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經最牛的一個省,爲國貢獻三分之一GDP,一半官員源於此省

中國封建社會的行政機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的演變: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實行的是分封制,諸侯國以周天子為天下共主。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實現中央集權統治,全國行政機構主要實行郡縣制,由中央三公九卿官員管理全國各項事務,後來又出現州、道、府等不同級別的行政區域。元朝開始,行政劃分第一次用到“省”,這也現在我們常見的省、市、縣行政劃分的開始,至今已有近800年曆史。

中國曾經最牛的一個省,為國貢獻三分之一GDP,一半官員源於此省

我們現在很多省的名稱和區域,很多是從古代行政單位發展而來,比如陝西、四川、甘肅、雲南等算是使用時間比較長的省的名字,有些省名字則是後來才有。各個省因地理位置、自然資源等原因,其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也不太一樣,一些偏遠的地區相對落後,而長江及沿海的省相對發展更好。如今,廣東、上海、北京都是經濟發達城市,有它歷史和地理的原因。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很牛的省,遠比現在北、上、廣、深牛,它貢獻了當時全國1/3的GDP,和全國1/2的考生生源(後來成為官員),這個省就是:江南省。

中國曾經最牛的一個省,為國貢獻三分之一GDP,一半官員源於此省

江南省是中國歷史上面積最大、最富有的一個省,它在什麼時候成立的呢?清朝。

江南省源於明朝的“南直隸”。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把應天府、蘇州府、鳳陽府等14個府統一稱為“南直隸”,區域相當於今天的江蘇省、安徽省和上海市。朱棣定都北京後,又成立“北直隸”,區域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及周邊山東、河南小部分。

清朝入關後,順治二年(1645年),將南直隸改為江南省。

江南省在清朝有多厲害?曾經有過統計,全國三分之一GDP和一半以上的官員都出自江南省,也就是說江南省是當時大清財政稅賦的主要來源,也是考生生源最好的一個省,比現在高考最厲害的河南、湖北、四川、山東、安徽加起來都還牛。

這樣一個特有錢又特有文化的一個省,相當於大清的半壁江山。這樣的影響力,自然對於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權統治是不利的,一旦有個風吹草動,江南省以一己之力就能撼動清朝的權力統治。

中國曾經最牛的一個省,為國貢獻三分之一GDP,一半官員源於此省

順治十八年(1661年),江南省被一分為二,按地理位置分為“江南左布政使司”和“江南右布政使司”,布政使司相當於行政單位省。到了康熙六年(1667年),將江南左布政使司名稱改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兩字取自安慶、徽州二府首字,江南右布政使司名稱改為江蘇布政使司,“江蘇”兩字取自江寧、蘇州二府首字。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省和安徽省!

除了改名,康熙還把江南左右布政使司劃出一部分給江西,一部分為上海。

因此,江南省實際上包括現在的江蘇省、安徽省、上海市以及江西省一小部分。

如今,這四個省市仍然是中國經濟實力領先的地區,特別是上海和江蘇,它們歷史上曾經屬於巨無霸:江南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