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伴随毛泽东一生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纲领和共产主义者的第一个宣言,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共成熟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和历史进程的当事人,毛泽东特别钟爱《共产党宣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他善于把《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中的一些深刻道理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据统计,毛泽东一生读的次数最多的书就是《共产党宣言》,早在1939年底他就说过:《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后来他还说过,自己每年都把《共产党宣言》读几遍。他一生到底读过多少遍《共产党宣言》,已经无法统计。

《共产党宣言》伴随毛泽东一生

 一、在夺取全国胜利的当口,毛泽东号召全党同志读《共产党宣言》,以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

进入1949年,面对中共即将由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的局面以及更为复杂的世界大格局,党内大多数同志情况不熟悉、能力不足和水平不够的危机加大。如何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如何提高全党的执政能力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

这个时候的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这个党的指导思想的毛泽东思想,也已经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全新的理论境界。但是,毛泽东仍然具有清醒的头脑,他提醒党内同志:“不应当将中国共产党人和马、恩、列、斯并列”,“不要把毛与马、恩、列、斯并列起来”,“应当在全中国全世界很好地宣传马、恩、列、斯关于唯物主义、关于党和国家的学说,宣传他们的政治经济学等等”。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层是带着这种清醒的认识走向新中国的;也是带着这种清醒的马克思主义头脑,号召全党干部认真读《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的。其结果,党内许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成为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的人,并在实践中迅速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重任。

二、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不断阐发《共产党宣言》里的思想,阐明党的领导方法以及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和远大抱负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更大的难题。尽管有苏联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中国的情况却有着极大的特殊性。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来探索不同于中国革命规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这更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怎么办?毛泽东经常说,遇到实际问题,就去请教马列主义;遇到实际问题,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这是他的一贯做法。

进城以后,毛泽东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存书和读书的环境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共产党宣言》的各种版本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其他著作更是伴随着毛泽东,他时常阅读并从中找理论根据、找思想智慧、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这也是毛泽东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他提醒人们,马克思主义也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创新。

三、在社会主义建设遇到难题甚至挫折后,毛泽东进一步读《共产党宣言》,思考探索“具有自己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和方法”

经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后,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复杂的原因,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建设规律方面,也出现了一些理论上的困惑和现实中的迷惘。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再次沉下心来,号召党内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一边反思、总结建设经验,一边学习马克思主义。

每当遇到难题和挫折,毛泽东在冷静反思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都要给党内干部开列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书单,要求中央有关部门“组织高级干部学习马、恩、列、斯著作”。每次开书单,都包括《共产党宣言》或者第一本就是《共产党宣言》。

到了晚年,毛泽东依然对《共产党宣言》爱不释手。在他不断要求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精读的书目中,无论如何挑选,第一本都是《共产党宣言》。

直到去世,在毛泽东卧室床边还摆放着他经常阅读的至少三个版本的《共产党宣言》:两个战争年代的版本、一个英文版本。这恰恰印证了《共产党宣言》他读了无数次、且伴随他一生这样的事实;也印证了《共产党宣言》伴随着他探索中国“特别的具体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样的历程。

四、不能误解毛泽东研读《共产党宣言》所受到的影响

社会上曾经有人曲解毛泽东的原意,说毛泽东一生从《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中只取了“阶级斗争”四个字。这显然是对毛泽东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的完整情况不了解造成的误读。

通过梳理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反复研读《共产党宣言》和不断向党内推荐研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的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共产党宣言》对毛泽东本人和中国共产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产生了多方面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绝不是某一方面的或片面的,应该结合历史的长河客观辩证地看。

如果我们把历史的镜头再往前推移,有众多的资料表明,《共产党宣言》同样伴随着毛泽东走过了整个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过程。比如: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他曾受《共产党宣言》中的思想启发,深入思考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与教训;国共合作破裂以后,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过程中,毛泽东不断从《共产党宣言》中寻找思想智慧和解决难题的办法;在延安整风期间,他特别强调全党要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原著,提高马列主义水平;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反复研读并不断向全党推荐《共产党宣言》,宣介其中的重要思想,引领全党同志特别是党的各级干部“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在他不断向全党推荐的读马列原著的书单中,第一部著作几乎都是《共产党宣言》。从毛泽东一生的革命和建设生涯看,他从《共产党宣言》中所获取的思想理论源泉和方法论原则,绝对不是“阶级斗争”四个字的简单内容。

第一,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列原著,毛泽东不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且一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毛泽东自己说过,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通过读《共产党宣言》等书确立起来的。他也是通过读这些书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

第二,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凡遇重大问题和思想疑难,毛泽东都要从《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智慧、找思路、找办法。

毛泽东读马列著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或者是为了解答实践中出现的思想疑难。读《共产党宣言》更是如此。

第三,为确保“伟大的党”能够承担起历史的重任,实现“伟大的目标”,毛泽东不断以《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教育引导全党同志特别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全党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水平。

应该说,终身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终身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善于将其与中国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8年第2期《〈共产党宣言〉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的步伐相伴》,中国社会科学网 贾伟/摘编)

(作者:杨明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主任、研究员)

原标题:杨明伟:《共产党宣言》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的步伐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