貴榮華?而令人費解的是宋曹雖被舉薦,卻又一次以母病為辭而拒絕了顯貴的召喚。

披著故鄉的風,宋曹獨自穿行在鹽瀆的市井巷陌,鄉間田頭。他深愛自己的家鄉,深愛這片生他養他的土地,深愛這裡的淳樸善良的父老鄉親。他多少次站在故鄉的城樓上,望著川流不息的河水,望著岸邊那一雙雙渴望幸福,追求安康的眼睛。他百感交集,心潮難平:“古廟臨河浸綠苔,數行蘆葦傍孤臺。城邊漂屋隨風散,堤外流棺到處來。村落只餘林影泊,鸕鷀空繞浪聲哀。水田圖就誰能進?鄭俠當年不足災!”(《登射州城樓望水》)。字裡行間溢滿愛,“一枝一葉總關情”。這是書家的傾訴,也是詩人的吶喊。在家鄉這片熱土上,宋曹詩情泉湧,妙筆生花,後來問世的《會秋堂詩文集》,《杜詩解》等,都是他心靈的寫照和情感的渲洩,是他對民生的體恤和對故土的頌讚。

作為書法家的宋曹,他揮舞著長鋒羊毫,在潔白的宣紙上忘情地傾瀉著自已熾熱的情感。他筆走龍蛇,心手雙暢,日漸享譽書壇。其同道摯友由衷地贊曰:“射陵(宋曹)作書全是老將用兵,若胸中素無壁壘,又安能瞭然於心與手呼?”歷經艱難歲月後的宋曹,書法創作精進嫻熟,逐步進入高峰狀態。他的《草書千字文》,氣勢恢弘,神采飛揚。似行雲流水,如江海奔騰。1936年,于右任先生集輯《標準草書範本千字文》,宋曹就有“恭,養”等8個字選入其中,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宋曹的書法,不僅在江浙一帶產生較大的影響,還流傳東鄰日本,其成就和地位,由此可見一斑了。

宋曹不僅是卓越的書法家,激情的詩人,更是一位智睿的思想者。年過半百後,他的理論著作《書法約言》面世了。全書凡七篇,計四千餘字。名為約言,實涵要義,尤為可貴的是言辭直白,條理貫暢。清初學者曹溶譽其為“如爛漫春花,遠近瞻望,無處不發,可謂書家三味”。中國書法的歷史長河中,集書法,詩詞和理論於一身者,鳳毛麟角也。鄉賢宋曹,可敬可佩。

終其宋曹的一生,坎坷曲折,蹭蹬而不得意,但他卻能經難歷刼而不滅其志,正如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宋曹的名字和他的作品,在藝術的星空裡放射著永恆而耀眼的光華。

穿越時光的隧道,抖落歷史的風塵。故鄉的水,依然在靜靜地流淌, 故鄉的風,依然在輕輕地吹拂。站在故鄉的河邊,迎著拂面的輕風,我們彷彿看到才華橫溢的詩人,書法家宋曹仍然激情滿懷地揮舞著他的長鋒羊毫,揮灑著他那飄逸流動的熱愛家鄉,熱愛藝術,熱愛生命的不盡的情思……

【作者簡歷】:

宋曹:揮毫如風

凌震三,1951年生。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鹽城市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鹽城標準草書研究會會長。原鹽城電視臺副臺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