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歷史建築新增29個「新成員」,有你住過的村子嗎?(附名單)

歷經近4個月的公示審核期,日前,惠州第二批市級歷史建築名錄正式公示。據市政府發佈的《惠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公佈惠州市第二批歷史建築的通知》顯示,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陳宅、惠陽淡水鄧平旅館舊址、惠東平山古祝山客家圍屋等29處建築被審核確定為惠州市第二批歷史建築。

記者注意到,隨著歷史文化名城的發展,惠州城市歷史文化建築保護體系不斷得到深化。早於2013年,惠州即公佈了首批202處歷史建築名單,將具有一定歷史、科學、藝術等價值的歷史建築切實保護和管理起來。其中,202處建築集中分佈於惠城區的橋東、橋西片區以及惠陽區的淡水街道區域,其中惠城和惠陽分別為97處、105處。

具體到當前通知公示的新批次歷史建築名單,記者注意到,儘管僅新增29處歷史建築在數量上明顯減少,但在分佈範圍上更加廣泛。惠州三縣四區中僅有大亞灣無建築入選。其中惠城有橫瀝鎮墨園村陳宅、朱宅、朱氏宗祠等5處建築入選,惠陽有淡水街道的古屋高健高固故居、鄧平旅館舊址、淡水法院舊址等8處建築入選,仲愷則有陳江的幸福村何屋炮樓、廖氏圍屋2處得到認證。此外,博羅縣湖鎮的胡氏宗祠、德基公祠、博羅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等5處,惠東縣平山街道的古祝山客家圍屋、陳氏宗祠等4處,以及龍門縣的宗信劉公祠、養正書室等5處建築均悉數列入新批次的歷史建築名單。

“首批次歷史建築的認定更為集中,橋東橋西和淡水街道都是歷史文化街區,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建築也比較集中,當前的認定則更加複雜,需要更廣泛的走訪和發現,進行有效的保護。”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很多建築還在發揮著相關功能,認定和保護起來過程也更加複雜,但隨著歷史建築保護體系和認定標準的完善規範工作不斷得到推進。

關於被認定為歷史建築後將如何保護?面對記者的疑惑,該負責人表示該局將第一時間展開掛牌認定工作,為歷史建築上掛上標誌牌,標上“惠州市歷史建築”字樣,註明建築名稱、編號和地址,提醒市民群眾和相關企業進行保護。同時還將為掛牌歷史建築建立一份檔案,更好的進行規範和管理保護。

“掛上了標識牌、定為歷史建築或者文物就意味著任何人不得破壞,權屬人和相關企業單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拆建或破壞。”該負責人說,結合相關修繕的條例和辦法,對建築進行修繕和維護也要按照規定嚴格實施,切實保護好城市的歷史文化遺存,留住城市的根。

【記者】張峰

惠州市历史建筑新增29个“新成员”,有你住过的村子吗?(附名单)

【作者】 張峰

【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