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泯的記憶——血濺豫東的八年抗戰(連載21)

(二十三)組 建 三 十 團

不泯的記憶——血濺豫東的八年抗戰(連載21)

前情提要

獨立團迅速調集全團兵力,在睢杞太三縣交界一帶設伏阻擊,見到大隊鬼子,我們就避開,遇到小股鬼子騎兵,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予以殲滅。他們晚上佔領村莊休息時,我們就偷襲,搞得鬼子睡不上覺,馬吃不上草料,搞得小池四處碰壁,幾乎無片刻喘息之機,精疲力盡的小池騎兵聯隊已無立足之地,藉著他們騎兵靈活的優勢,從太康,睢縣和柘城交界一帶撤回了商丘。

睢杞太革命根椐地的鬼子主力被調往外地戰場,在我豫東地區日軍的力量大大削弱,很少再敢出來掃蕩。

不泯的記憶——血濺豫東的八年抗戰(連載21)

不泯的記憶——血濺豫東的八年抗戰(連載21)

為乘勝加強抗日武裝力量,擴大我軍活動範圍,經水東地委和團領導研究確定抽調一批幹部開闢新區。

1945年初,接到上級指示,成立冀魯豫第十二分區,並組建冀魯豫第三十團。上級任命王廣文同志任團長,苗丕一任政委,白健任政治處主任,下屬三個營,並提出冀魯豫第十二軍分區以睢縣、杞縣、太康、通許為中心,掃清淮陽、西華一帶之日偽頑和土匪,還要開通水西,向商水,上蔡幾個縣以南發展。

不久,冀魯豫又派老八團(也有人稱128團)南下進入我區,路經睢縣縣南,又一次消滅了河堤嶺孟昭炳重建的偽區隊近三百人,而後進入我睢杞太根據地中心區,與我三十團會合,很快又開創了水東抗日的大好局面。

到了1945年5月間,我偵察人員報告說,柘城大漢奸張嵐峰,在柘城投靠鬼子,欺男霸女,無惡不作,近幾天他手下兩個營到睢縣南白樓和平崗一帶搶糧。得到情報後,王團長親率兩個營前去堵截。在祖六村一帶打了他一個伏擊,這群烏合之眾,怎經得住我身經百戰的新四軍迎頭痛擊,經一個多小時的激戰,消滅他一百多人,還打死了兩個營長,另有一百多人投誠,其餘連滾帶爬逃回了柘城。

根據上級指示,讓我三十團西進,到河西的鄢陵、扶溝、西華一帶開闢新的根據地。國民黨得知後,唯恐我軍與他們爭奪地盤,所以堅決阻止我西進,就派中將張公達、少將耿明軒率“泛東挺進軍”和所屬第五縱隊,約兩千多人,向我杞太中心區進犯。

不泯的記憶——血濺豫東的八年抗戰(連載21)

冀魯豫第十二軍分區研究決定將以優勢兵力,全力迎擊這股國民黨反動派,命令老八團先從正面阻擊敵人,又給三十團和特務營佈置了任務,按計劃分頭迎敵。

我老八團在太康西北的崗子村以東設伏阻擊。張公達根本沒把新四軍放在眼裡,自認為武器精良,彈藥充足,而新四軍都是些小打小鬧,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游擊隊出身,怎敢拿雞蛋往他這塊石頭上碰,於是耀武揚威,浩浩蕩蕩地向我根據地中心區開來。

當國民黨的先頭部隊進入老八團的伏擊圈內時,一顆紅色信號彈如利劍一樣劃破晴空,同時響亮的衝鋒號聲滴滴答答響徹了大地,緊接著槍炮齊鳴,射向了頑軍,他們一邊還擊,一邊排兵佈陣,企圖同我決戰。經近一個小時的激戰,突然在頑軍後方也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槍炮聲。原來三十團迂迴到頑軍後方,在老八團同敵人打得不可開交之時,迅速佔據有利地形後,就立即從頑軍屁股後邊開了火。

這下簡直讓張公達猶如陷入了一場噩夢之中,共產黨新四軍怎麼會有如此猛烈的火力?這時我特務營也從側面加入了戰鬥,這下三面受敵的張公達,已被嚇破了苦膽。入夜以後,趁頑軍埋鍋造飯之機,我軍又派小股部隊進行騷擾,搞得頑軍吃不上飯也睡不成覺。張公達看到這個危局,曾幾次向他的上司電報聯繫,請求增援,但都如石沉大海,沒能給他派來一兵一卒。經過一天一夜的激戰,消滅了他的主要力量,頑軍這時只有步步退縮,我軍步步進逼,壓縮包圍圈。第二天夜裡頑軍發動兩次突圍,都被我軍銅牆鐵壁般的陣勢,堵了回去。

國民黨的一些下級班排長看到這個陣勢,繼續抵抗只有死路一條,於是趁黑夜之機,有的一二十人,有的七八人紛紛向我軍投誠。天明張公達一看,自己兩千多人的隊伍,死的死,傷的傷,投降的投降,只剩幾百人垂頭喪氣的殘兵敗將,早已沒有了鬥志,這時我軍向被圍的敵人喊話:“張公達!不要再頑固抵抗了,再抵抗只有死路一條!我們新四軍和八路軍優待俘虜,你只有棄暗投明跟我們一塊打鬼子才是你的出路!”於是在我軍強大的攻勢壓力下,張公達乖乖舉起了白旗。

經過兩天兩夜的激戰,我軍全殲了兩千多人的頑軍,活捉了中將總指揮張公達,少將縱隊司令耿明軒,少將參謀長楊昌傑,偽專員兼太康縣縣長郭馨波等二三十名軍官,繳獲了大量軍用物資,其中有戰馬,還有迫擊炮、鋼炮五十多門,輕重機槍近百挺,電臺五部。

隨後老八團稍作休整,又向南進發,挺近周口,上蔡一帶,後同新四軍五師會合,開闢了河西一帶新的根據地。三十團仍堅持睢杞太根據地的抗日鬥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