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生態環保大會暨第三屆綠色發展論壇今日召開

青羚網訊(記者 鍾自珍)共話生態文明,共商綠色發展。7月19日,2018中國生態環保大會暨第三屆綠色發展論壇在西寧市召開。會議由原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王玉慶主持。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生態學會副主席、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傅伯傑,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國家環境諮詢委員會委員萬本太,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所長高吉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分別做了主旨演講。

2018中国生态环保大会暨第三届绿色发展论坛今日召开

王金南就“國家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目標與任務”作主旨演講。他指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實現了“四個第一”和“一個標誌性成果”,明確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三期疊加”的形勢。他建議實施“國家藍天工程”或“國家清潔空氣工程”。

傅伯傑就“生態系統服務與生態文明建設”作主旨演講。他提出了通往生態文明的創新路徑,包括:以綠色發展作為整個社會發展的引領性思想、優化產業佈局、傳統產業升級、提倡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調整能源結構、加強生態保護與恢復、推進制度創新、全民參與環境保護。他指出,區域和全球尺度上環境、資源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正逐漸成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

萬本太就“習近平生態文明觀”作主旨演講。他指出,生態文明觀是指對人與自然關係以及人類如何與自然相處的規律性的根本看法。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這一問題,作了諸多論述,形成了系統的生態文明觀。其內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一是在人與自然關係方面,習近平以辨證唯物主義思維,繼承並深化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內涵;二是在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方面,習近平以歷史唯物主義思維,豐富並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內容;三是在對保護生態環境的重大意義認識方面,習近平以與時俱進的科學思維,開闢了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新境界;四是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途徑方面,習近平以實踐和創新的思維,創造性地把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精髓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相結合,把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發展到了當代最高水平;五是在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習近平以共產主義精神和國際主義思維,立時代之潮頭,發思想之先聲,首倡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8中国生态环保大会暨第三届绿色发展论坛今日召开

高吉喜就“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構建生態保護空間格局”作主旨演講。他從為什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什麼是生態保護紅線、如何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高吉喜指出,生態保護紅線是優質生態產品供給線,是人居環境安全保障線,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線,是國土空間開發的管控線,是國家生態安全底線。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海岸生態穩定等功能的生態功能重要區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鹽漬化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

常紀文就“生態文明促進法的制定問題”作主旨演講。他從立法的必要性、立法名稱、地位、定位、指導和依據,基本原則和主要制度、立法體例與主要內容、配套文件的制定等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他指出,目前中國已經進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社會,但缺少一部有關生態文明促進方面的綜合性法律。制定專門的生態文明促進法律,可以從宏觀、系統的角度為生態文明建設和改革指明方向,做出規劃,提出要求,也可以讓生態文明建設和改革方面的規範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2018中国生态环保大会暨第三届绿色发展论坛今日召开

會議發佈了“建設幸福西寧,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是基於西寧市積極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全面落實生態環保主體責任而制定。該行動計劃分別基於大氣、水、土三方面制定了目標和任務。為積極推動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會議還發起了“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的行動倡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