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寄生蟲病是水產養殖動物的常見病害之一,也是養殖戶的心頭大患。在養殖過程中,為了能有效防治寄生蟲病,定期殺蟲便成了養殖戶的重要工作之一。但事實上,在養殖時大量使用殺蟲劑不僅不能有效消滅寄生蟲,還將導致寄生蟲的抗藥性加強,也容易破壞養殖環境的生態平衡。防治寄生蟲病重點在於防,而不是治。

23種常見寄生蟲

1、隱鞭蟲病

鰓隱鞭蟲或顫動隱鞭蟲寄生於魚鰓,臨床可見魚體變黑,鰓絲鮮紅,有許多灰白色粘液。寄生於魚體表,魚身體瘦弱。主要危害夏花草魚、鯪和鯉魚苗。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2、口絲蟲

病魚初期無明顯症狀,病情嚴重時體色變黑,明顯消瘦,遊動緩慢,呼吸困難,鰓和皮膚覆蓋一層灰白色粘液。鰓絲呈淡紅色或皮膚充血發炎,魚鱗易脫落。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3、車輪蟲

車輪蟲侵襲魚體和鰓,吸取組織細胞作營養,使幼魚的皮膚和鰓組織遭到嚴重損傷。病魚表現體弱消瘦、離群獨遊、減食、行動緩慢,嚴重時可導致魚死亡。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4、魚鯴

病魚體表可見臭蟲狀或米粒狀大蟲體,魚頭部有紅斑點,魚體呈淡綠色,不安,群集水面作跳躍急遊行動。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5、中華鰠

肉眼可見鰓絲末端掛著象蠅蛆一樣的小蟲,病魚不安,在水中跳躍,有時魚尾豎直露出水面。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6、斜管蟲

斜管蟲侵入魚的皮膚或鰓組織,受侵害處分泌大量白色粘液,似有一層淡藍色薄膜。病魚減食,消瘦,呼吸困難,漂游水面。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7、球蟲病

病魚外表無明顯病狀,僅是食慾不振。解剖腸道可見腸道內壁有灰白色小結節,結節周圍潰爛或腸穿孔。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8、小瓜蟲

病魚體表、鰭條及鰓部可見許多白色小點。魚體消瘦,遊動遲緩,浮於水面。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9、舌杯蟲

病魚無明顯症狀,僅是行動緩慢,魚體消瘦、變黑,離群獨遊。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10、吸管蟲

病魚厭食,消瘦,體表蒼白,鰓絲鮮紅並有大量灰白色粘液。被蟲體寄生的鰓或皮膚形成凹陷,魚有特殊腥臭味,呼吸困難,獨遊於水面。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11、錨頭鰠

病魚體表可見灰白色錨頭鰠,被侵襲處組織紅腫發炎,病魚不安,常在水面跳躍,離群獨遊。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12、碘孢子蟲

鯉碘泡蟲常寄生在鯉、鯽、鯪身上,形成灰白色點狀或瘤狀胞囊。鱗片下出現胞囊。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13、粘孢子蟲

肉眼可見魚鰓上有許多灰白點或瘤狀的胞囊,鰓組織受損,呼吸困難。對鰱、鱅、鯉、鯽、鯪等幼魚危害較大。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14、指環蟲病

病魚頭部腫大,鰓瓣呈蒼白色,並有大量粘液,鰓浮腫張開,呼吸困難,魚體消瘦,遊動緩慢。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15、鉤介幼蟲

病魚腦部充血,嘴圈發白,肉眼可見嘴部、鰭、鰓上有米色小點狀鉤介幼蟲,病魚體瘦,色淡或呈灰白色,離群獨遊。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16、血居吸蟲

病魚腹部明顯腫大,豎鱗,眼突出,眼窩積水。剖開腹部,可見腹腔積有大量紅積水,腸道輕度水腫。病魚獨游水面,呈“浮頭”現象。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17、三代蟲

病魚體表有一層灰白色粘液膜,失去原有皮膚光澤,魚體消瘦,呼吸困難。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18、九江頭槽絛蟲

病魚腹部腫大,解剖魚體肉眼可見腹腔內寄生白色蟲體,嚴重時,腸前端膨大,出現炎症,造成腸道阻塞,惡性貧血。病魚瘦弱,浮游水面不吃食,口張開呈不安狀。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19、舌形絛蟲

病魚腹部腫大,輕壓感覺有硬塊,魚體瘦弱,漂浮於水面,遊動緩慢。解剖魚腹,可見腹腔內有白色帶狀蟲體。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20、變形蟲

疾病早期,病魚沒有明顯症狀,只有當嚴重感染時,才引起腸壁受損,卡他性腸炎。主要危害2齡以上草魚,全長10釐米左右的魚種也有被感染的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21、棘頭蟲

蟲體寄生於鱔腸後部,乳白色,長約1~2釐米,使鱔食慾下降,身體瘦弱,肛門紅腫,大量寄生時使黃鱔出現自咬和掙扎的現象,嚴重時引起腸穿孔使黃鱔死亡。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22、毛細線蟲

病魚消瘦發黑。解剖魚體可見腸壁呈機械性損傷,致使細菌侵入而引起發炎,肉眼可見到腸內有白色線狀蟲體。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23、魚怪蟲

病原為日本魚怪蟲,主要危害鯽魚和雅羅魚。病魚消瘦,性腺發育不良。肉眼可見魚的胸鰭基部附近有一小洞,洞內有魚怪蟲體。

23種常見魚類寄生蟲

如何防治寄生蟲

水質是防治寄生蟲病的首要條件

大部分寄生蟲多存在於水質比較髒、有機質含量高,且放養密度大的養殖水體中。因為一般這樣的養殖水體溶氧量不足,魚類的抵抗力相對較弱,感染包括寄生蟲在內的各類疾病的幾率較大。因此,調好水質是預防魚類寄生蟲病的關鍵。養殖戶可以定期使用一些綠色環保的生物製劑,如芽孢桿菌、藻種等調節水質,並根據池塘底泥的類型(如檢測酸鹼度、含有的物質等)選擇適合的底質改良劑改善池塘底部環境。此外,養殖戶還應根據個人的養殖管理水平適當調整放養密度。

高溫勿殺蟲

在預防上,使用殺蟲藥的適宜時間是春初(農曆正月或立春前後)和立秋。春初後水溫升高,寄生蟲易大量繁殖蟲卵,造成病害暴發,此時,寄生蟲處於蟲卵階段時抗藥性較弱,可使用一些無公害的殺蟲劑及時殺滅越冬魚體本身攜帶的少量寄生蟲和蟲卵,能取得良好的殺蟲效果。在外用殺蟲藥的同時,可結合內服中草藥殺蟲劑,進一步提高淡水魚對寄生蟲的抵抗力。同時,放養魚苗前也要做好苗種的消毒工作。立秋時候殺蟲劑的使用方法與開春時基本相同。

夏季是淡水魚的生長旺季,這段時間不適宜用殺蟲劑,因為使用殺蟲劑會影響魚類食慾,不利於它們生長。如果在高溫季節出現寄生蟲害,要先檢測水質狀況,在技術員的指導下使用一些副作用較小的殺蟲劑。使用殺蟲劑最好選擇在晴天的早上,切勿晚上用藥。因為夜晚池塘一般會缺氧,用殺蟲藥容易導致魚兒浮頭。

中草藥的劑量要足

中藥一般是定性不定量,所以使用中草藥殺蟲時,劑量要足夠。而中藥可以與傳統殺蟲藥一起使用,但不能與抗生素藥物一起使用。如果同時使用,傳統殺蟲藥物的用量應減少一半。通常中草藥殺蟲劑的藥效發揮出來需要一定時間,所以養殖戶應該耐心觀察,一般兩三天後才會有明顯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