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四周不盡山,一望無窮水,散西風滿天秋意。夜靜雲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裡。
【寫作背景】
此曲作於元成宗大德初年,時盧摯在湖南憲使的任上。更多元曲賞析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元曲三百首欄目。
【註解】
鶩:野鴨。
雲帆:一片白雲似的船帆。
瀟湘畫:宋代畫家宋迪曾畫過八幅瀟湘山水圖,世稱瀟湘八景。歷代題詠者不少。瀟湘,湖南境內兩條水名。湘水流至零陵縣和瀟水合流,世稱瀟湘。
【譯文】
彎曲的枯松倒掛在懸崖絕壁上,殘留的片片晚霞和孤零的野鴨在天上一齊飄飛。四周圍是數不盡的青山,一無際的碧水,西風簫簫,天地間一派濃濃的秋意。靜靜的夜裡皎潔的月影映照著高掛雲帆的船兒,載著我行舟在湘江上,恍如置身在畫圖之中。
【原文】
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姚燧(1239-1314),字端甫,號牧庵,先世為柳城人,後遷居洛陽。累官至太子少傅、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工散曲,與盧摯並稱於世。清人輯有《牧庵集》。散曲現存套數一套、小令二十九首。
【寫作背景】
我國古代,戰爭頻仍,徭役苛重。每逢在下喪亂,自然有不少人家,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即便恭逢“太平盛世”,又有多少征夫遊子,流離異鄉。他們或為謀生,或為服役,或被當權者所驅逐,不得不離鄉背井,飽嘗了分離的痛苦。在這種現實的土壤上,我國古代詩詞中就產生了不少民間的或文人擬作的怨女、思婦的作品。姚燧這首散曲,繼承了前人作品中思婦、怨女懷念征夫遊子的題材,表現了相近的社會背景。更多元曲賞析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元曲三百首欄目。
【註解】
君衣:遠行在外者冬天禦寒的衣服。
【譯文】
想給你寄冬衣,怕你不想回家,不給你寄冬衣又怕你過冬要挨凍。是寄還是不寄呢,讓我特別地為難。
3、滿庭芳·漁父詞(吳頭楚尾)(作者:喬吉)
【原文】
吳頭楚尾,江山入夢,海鳥忘機。
閒來得覺胡倫睡,枕著蓑衣。
釣臺下風雲慶會,綸竿上日月交蝕。
知滋味,桃花浪裡,春水鱖魚肥。
【寫作背景】
元代政治黑暗,知識分子的地位卑下。本篇寫的漁父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已加以理想化。作者極力渲染其高潔美好,略去其悲苦艱辛,並把它同社會的險惡,官場的鬥爭形成對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對黑暗現實的不滿。“漁父”猶言漁翁。《樂府群玉》卷二收喬吉《漁父詞》二十首。這些作品並非一時一地之作,大概作者一有感觸,即綴為歌詩,積久即多篇什。所寫到的地方上起瀟湘(在湖南),東南一直到海,寫到的季節包括春夏秋冬。各篇內容自然有照顧,以避重複,但並不是有意組織的組詩。它們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描寫了漁父悠閒自得的美好生活,並時時透露出作者嚮往徜徉於山水之間的懷抱。更多元曲賞析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元曲三百首欄目。
【註解】
吳頭楚尾:指今江西省北部,春秋時為吳、楚兩國接界之地,因稱“吳頭楚尾”。
胡倫:同囫圇。指渾然一體,用以形容整個兒的東西。
綸竿:綸,釣絲。綸竿即釣竿。
【譯文】
在吳楚交界之地,江山美景一一進入夢裡。心地純樸毫無雜念,閒時枕著蓑衣一睡不起。在釣臺下和釣起的魚兒相會,在釣竿上把時光消磨。知道那最鮮美的滋味,春天桃花水裡鱖魚正肥。
4、沉醉東風·秋日湘陰道中(作者:趙善慶)
【原文】
山對面藍堆翠岫,草齊腰綠染沙洲。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隔滄波隱隱江樓。
點破瀟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敗柳。
趙善慶(生卒不詳),一作趙孟慶,字文賢,一作文寶,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縣)人。《錄鬼簿》說他“善卜術,任陰陽學正”。著雜劇《教女兵》、《村學堂》八種,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譜》稱其曲“如藍田美玉”。
【註解】
湘陰:湖南省湘陰縣,在湘江下游,洞庭湖南岸。
藍堆翠岫:謂青翠山峰瀰漫一層藍色煙靄。
濯雨:雨水沖洗。
蒹葭:蘆葦。
滄波:蒼青色的水。此指秋水。
瀟湘:瀟水和湘水。湖南的兩條大江,注入洞庭湖。
傳黃敗柳:枯黃凋殘的柳葉飄飛。傳,指到處飛飄。
【譯文】
對面山上堆藍聚紫,悴色濃稠。湘江的沙洲上,草深齊腰綠色蔥籠。傲霜的枯柚一片青蒼,被雨水衝涮的蘆葦分外俊秀,隔著蒼茫江水,隱隱可見樓臺重重。點破瀟湘萬頃秋意的,是落下三兩片黃葉的幾棵蒼老的古柳矗立山村中。更多元曲賞析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元曲三百首欄目
【原文】
癭懷,玉醅,夢冷廬花被。
風清月白總相宜,樂在其中矣!
壽過顏回,飽似伯夷閒如越范蠡。
問誰,是非,且向西湖醉。
【註解】
癭杯:用有榴狀形的楠林木根製成的酒杯。
蘆花被:用蘆絮當芯的被,不保暖。
顏回:字子淵。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學生。安貧樂道,被人們尊為“復聖”,死時年僅三十二歲。
范蠡: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復國滅吳後,功成身退。
【譯文】
舉起楠林木酒杯,飲一杯美酒。蓋著蘆花被做一個美夢。風兒輕吹,月色銀白,景色優美,樂在其中。長壽賽過顏回,咆飽好似伯夷,優閒勝似範角。向誰問什麼是非,且向西湖喝一個醉。更多元曲賞析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元曲三百首欄目
閱讀更多 國學書院0108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