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古代銅鏡,你知道多少?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銅鏡。

關於中國古代銅鏡,你知道多少?

"

今天,我們使用的鏡子一般都是玻璃造的;但在人類使用玻璃鏡之前,鏡子是用銅造的,淮確地說,是青銅鏡。

"

銅鏡的使用

青銅鏡的使用,經歷了商、周、漢、唐、宋、元、明,直到清代中晚期以後,青銅鏡才逐步為玻璃鏡所取代。

銅鏡被人們使用了約3,800年左右的時間,可算是中國古代諸種金屬器物之中沿用時間最長、使用範圍最廣、又對人們日常生活產生過許多影響的古器物。

關於中國古代銅鏡,你知道多少?

銅鏡本身是一種工藝美術品,鏡子的背面一般都鑄有精美的紋飾或文字,這些紋飾的圖案造型與銘文,往往濃縮了各歷史時期的社會思想觀念與審美情趣。

它製作精細,既體現了較高的工藝製作技術水平,又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銅鏡的組成部分

銅鏡各部位的稱謂可分為:

形制:亦稱鏡形。形,指銅鏡的平面形狀。如圓形、方形、八角形、菱花形、葵花形、鐘形等等。

鏡面:鏡的正面,用於照容的一面,平整光亮。

鏡背:鏡的反面,多鑄有紋飾。

鈕:一般在鏡背中心,有孔可繫帶作懸掛固定。常見有弓形、橋形、半圓形、獸形等。

鈕座:鈕的周圍,緊連鈕的裝飾部分,如圓鈕座,花瓣紋鈕座,連珠紋鈕座等。

內、外區:指紋飾分佈的區域,是為研究銅鏡的紋飾而劃分;靠近紐的部分為內區,靠近邊緣的為外區。

邊緣(緣):指銅鏡的邊緣位置,如卷緣、寬緣。近鏡緣的紋飾稱為鏡緣紋飾,如素卷緣、三角鋸齒紋緣等。

另外,鏡的名稱大多以其主題紋飾而命名,有時也會加上工藝名稱,如山字鏡、禽獸紋鏡,或螺鈿(田)人物鏡、金銀平脫鸞鳳鏡等;也有根據鑄鏡字號命名的,如湖州鏡、蘇州鏡等。

圖解:

關於中國古代銅鏡,你知道多少?

精品賞析

最近,深圳市雍道文化徵集到一件宋代 鼓釘紋 銅鏡

重點詞:宋代,鼓釘紋,銅鏡

關於中國古代銅鏡,你知道多少?

正面

宋代鼓釘紋銅鏡

關於中國古代銅鏡,你知道多少?

背面

深圳市雍道文化徵集到的這件鼓釘紋銅鏡,直徑:15cm 重:427.6g(現代的8兩左右)。

鏡背紋路交錯,以鼓釘紋(圓花)為主。整體樸素、形制規整,鏽蝕自然,大方。

現存的銅鏡中,以鼓釘紋為主的比較少,鼓釘紋在現存藏品中多出現在瓷器(如唐鼓釘紋雙耳提樑壺)、鐵器(如鼓釘紋溫酒鐵壺)等,所以可以看出,此藏品系宋代銅鏡中現存的比較少見的鼓釘紋銅鏡,收藏價值可見一斑!

宋代的銅鏡,有一個特點:秀氣

由於兩宋社會由盛轉衰,也是銅鏡由盛向衰的轉折時期。至此後銅鏡的合金成分發生變化,含錫量下降,含鉛量上升,整體的工藝水平呈明顯的下降趨勢。

當中部分原因跟當時「存天理,去人慾」的社會風氣有關,這使自由的藝術思想受到窒礙;加上宋代經濟發達,大量銅被採用作鑄幣之用,也間接使銅鏡的發展受到影響。

這時的鏡形制則呈多樣化的發展,除延續了唐代的菱花形、葵花形外,長方形、鐘形、盾形、心形、鼎爐形、手柄鏡等花樣繁多。比較流行的紋飾有纏枝花草、雙龍、雙鳳、神仙人物、八卦等,素鏡和帶有商標銘文的銅鏡佔有很大的比重。整體呈現的是素雅纖秀的風格。

收藏價值

關於中國古代銅鏡,你知道多少?

真正的收藏佳品必然是具有很高的藝術性和歷史意義,而銅鏡恰恰兼具藝術價值和人文內涵。判斷一面銅鏡的收藏價值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考慮:

第一,藝術性。如戰國鏤空鏡、漢唐鎦金、嵌螺鈿、金殼、銀殼、透腿等特種工藝鏡的藝術價值就比較高;

第二,品種稀少,最好能見證一段歷史事件,如唐代打馬球鏡,證明了足球起源於中國;

第三,保存狀況。由於銅鏡埋藏時間較長,鏽蝕程度越小越好;

第四,紋飾的清晰度。銅鏡收藏講究版模,以頭模鏡最受歡迎,市場價格也最高。

“在收藏領域,銅鏡一直歸屬於雜項,長期市場待遇不高。不過從2010年開始,銅鏡市場突然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2008年嘉德秋拍,一件估價只有55萬的元代纏枝花卉鏡拍出了100.8萬元的價格,震驚業內,其實這僅僅是開始。

2009年秋拍,一件唐代海獸葡萄鏡以268.8萬元成交。

2010年秋拍,一件唐代海獸葡萄鏡以超過700萬元成交,打破了銅鏡拍賣的紀錄。

這些數字說明中國古代銅鏡的價值正被市場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