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又到了一起盤點(打假)你身邊的大小坑貨

一年一度的“3·15”到了,各個圈子又開始不淡定的一週。有提心吊膽的,有搬小板凳準備好西瓜的,有摩拳擦掌的,有哭爹喊孃的。

都說消費者是企業/品牌的衣食父母,那麼我們今天一起盤點那些坑爹坑媽的不孝子們吧。


首先大家知道“3.15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由來嗎?其由來是這樣的:

1983年,國際消費者協會把每年的3月15日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此後,每年3月15日,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及有關組織都要舉行各種活動,推動保護消費者權益運動進一步發展。

1985年4月9日,聯合國大會一致通過了《保護消費者準則》促各國採取切實措施,維護消費者的利益。

在我國,1984年12月26日中國消費者協會成立, 中國消費者協會於1987年加入國際消費者協會。

1991年3月15日,中央電視臺推出現場直播“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之友專題晚會,之後每年都會在3月15日推出315晚會。

“3·15”又到了一起盤點(打假)你身邊的大小坑貨

3·15消費權益保護日

說起造假,近期最熱鬧的恐怕就是這一個了:

“3·15”又到了一起盤點(打假)你身邊的大小坑貨

扇貝去哪兒,屢試不爽

一次一次的扇貝去哪兒,公然的將大眾當傻子一樣的玩弄,也凸顯中國資本市場暴力增長下的無序。資本的無下限操作也將很多人的血汗錢輕易收割。

如果說“扇貝”事件還只是部分投資者的損失,那麼有一個常年說,常年管,常年坑的情況就不得不說了,而且每年都被說起來,每年也都被吐槽最多。不知道今年是否有新的監督來改善。毫無疑問就是幾乎與每個人相關的---網購。

雙11,京東618,每年創造一個個銷售奇蹟的同時,先提價再滿減的慣用手段也不斷被吐槽。

“3·15”又到了一起盤點(打假)你身邊的大小坑貨

四件套,平日定價299

“3·15”又到了一起盤點(打假)你身邊的大小坑貨

活動時提價至469

即使,提前加入到購物車,也阻止不了平臺的漲價。類似的吐槽,不勝枚舉。

其實幾年前,就有媒體,甚至是官媒,工商管理部門已經關注到這個情況,同時也出臺眾多政策。

“3·15”又到了一起盤點(打假)你身邊的大小坑貨

人民網2015年就開始關注類似問題

但是,各大電商平臺仍然打著擦邊球,一次次的重複這樣的小把戲。不知道,等消費者都擦亮眼睛,冷靜下來時候,等雙11,618銷售額開始下降時候,各大平臺能否真正正視,放棄用這些可惡的手段,真正的引領消費升級。

“3·15”又到了一起盤點(打假)你身邊的大小坑貨

不知道會不會打臉

其實,還有諸如電信運營商的提速降費等等很多情況,仍被大眾所吐槽。但是似乎也沒有真正解決問題。原因在哪兒呢?那就是每年“315”背後還有的最大坑貨。

毫無疑問就是公關行業(作為一個公關行業從業者,這麼說還是很有趣的),公關行業如何影響我們呢?借用一張梅花網的公關流程圖,大家一看究竟吧。

“3·15”又到了一起盤點(打假)你身邊的大小坑貨

感謝梅花網

說了半天,發現自己就是個禍害,這個感覺·········很複雜啊。

好了不說了,買板凳和西瓜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