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話題:成功發射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斑馬的條紋不助「降溫」、超聲技術水下兩相溼氣流量計研製成功、植物適應惡劣環境機制揭示

今日科技话题: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斑马的条纹不助“降温”、超声技术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计研制成功、植物适应恶劣环境机制揭示

1

我國成功發射巴基斯坦遙感衛星一號

今日科技话题: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斑马的条纹不助“降温”、超声技术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计研制成功、植物适应恶劣环境机制揭示

“巴遙一號”衛星發射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7月9日11時56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為巴基斯坦研製的遙感衛星一號(簡稱巴遙一號),同時搭載發射巴方自主研製的技術評估遙感衛星PakTES-1A。

巴遙一號是一顆空間分辨率為1米的太陽同步軌道對地觀測衛星,設計壽命7年,搭載兩臺分辨率為全色1米、多光譜4米的光學相機,組合幅寬優於60千米。該星獲取的空間信息可以廣泛應用於巴基斯坦的農業、國土、城市建設、環境保護、防災減災、基礎設施規劃等領域,有利於巴基斯坦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改善民生,也將為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提供空間遙感信息服務。

巴遙一號商業項目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分別負責總承包、衛星和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研製工作。本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279次發射。

2

新研究認為斑馬的條紋並不能幫助“降溫”

今日科技话题: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斑马的条纹不助“降温”、超声技术水下两相湿气流量计研制成功、植物适应恶劣环境机制揭示

斑馬。圖片來源網絡

此前有研究認為,斑馬身上的條紋能使其皮膚表面形成微小氣流,讓它們感覺涼爽。不過,英國《科學報告》雜誌日前發佈的一項新研究認為,斑馬的這些條紋儘管看起來很酷,但並不能幫助斑馬“降溫”。

匈牙利羅蘭大學和瑞典隆德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使用數個裝滿水的金屬桶,分別將黑色、白色、灰色的馬皮、牛皮以及條紋式樣的斑馬毛皮覆蓋在水桶上。在為期4個月的跟蹤調查中,研究人員將這些水桶放置在露天環境中,並持續監測中心溫度。

研究人員將這些水桶的溫度分佈情況與活躍斑馬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在同樣的日光照射條件下,覆蓋有斑馬毛皮的金屬桶溫度特徵與斑馬一致。研究人員還發現,白色牛皮覆蓋的金屬桶溫度最低,黑色馬皮覆蓋的金屬桶溫度最高,灰色馬皮和斑馬毛皮覆蓋的金屬桶中心溫度相差不大,且斑馬毛皮覆蓋的金屬桶溫度並沒有下降。研究人員認為,這表明斑馬的條紋並不能幫助降溫。

3

世界首套超聲技術水下兩相溼氣流量計研製成功

7月9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徐英教授課題組主持研發的世界首套基於超聲技術的水下兩相溼氣流量測量裝置通過中國船級社CCS的型式認可,並正式發佈。

該裝置在設計壓力、溫度、水深、含氣率範圍、測量精度等關鍵技術指標方面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水下兩相溼氣流量測量裝置是深海油氣田開發中的關鍵設備,其研製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對我國深海裝備關鍵設備國產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據預測,未來全球50%左右的油氣資源將來自海洋。然而深水裝備受苛刻工作條件的限制及高昂的安裝使用維護運行成本限制,水下生產系統的關鍵設備使用壽命通常要求達到20年以上,導致我國深海裝備諸多關鍵部件只能依賴進口。如水下流量計單臺價格甚至高達數百萬美金,且全世界只有4家公司壟斷國際市場。不僅如此,基於核子射線源這一最關鍵的感測部件只能依賴進口。

天津大學研製成功的水下兩相溼氣測量裝置解決了這一難題,其方案是將超聲技術與異型文丘裡技術有機結合,利用二者在溼氣測量中的特殊性和優勢,形成互補,實現了差壓式與速度式流量測量原理的有機融合。在結構設計方面,異型文丘裡採用了多射孔取壓及內藏環形導壓專利設計結構,同時,突破了以壓力、溫度、差壓等關鍵感測部件原裝進口作為流量計基本單元模塊的設計思路,大大地節約了成本,該技術應用於實際生產後,可將設備製造成本降至50萬元人民幣左右。

4

我國科學家發現同時調控人群膚色變淺和適應寒冷的基因

我國科學家發現了同時調控現代人膚色變淺及適應寒冷的基因。該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期刊《分子生物學與進化》上。

論文作者、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宿兵介紹,現代人在距今20萬年至30萬年前起源於非洲,大約在7.5萬年前走出非洲並擴散到世界各地。“我們的非洲祖先從靠近赤道的地區遷徙到高緯度的亞熱帶及寒帶,會面臨多重挑戰,比如紫外線輻射的減弱、天氣變冷等。這些環境變化會對人類基因組產生新的選擇壓力,從而使人類出現新的生理和表型去適應。”宿兵說。

宿兵實驗室與昆明理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合作,通過群體遺傳和細胞功能實驗的分析發現,一個名為“KITLG”的基因發生了多次突變。在歐洲和東亞人群體中,該基因的選擇信號出現在不同區域,包括基因上游和下游的調控區。

“我們推測,KITLG基因在現代人走出非洲、向高緯度地區擴散中可能經歷了不止一次的選擇事件”,宿兵解讀道,“因為該基因上不僅存在導致歐亞人群膚色變淺的突變,還在其它區域富集了對寒冷適應的突變。”

接著,研究人員通過細胞低溫培養實驗驗證了該推測。結果表明,這的確是一個基因的多種功能在人群中同時受到選擇並影響表型的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