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采访丨沈雨若、陈潇、郑爽、俞薇

文字丨郑爽

摄影丨俞薇、郑爽

“种莼菜的地方?不清楚。要去铜鉴湖村沿着旁边这条路往前走就是。”

乘车尚未行至双浦镇铜鉴湖村村口,便被“道路施工”的牌子拦下了去路。询问附近住民,纷纷表示不知道莼菜种植地在哪里,只是指明了铜鉴湖村大概的方向。于是记者一行人沿着小路,继续步行向村中进发。

沿途望去,目光所及不是想象中“青山绿水绕城郭”的景象,而是一片片拆迁工地与肆意生长的杂草,偶尔经过的几片莼菜田,也多是干涸焦黑、漂浮杂物的弃置模样,有的田边还能看到一两支被遗弃的采莼船,久无人用,原本撑起来用以遮阳的蓝色的塑料布裹成一团塞在船舱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记忆中的“千里莼羹”

“若问三吴胜事,不唯千里莼羹。”这是宦居杭州三年之久的“美食家”、文学家苏东坡对莼菜的高度赞誉。

作为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莼菜颜色碧绿,有“水中碧螺春”的美誉,其口感鲜嫩滑腻,且本身营养丰富,“西湖莼菜汤”更是杭州十大名菜之一。对于人们来说,“莼羹鲈鲙”是宴席上的珍贵食品,“莼鲈之思”更是为小小的莼菜赋予了乡愁与人生洒脱的情怀。

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作为莼菜的原产地和重要种植基地,铜鉴湖村在之前的数十年间,基本一直依靠莼菜产业为生,其出产的莼菜不仅作为内供,更是远销日本、韩国。

日渐萎缩的采莼业

因为莼菜的生长季节很长,一般从四月中旬到九月初都会持续进行采摘。此时刚刚六月初,采莼应当正值农忙季节,然而放眼望去,田里却不见人影,只有长出水面的莼菜叶密密麻麻覆盖了整片田地。

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走了大概十多分钟,才突然听见有拨水声响起。不远处的莼菜田中,有一艘木质小船在缓缓向岸边靠近。

这是一片难得水质清澈的莼田,正在采莼的潘阿凤整个人趴在一条长约两米的小船里,身前垫着一个废弃的轮胎作为缓冲,上半身探出船体,双手戴着露指手套,不断地在水下摸索着,时不时将摘下的莼菜嫩芽丢进放置在船舱里的大桶中——看起来,桶已经接近满状了。

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我六点钟就过来啦。”回到岸边的潘阿凤将船舱里的桶拖了出来,向记者展示她一早上的“战利品”。“莼菜(长得)好的话,这样一趟采到头,有两桶好采的。”

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当被问及今天采摘的这些莼菜要卖去哪里时,潘阿凤摇了摇头,“今年到五月三十一号就不收购了。这么好的莼菜嘛我们看着也可惜,就采回家用高汤啊鸡汤烧一烧,很好吃的。”

据潘阿凤讲述,她种植莼菜已经有三十一年了,以前莼菜卖得好的时候,他们一个村子,有百分之六十的人都是专门从事采莼这个行当的。

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以往,莼菜的收购会一直持续到十月份,然而今年却在五月底就早早结束了。“收购的老板都到别的地方去了。像那个河南,石家庄,福建,我们这里的老板到那边去开发了,这边今年不知道几月份全部都要挖湖了。”

“以后就不种莼菜了”

记者了解到,潘阿凤所居住的地方以前称作任桥村,与附近几个村子合并在一起,统称为铜鉴湖村。

从去年开始,铜鉴湖村开始实施整村搬迁和土地流转,潘阿凤等村民都搬到了附近的村子居住,因为搬迁停水停电,水打不进莼菜田中,没有了水源,很多田地都干涸了,剩下的也基本是靠雨水维持供给。

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他们这莼菜嘛,都发黑了。”潘阿凤指着旁边几片别人家的莼田说道,“他们不采了呀,不采就发黑了,我们经常采的就还是黄色的。”

“我这边一亩八分田,那边还有一亩两分田,总共是三亩田,三亩田我采下来也就五万块钱,要采好几个月呢。”采莼这项行当,既辛苦,又耗时,尽管莼菜收购价格较高,但由于产出量小,又基本靠人工采摘,收益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由于近年来甲鱼养殖业的冲击,整个双浦地区的莼菜种植面积原本就在不断萎缩,采莼人也在逐渐减少,坚持采莼的也多是上了年纪的人。这次铜鉴湖村的整体搬迁,更是让许多铜鉴湖村的莼农放弃了从事多年的行当。

问及以后打算从事什么工作,潘阿凤只是笑笑,“我们哪有工作啊,本来就是老百姓嘛,以后就不种莼菜了。”

但提及上杨村那边有毛竹管从高山引水而得以留存的莼田时,她的眼中仍有淡淡的羡慕之情。

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今后的铜鉴湖地区,依旧会有水面飞白鹭的美景,但曾经碧波荡漾的莼田和忙碌的采莼景象,也许只能留存在一代莼农的记忆之中了。

正在消失的“莼菜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