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弗格森和貝克漢姆:人心變了、隊伍不好帶了

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弗格森和貝克漢姆:人心變了、隊伍不好帶了

萊昂納德和波波維奇還是“分道揚鑣”。

妻子離世、帕克離隊、萊昂納德被交易……69歲的波波維奇遭遇了也許是人生最為灰暗的一個夏天。“時間繼續前行”、誰也避免不了生離死別,但費盡心機依然無法阻止妻子的離世、無法避免愛徒萊昂納德的執意離去,波波維奇的心中必然會很痛。也許唯一能夠安慰波波維奇的是,在世界體壇的歷史之中,他並不是第一個對於愛徒的轉變、愛徒的執意離去,而無可奈何、甚至悲從心來的人。

“飛靴門”和“傷病門”

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弗格森和貝克漢姆:人心變了、隊伍不好帶了

“飛靴門”漫畫。

如果要找到一個和波波維奇一樣傳奇的主帥,今夏因為腦溢血一度病危的弗格森爵士,無疑是一個絕佳的人選。在弗格森傳奇般的執教生涯中,他也比波波維奇更早感受到了愛徒執意離去的無奈甚至是悲傷。

時間回到2003年2月15日,曼聯在足總盃第5輪的比賽中0比2慘敗於阿森納的腳下,這個結果讓“曼聯教父”弗格森怒不可遏。賽後返回更衣室之後,弗格森對自己的弟子破口大罵。當時的曼聯球員,幾乎大多數都是由弗格森“一手帶大”,弗格森也從來沒有在自己的弟子面前有絲毫的顧忌,幾乎沒有曼聯球員不懼怕被譽為“吹風機”的弗格森。但是,就在這場慘敗之後,弗格森遇到了挑戰。

面對弗格森對於自己像蠢驢的指責,貝克漢姆以“和溫格相比,你更是大蠢驢”回擊。隨後的一幕已經成為“傳世經典”:暴怒的弗格森飛起一腳踢飛球鞋,而球鞋則恰好砸中貝克漢姆的面部。

此後的事情就不用多說,腦門上貼著創可貼的貝克漢姆成為全世界的焦點,而弗格森不久之後也不得不眼看著自己的弟子遠走皇馬。

相比於弗格森和貝克漢姆的“飛靴門”,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之間的衝突顯然缺少一個如此慘烈的節點。但是,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以及他的團隊之間,因為對於傷病的不同理解而不斷疏離,卻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門”也許只是表象

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弗格森和貝克漢姆:人心變了、隊伍不好帶了

加盟猛龍,顯然不是萊昂納德希望看到的結果。

多年之後,貝克漢姆和弗格森已經可以坦然面對當年的“飛靴門”,甚至貝克漢姆還能戲稱“沒有想到老頭的腳法這麼好”,同樣的一幕,也許同樣適用於多年之後的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之所以這樣說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不管是“飛靴門”還是“傷病門”,不過是師徒決裂的表面原因罷了。

還是先從弗格森和貝克漢姆說起。事實上,在貝克漢姆與維多利亞聯姻開始,弗格森就滿懷不滿。在相對“老套”的弗格森看來,一個球員與時尚圈聯姻,永遠不是一個好消息。而在“飛靴門”之前,弗格森也已經對貝克漢姆不斷變化的髮型充滿了“鄙夷”。

弗格森對維多利亞對於貝克漢姆的“改造”感到不滿的同時,維多利亞也同樣不滿於弗格森的老套,甚至可以說,維多利亞對於貝克漢姆“蝸居”曼徹斯特都非常不滿——維多利亞渴望更大的城市、更多的曝光、更多的時尚元素。還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有如此渴望的,顯然並不僅僅是維多利亞,看著貝克漢姆出席各種活動時那分陶醉,誰敢說貝克漢姆又未嘗不是渴望這樣的生活呢!

這樣的渴望,最終當然是落到金錢上。於是,貝克漢姆一直渴望離開曼徹斯特,即便沒有“飛靴門”,也許也會有另外一個什麼“門”,促使他和弗格森徹底決裂、並且為一個更大的球市踢球。

同樣的理由其實也適用於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萊昂納德、或者說是他的團隊,對於洛杉磯——當然是湖人而不是快船——的渴望早已經不是什麼秘密,而這也同樣是因為洛杉磯能夠給予他的,絕對是聖安東尼奧所無法給予他的。

這已經和賽場上的榮譽無關,貝克漢姆和萊昂納德,不過是需要一個更大的舞臺而已,既然弗格森和波波維奇無法給他們提供這樣一個讓他們喜歡的舞臺,分手,就成了必然。

註定被時代“拋棄”的老帥?

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弗格森和貝克漢姆:人心變了、隊伍不好帶了

弗格森早已經告別了英超。

弗格森和波波維奇,他們絕對是世界體壇的傳奇主帥,但也必須要承認的一個事實是,時代畢竟在不斷進步,他們崇尚的那一套、甚至是讓他們取得成功的那一套,越來越有些不合時宜。

在入主曼聯的初期,爵爺曾經追到球員的聚會現場,將所有的弟子劈頭蓋臉地臭罵一頓。年少輕狂的吉格斯也正是因為弗格森的臭罵,才沒有沉迷酒精而有了如今的成就。

但是,隨著時間的前行,弗格森的這一套顯然有些吃不開了。如果說他與貝克漢姆的決裂,還多少可以怪罪於維多利亞的“蠱惑”,但是,他與魯尼的矛盾,卻只能歸於二人在觀念甚至“三觀”上的不合了。

即便桀驁如坎通納和基恩這樣的球員,也曾經在弗格森的面前噤若寒蟬,甚至對於弗格森干涉他們的私生活也視為正常。但是,在面對更為年輕的貝克漢姆乃至魯尼等球員時,弗格森的威信僅存在於賽場之上,他們會毫不猶豫對弗格森關上自家的大門:對不起,家事你無權干涉。

這就是區別,酷愛賽馬的弗格森,沒有辦法用馴服“坎通納們”的一套繼續駕馭更年輕的球員。而同樣的評價也適用於波波維奇。波波維奇可以讓鄧肯心無旁鷲地只關心籃球,甚至可以“蠱惑”鄧肯為了球隊的利益而降薪,但是,在面對更為年輕的萊昂納德,波波維奇所能做的,除了在賽場之上給予他指導之外,其他基本上是無可奈何。

弗格森和波波維奇都有自己的一套成功哲學,但就像之前所說的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面對層出不窮的新變化、尤其是年輕球員的心理變化,他們這套哲學卻漸漸顯得過時。他們不可能改變,他們也已經沒有改變的可能。因此,等待著他們的,就像球員註定退役一樣,他們只能忍受“師徒決裂”,甚至也註定會在某天選擇告別。唯一讓人欣慰的是,他們在執教過程中所書寫的那些傳奇,永遠不會被人所淡忘。

沒有人該被指責

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弗格森和貝克漢姆:人心變了、隊伍不好帶了

波波維奇永遠都是NBA的一個傳奇。

之前已經說過,貝克漢姆和弗格森後來重新恢復了“友誼”,貝克漢姆也依然對弗格森保持著應有的尊重。這一點其實才最為讓人欣慰,因為,不管是弗格森和貝克漢姆還是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他們沒有對錯之分,他們只是遵循著自己意願堅定前行罷了。

在萊昂納德被交易至猛龍之後,很多人一邊倒地支持波波維奇。這種一邊倒其實多少有些滑稽,畢竟,現實就在那裡擺著,波波維奇除了給予萊昂納德頂薪之外,不僅無法給他一個足夠大的市場,甚至也很難再給他一個總冠軍。

這大概才是萊昂納德選擇離開的原因,他在馬刺已經達到了自己所能達到的極限,甚至波波維奇離去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他又有什麼必要為了除了自己之外的各方都滿意,而將自己繼續綁在馬刺這輛戰車上!

更重要的是,即便萊昂納德為了各方滿意而選擇留下,誰知道他會不會在幾年之後遭受德羅贊那樣的“禮遇”?

弗格森和貝克漢姆、波波維奇和萊昂納德之間的“決裂”,的確讓人感慨萬千,但你也真的不能刻意去指責某一方,畢竟,天下不僅沒有不散的宴席,而且世界的變化真的太快了。“人心不古”,其實也並不能算是一個貶義詞。

人心變了,隊伍不好帶了。這句感慨也許的確適用於曾經的弗格森、如今的波波維奇,但這就是時代發展的應有之意,一個亙古不變的時代,真的是我們所希望擁有的?

最後,用一句電影臺詞結尾: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與君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