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看昭通(07.13-07.19)

脱贫攻坚

1. 镇雄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进入集中攻坚阶段。近日,镇雄县为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确保资金使用精准高效,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和贫困乡镇出列需求,组织全县24个相关职能部门和部分乡镇、街道,从各驻村扶贫工作队抽选业务骨干组成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审定组,每日由相关县领导带领,切实开展项目库集中审定工作。此次项目库集中审定工作计划从7月16日至7月25日共10天,审定组严格对照规划布局清、建设内容清、建设规模清、执行标准清、绩效目标清“五清”,对全县入库项目是否符合本部门规划及政策标准、是否符合贫困村建设发展实质要求、是否精准到户制定帮扶项目、是否补齐项目库建设短板等方面逐户逐项核实项目库建设质量,确保科学合理、服务基层,验证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的可操作性。目前,项目库审定现场热火朝天,各行业部门突出“问题导向”,对本部门入库项目积极同各乡镇、街道交流意见建议,并在每日审定结束后形成审定意见表反馈给各乡镇、街道。

2. 绥江抓实劳务经济 助力脱贫攻坚。“一技在手,脱贫不愁;一人就业,全家摘帽。”今年以来,绥江县围绕“短抓劳务、长抓产业”的工作思路,发动各界力量、利用各方人脉、整合各方资源,狠抓劳务经济,助力脱贫攻坚,确保今年全县如期脱贫摘帽。“年初,我参加县上举行的焊工技能培训班,并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中城镇农业村贫困户胡廷明高兴地说道,有了这个证书,活好找多了,工资也翻倍了。原来没有技术,只能干苦力,现在吃上技术饭,工资四五千元。据了解,绥江县未转移就业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共有5000多人。通过前期挂钩干部走访调研、广泛征求群众培训就业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实际,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实现一户贫困户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同时,该县还出台了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发展和劳务输出资金管理办法,对发展产业和边务工边培训的给予资金补助,调动群众创业就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年以来,绥江县依托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整合人社、人力办、工会等部门技能培训资源,集中开展中草药、保姆、焊工、厨师、半边红李子、猕猴桃、枇杷、肉牛等技能培训42期2632人,其中贫困户劳动力2402人。为解决群众信息闭塞、就业难、务工维权难等问题,绥江县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在中山、杭州和昆明建立了三个劳务输出工作站。工作站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及时收集并发布用工信息,开展驻地企业岗位推介、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维权帮扶等工作。目前,共开展13场劳务输出专场招聘会,组织输出贫困户劳动力300余人。在着力抓好县外务工就业的同时,绥江县积极挖掘县内岗位,切实解决好不能外出务工的家庭劳动力就业难题。处级领导积极与县内商家企业和工程项目对接联络,优先招纳贫困家庭劳动力。结合易地搬迁、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重点工作,设立环卫工、绿化工、生态护林员、河道巡护员、交通协管员等公益岗位600个,解决了600名贫困劳动力就业问题。

3. 巧家:交通扶贫铺就“致富路”。巧家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交通建设发展缓慢,交通建设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大力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贫困村人民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自脱贫攻坚号角在巧家吹响以来,巧家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加大了农村公路建设投入力度,大力改善农村交通条件,2015年以来共实施村组公路硬化项目65个,里程750余公里,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规划村社硬化公路项目1183个4100余公里,覆盖辐射县域183个行政村(社区)3850余个村民小组,实现了建制村公路硬化率100%,通畅率100%,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出行难”和“行路难”的状况,还为群众铺就了一条奔小康的“致富路”。

4. 镇雄县大湾镇农村低保兜底脱贫工作显成效。近日,记者在镇雄县大湾镇了解到,该镇在实施农村低保兜底脱贫暨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工作中,着力精准摸清兜底保障底数和农村低保施保情况,建立完善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组织在全镇范围内逐户排查需要通过农村低保兜底保障才能实现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底数并建立台账,切实摸清全镇辖区内农村低保施保情况,精准认定农村低保对象,加强农村低保专项清理和规范管理。同时,全面开展入户调查,严格实行民主评议,落实逢进必核、备案审查制度、公示程序、定期报告制度,全面化解“政策保”,加强动态管理,做到“应退尽退”“应纳尽纳”。健全双向进出通道,严格按照农村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各自识别认定的标准和程序,分别把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或帮扶范围,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真正实现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两线合一”、无缝对接,确保全镇按照“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经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认定的“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兜底保障全部脱贫。

基础设施

5. 昭乐高速公路绥江段完成投资过半。截至目前,昭乐高速公路绥江段历经一年半左右的建设施工,已取得完成投资55.5%左右的成绩。概算总投资85.29亿元,滇境全长49.141公里的昭(通)乐(山)高速公路串佛段,南起盐津串丝坝,北止绥江南岸佛耳岩,属昭通市“十三五”期间十二条高速公路中率先启动建设的重点工程。地方全力援建服务,路方全力推进工程。在该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建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境内三个施工标段信守合同承诺、攻克施工困难,确保工程质量,战胜自然灾害,全力推进了工程建设进度,各标段先后从2017年3月、5月正式启动工程施工至今年6月底,其路基工程的挖方、填方、排水、抗滑桩等已分别完成65%至74%的工程任务;桥梁工程的桩基、系梁、墩柱已分别完成了52%至74.5%的建设任务;隧道工程的开挖、支护和二衬已分别完成了51%至58.7%的工程任务。

6.格巧高速第二季度“三抢三抓 百日攻坚”完成产值11.37亿元。近日,记者在格巧高速公路建设现场了解到,为抢抓施工黄金季节,保障工期进度,格巧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组织开展了第二季度“三抢三抓百日攻坚”劳动竞赛。竞赛以“抢征地拆迁、抢梁板预制、抢路基成形,抓路地和谐共建、抓品质工程打造、抓平安工地创建”为主要内容。各施工单位细化指标,倒排工期,科学合理地组织和安排生产。参建各方克服高温和雨水天气影响,组织人员,加紧施工,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同时,千方百计抢进度、保节点。经过各施工单位共同努力,第二季度“三抢三抓 百日攻坚”完成产值11.37亿元。据格巧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监办主任钟安然介绍,格巧高速公路已累计完成产值54.2亿元。第二季度开展了三抢三抓百日攻坚劳动竞赛,经过考核,完成产值11.37亿元。现在已经启动第三季度劳动竞赛,第三季度计划完成产值9.6亿,目前格巧高速公路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农业农产

7. 大关县:把马铃薯培植成全县致富增收大产业。近年来,大关县依托马铃薯产业发展优势,通过“建基地、育主体、培龙头、促营销”等举措,以良种更换为突破口,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推进马铃薯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助推全县脱贫攻坚进程。截至目前,全县已组建县级马铃薯产业联合大社1个,马铃薯主产区村党支部领办或协办的专业合作社14个,覆盖农户3万余户10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7万户4.5万人;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和示范区2500亩,辐射带动农户大面种植马铃薯。2018年,我大关县充分发挥马铃薯周年生产优势,调整种植时空分布,稳定秋种,增加冬早马铃薯种植,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达23万亩,总产量达30万吨,全县二级以内脱毒良种覆盖率达30%,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4.4亿元。

8. 永善打造万亩高原蓝莓基地。近年来,永善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作为脱贫攻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最终落脚点,积极招商引资,开展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2017年,永善县与上海昌杰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3.8亿元的蓝莓产业项目正式落户永善县,成为永善首个招商的亿元农业项目。项目落地后,永善县、乡、村联合快速行动,做好土地流转和各项服务工作,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上海昌杰公司在永善县成立永善美林蓝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万元,长期驻扎永善县发展。在蓝莓基地,一串串灿烂、兔眼系列蓝莓宛如算盘珠子挂满枝头,娇艳地弥漫在块块山间梯田,形成一道靓丽的独特风景。据悉,该公司还将引进乌克兰蓝莓等品种,扩大种植规模30000亩,建设1.5万吨蓝莓鲜果生产线,打造“万亩高原蓝莓基地”,届时将成为永善农产业发展的又一增长点。

9. 绥江着力打造农特产品品牌。近年来,绥江县突出地方优势特色,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打造农特产品品牌,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农业产业的提质增效。绥江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创建“半边红”李子品牌,建立了绥江“半边红”李子母本园,开展基础研究,提纯复壮品种,并通过品种改良、高枝嫁接、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全面升级改造老果园。加强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制定了“半边红”李子标准化生产规范,引导带动群众提升标准化生产管理水平,提高果实科技含量。组建技术指导组和专家指导组,引导群众加强田间管理,大力推广应用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提高种植效益。大力推广应用标准化栽培技术,建设精品果园,在南岸镇真武山、中城镇观斗山、新滩镇天宝山、会仪镇方家村和箭头山等区域集中连片建设1000亩以上的精品示范园。全面规范水果销售市场,统一包装、统一名称、统一外观设计、统一分级质量标准和市场准入标准,并借助李花节、展销会、推介会、博览会等各类活动,宣传推介绥江“半边红”李子,全面提升绥江“半边红”李子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全县共种植“半边红”李子8万余亩,投产5.3万亩,完成无公害整体认证面积8.4万亩,绿色食品(“半边红”李子)认证1.45万亩,有机食品(茶叶)认证面积660亩,成功注册“半边红”商标,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南岸金龙现代农业系列产品已通过有机水果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并注册了3枚商标。近年来,绥江“半边红”李子远销滇、川、渝及东南亚国家,跃居全省水果出口前三甲,成为绥江走出国门的品牌。如今,绥江“半边红”李子年产量达4万多吨,产值2亿元以上。

10. 巧家推广果蔬烘干机烘烤烟叶。今年以来,巧家县抓住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机遇,不断加大果蔬烘干机的运用和推广力度,采取技术培训、演示、咨询、对比、观摩等形式,宣传和推广使用果蔬烘干机烘烤烟叶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推动,巧家县今年在白鹤滩、蒙姑、金塘、炉房、崇溪、老店六个烤烟种植乡镇推广50立方米果蔬烘干机250座。为确保果蔬烘干机发挥应有的作用,巧家县农业局与乡镇烟叶工作站共同组织,已相继在蒙姑、金塘、白鹤滩三镇举办果蔬烘干机烟叶烘烤技能培训3期,受训200余人。据介绍,用果蔬烘干机烘烤烟叶具有操作使用方便、干净、整洁,省工省时,节省燃料,热源供热均匀等优点,使烘烤出来的烟叶着色均匀、成色好。

11. 鲁甸对万亩水稻病虫害实施“飞防”作业。近日,鲁甸县农业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利用无人机对文屏镇联合村片区水稻进行病虫害防治,拉开了今年鲁甸万亩水稻病虫害防治实现“飞防”作业的序幕。受气候原因等方面的影响,鲁甸今年在水稻作物上不同程度发生粘虫、稻瘟病、稻飞虱等病虫害,如果病虫害得不到及时防治,将造成水稻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为及时有效防治病虫害,减少因虫害造成的损失,鲁甸县争取中央防灾减灾相关项目资金投入,组织专业防治队伍利用无人机对稻田进行喷药防治。据了解,每架无人机每天作业8小时,能完成700亩稻田的病虫害防治任务,与“人工防治”相比,对稻田病虫害开展“飞防” 雾化效果好,效率高。具有省时、省工、省药、省钱的特点,今年鲁甸农业部门将在鲁甸县文屏、桃源、茨院三个坝区乡镇对6000亩水稻实施“飞防”,并将深入水磨、龙树片区对5000亩水稻病虫害进行“飞防”。通过对水稻病虫害组织集中统防统治,将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害蔓延,促进水稻增产和群众增收。

12. 鲁甸:专家工作站助力特色产业升级发展。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鲁甸县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创造条件引进科技人才,以建立专家工作站为动力源,力推产业升级发展,助力群众脱贫增收。张卫明研究员团队就是鲁甸完善人才引入机制,重点引进的科研团队之一,目前,张卫明研究员团队有专业技术人员5名,博士3名,均为副高级以上人才,经过申报筛选评定,张卫明研究员团队符合专家工作站建立条件和要求,今年,张卫明研究员团队将正式以专家工作站挂牌开展工作。自2012年起,张卫明研究员团队就与昭通市大成农业开发责任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发挥技术优势,系统研究鲁甸特色经济作物青花椒标准种植技术,协助企业和政府先后制定了《鲁甸青花椒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鲁甸青花椒质量等级标准》,初步完成了梭山镇1500亩花椒基地的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同时,还加强青花椒精加工、成分提取等关键技术研发,开发出了保鲜青花椒、脱水青花椒、青花椒精油、青花椒洗发液等系列产品。目前,鲁甸花椒种植面积达23万亩,实现产值8.5亿,7000多户340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通过青花椒种植实现脱贫致富。专家工作站建立后,鲁甸县每年将投入相应财政保障经费和给予最大化政策支持,在科技人才引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运用等方面优先创造条件和提供支持,真正让专家工作站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精准脱贫中发挥最大作用。

乡村振兴

13. 昭阳区龙山寨古镇开始全面对外招商。7月15日,昭阳区龙山寨古朴鲜明的建筑群中彩旗飘飘,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作为云南省易地扶贫拆老村建新村安置示范点项目——龙山寨古镇全面完成建造,开启招商模式。当天,上万名嘉宾、客商前往古镇,参加了大规模的招商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龙山寨古镇项目位于昭通中心城市南部,近邻多条重要交通枢纽,是进出昭通中心城市南大门的重要驿站。2016年9月26日启动建设,如今,打造出龙山寨安置点和龙山寨古镇物流园区两大区域。其中,安置区共安置242户人家,房屋建筑面积96000余平方米,共有商铺726个,商铺面积3万余平方米;物流园区占地70000余平方米,仓库用房40000平方米,仓库门面168个,最大仓库面积6000余平方米。龙山寨安置点项目是拆除老村旧住宅,通过整合土地,统一规划,新建起的易地扶贫安置点。古镇旨在培养发展葡萄产业,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宜发展的人居环境特色,创建拆旧村建新村安置省级示范点,是昭通“四城同创”的一个典型示范,也是昭通的一张旅游名片。古镇将融合机动车交易及配件市场、建材市场、五金、地方特色美食文化、民族客栈、办公文教等为一体的主题商区,铸就繁华聚集的商业核心带,成为傲立昭通城市南部的财富驿站。

社会公益

14. 永善用活“3万元无偿创业补贴”助力大学生创业。近日,为切实做好大学生创业扶持工作,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永善县启动大学生创业补贴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给予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一次性无偿创业补贴。据悉,此次扶持申报工作截止7月底,主要针对毕业3年内 (含毕业学年) 在永善县创办经营情况良好、带动脱贫效果明显、创新示范效应显著的大学生创业实体。经评审后给予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一次性无偿创业补贴。同时,还将对重点产业、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以及在州市以上组织的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名次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优先给予扶持。通过此举,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在创业过程遇到的困难,鼓励和支撑大学生创业,为助力脱贫攻坚起到积极作用。

科教文卫

15. “作家走进万物生”采风活动在彝良开展。近日,“作家走进万物生”采风活动在彝良县两河镇大竹村看展,来自云南、山西、河南、重庆等省市的著名作家、诗人与彝良县内的30多名文朋诗友,相聚在青山绿水间的乌蒙万物生合作社,以文会友,以诗交友,齐话脱贫攻坚,共享文学盛宴。据悉,“作家走进万物生”采风活动是彝良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一次大型采风活动,由彝良县万物生合作社承办,旨在以文学的方式宣传彝良脱贫攻坚成果,为美丽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

先进典型

16. 绥江“油腻哥”走红网络。7月14日晚,一场雷雨突袭绥江县,15日凌晨1时许,闪电击中了城区重点供电区域之一的10kV新城区I线,水厂电缆分支箱被雷击后出现断线故障。南方电网绥江供电局连夜抢修,在抢修过程中,绥江县中城镇供电所配电班班长蔺和斌奋战在抢修一线,蔺和斌顾不上双手沾满的油污,数小时的抢修工作一刻不歇,直至线路恢复供电。7月15日,南方电网新媒体@南网50Hz 微博发布了云南昭通绥江供电局员工蔺和斌抢修设备双手沾满油污的图文,走红网络。该条微博被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及云南日报、广州日报等媒体转发,网友称蔺和斌为“油腻哥”,并纷纷评论、转发、点赞。截止目前,相关网络话题总阅读量已经超过1000万人,点赞量超过5万。

环保督察

17. 盐津 “三个不放过”迅即办理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开展以来,盐津县坚持“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迅即办理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截止目前,督察组交办的16件举报案件已全部办结。其中:属实2件,基本属实6件,部分属实7件,不属实1件;整改类型属立行立改的11件,长期整改的5件;已立案查处14家,责令整改19个违法行为,下达处罚决定书14份,共处予罚款84.4568万元。

18. 鲁甸积极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案件: 41座砂石料厂被关停取缔。在查办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茨院乡银洞坡石料厂等五个采石场粉尘污染问题”案件时,鲁甸县委、县政府积极延伸整改,对全县露天采砂采石场进行了集中整治,关停取缔41座临时砂石料厂,研究制定了全县砂石料厂规划布局方案,并对剩余的37家砂石料场严格按照环境问题整改标准进行整改。而在这次整改中,茨院乡便是其中整改力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茨院乡银洞坡石料厂,在现场看到,石料厂规范了现场围挡,完善了现场裸土覆盖,强化了施工扬尘作业管理,即使在开采施工时,现场也感觉不到粉尘,粉尘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为彻底改变免烧砖厂遍地开花、污染环境的现状,鲁甸县还研究制定了《鲁甸县混凝土砖(免烧砖)产能布局规划及管理工作方案》,在每个乡镇重新规划布局1个混凝土砖(免烧砖)生产点,关停取缔原来破坏耕地、环保不达标、生产工艺落后的351个免烧砖厂。截止目前,当地已关停近300个免烧砖厂,并进入新规划免烧砖厂整合重组阶段。

人居环境

19. 永善扎实推进 “河长制”见实效。今年,永善把“河长制”工作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扎实推进”河长制”落地生根见实效。制定“河长制”工作方案,建立完善河长工作机制,以乡镇党委为主体,落实党支部、党员目标责任,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村组领导包河、管河、护河、治河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实行挂点联系制度,29个县直部门分别对应挂钩联系重点河流、水库、渠道32段,为全面落实“河长制”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突出污水治理、环境整治、排违治违、石漠化治理、野生鱼类保护等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基层党组织定期组织党员、志愿者等对河道生活垃圾、漂浮物进行打捞,对淤泥进行清理,通过基层党组织的带动和党员示范带头,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清理行动,增强群众爱河、护河意识。各级党组织通过“新时代讲习所”“院坝会”“火塘会”等,广泛宣传“河长制”的重要意义。根据境内村庄河流大小、任务轻重等实际情况划分责任段,制定村规民约,对污水乱排、垃圾渣土乱倒、建筑乱占、鱼虾乱捕、农药化肥乱施、河砂乱采行为依法进行严惩,设立贫困护河员公益性岗位83个,聘请“两代表一委员”为监督员,长期监督“河长制”工作,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的理念根植于群众心中。截至目前,永善县清理河道357.26公里,恢复生态5.03万平方米。

20. 大关寿山镇开展“四清 三有 三无”乡村治理工作。为切实改善农村环境,不断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大关县寿山镇按照创新机制、设施配套、试点现行、标本兼治、注重长远的工作思路,在全镇开展“四清、三有、三无”为目标的乡村治理工作。为切实开展好整治工作,寿山镇要求各村形成制度,制定村规民约,把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力求实现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地、清洁能源,有卫生设施、有保洁员、有管理制度,无裸露垃圾,无污水乱流,无乱堆乱烧乱放的“四清”“三有”“三无”治理目标。

汇总时间:2018年7月19日 汇总:陈合松 审核:胡华玉 单位:昭通市新闻宣传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