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莊鐵律——從這三個方面判斷出莊家的手法

一入股市深似海,這是很多炒股的朋友進入股市深刻的感悟,莊家、機構、主力還有散戶同在一片大海航行,前三者在行駛中就猶如手握指南針,總能正確的向前行駛,而散戶則是在一片大海迷茫的胡亂行駛,前方的危險一律不知。

少數比較幸運的可能在茫茫大海達到自己的目的,更多人是被大海中未知的風險而摧毀迷失。在沒有機構、莊家以及主力他們所存在的優勢時,我們散戶就只能異常的小心向前行駛,不斷提高自身過硬的本領,才能在茫茫股海駛達自己的目的地。

一、跟莊操作的原則

1、散戶最常犯的錯誤是中長線拿不住,短線不敢止損,中長線是最考驗一個人的耐心說以要有一定的耐心,超短線和短線考驗的是決心所以一定要果斷。

2、熊市做中長線,牛市多做短線和超短線,大牛市一般是十年一次,小牛市一般在三年左右,熊市是股票市場上的主流,所以朋友們一定要保持好良好的心態,投資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不要天天想著都是大牛市那是一萬年也不會實現的。

3、炒股講究的是學中炒,炒中學,新手好比新司機,老股民好比老司機,新手駕校都沒有上過就開始開車你說能開好車嗎對不對,存在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經歷一輪大牛市和大熊市都不算有大氣大落。

4、中國股市是偏投機,含有價值投資的股票市場,通俗的講就是股價上漲跟公司本身沒什麼關係部分具有投資價值的股票一定是會受到主力資金的青睞遲早都是會漲的。

跟莊鐵律——從這三個方面判斷出莊家的手法

主力控盤實戰案例:

1、案例一:瀘天化(000912)在第一次突破上方的平臺壓力,主力開始緩慢進場,帶動股價進入主升浪的趨勢,隨著主力資金進入洗盤階段,而股價慢慢回檔到支撐,主力的控盤力度也是在逐步增加,後期來了兩個漲停,如果這樣的股票繼續這樣增加控盤力度,那股價上漲的空間還小

跟莊鐵律——從這三個方面判斷出莊家的手法

2、案例二:如圖所示,市場還是有很多這樣主力高控盤的個股,這票也是重新突破平臺壓力站穩趨勢線的,跟上方的瀘天化走勢是一樣的,也是主力資金強勢加倉中,股價回檔到支撐位附近站穩支撐,控盤力度也是在加大中,後市一旦反彈,那必然會超過瀘天化的走勢!

跟莊鐵律——從這三個方面判斷出莊家的手法

跟莊技巧

籌碼分佈

籌碼分佈是尋找莊家很有效的方法,通過分析籌碼的密集程度,不論何種股票都能看出莊家的動向。通過分析股票的籌碼分佈可以看出莊家操控的每一個步驟,不論莊家如何掩飾自己的操控手法,在籌碼上的變化也會使莊家的行為暴露無疑。

莊家完成建倉之後,籌碼會呈現出單峰密集的分佈形態。洗盤之後拉昇的每一個階段,籌碼都會向上不斷地轉移,但是隻要莊家沒有出貨,建倉時的底部籌碼就不會消失,股價還可以繼續上漲。

通過籌碼密集程度的分析,投資者可以選擇那些籌碼密集區域對應的股價作為止盈和止損的價格,一旦股價在這些位置發出了轉向信號,投資者可以提前採取應對措施,控制潛在的風險並且放大利潤。

跟莊鐵律——從這三個方面判斷出莊家的手法

換手率的高低

1.股票的換手率越高,意味著該只股票的交投越活躍,人們購買該只股票的意願越高,屬於熱門股;反之,股票的換手率越低,則表明該只股票少人關注,屬於冷門股。

2.換手率高一般意味著股票流通性好,進出市場比較容易,不會出現想買買不到、想賣賣不出的現象,具有較強的變現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換手率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線資金追逐的對象,投機性較強,股價起伏較大,風險也相對較大。

3.將換手率與股價走勢相結合,可以對未來的股價做出一定的預測和判斷。某隻股票的換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著有投資者在大量買進,股價可能會隨之上揚。如果某隻股票持續上漲了一個時期後,換手率又迅速上升,則可能意昧著一些獲利者要套現,股價可能會下跌。

高成交量,並不意味著很高的換手率。大盤股和高價股很容易出現較高的成交量,但考量其交投活躍度則需要藉助換手率來進行判斷。

跟莊鐵律——從這三個方面判斷出莊家的手法

但是同樣是底部高換手也有特殊的情況:

跟莊鐵律——從這三個方面判斷出莊家的手法

股價一旦起動,攀高更離不開換手率的支持。換手越是積極、越是徹底,股價升得越是輕快、越是歡騰。因為獲利盤不斷在換手的過程中被清洗,平均成本不斷地提高,上行所遇的沽壓也大為減輕。這時候的換手率好比飛機上的油量計,越是充足股價走得越遠。

既然如此,能不能籠統地說:換手率越高,股價就升得越高呢?---不能。在股價升得還不是很高,還處於拉昇階段時,這樣說是對的。但當股價已升得相當高(例如已翻了一番以致幾番),已遠離莊家建倉的成本線時,這樣說就不見得對了。不但不對,而且恰恰相反:高換手率成為出貨的信號。我們常說的“天量見天價”,指的正是這種情況。

k線形態

在這裡介紹幾種主要的K線組合形態,這些K線形態暴露了主力的吸籌動作,在莊家分析中極具參考價值。

A、慢牛走勢:主力的吸籌改變了一隻股票的供求關係,這使得一隻股票的下跌動能被完全抵消,股價呈現緩慢上揚的格局。但為什麼一定是慢牛呢?大家知道:要想坐莊於一只股票,需要大量的籌碼,如果主力吸籌過猛的話,會引發這隻股票迅速上漲,從而暴露主力的意圖,引起市場公眾的追漲,這是主力吸籌時所忌諱的。所以,主力的吸籌永遠是溫和隱蔽的。

B、牛長熊短:有時候一隻股票的股價被緩慢推高後,忽然這隻股票迅速下跌,但隨後股價自低位重新開始緩慢上升。從盤面上看,會發現一種鋸齒樣的K線組合,這種K線我們叫它“牛長熊短”,這是主力打壓吸籌的痕跡。

C、“挖坑”形態:談到主力的打壓吸籌,很多看盤高手都讀得懂一種被稱之為“挖坑”的K線形態。所謂“挖坑”是一個非常形象化的說法,它是指股價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橫盤震盪之後,股價突然向下破位,將橫盤箱體打穿,但隨後股價又被向上拉起,回到原先的橫盤箱體內部,其走勢在盤面上畫出了一個“坑”,關於“挖坑”可以形成這樣一個結論:當K線圖上出現了“挖坑”形態之後,如果股價在恢復到“坑沿”的相對高位後強勢橫盤不跌,我們就可以認為這個“坑”是主力挖出來的,其目的是震倉吸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