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油價迎來年內最大漲幅 油價上行爲哪般

受歐佩克持續減產、全球原油需求強勁、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等因素影響,上半年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並站上了新臺階

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加劇了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有可能成為擾動國際油價的重要因素

7月10日,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再次開啟。作為年內成品油價格的第八次上漲,本輪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70元和260元,創下今年以來最大漲幅。

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調價已呈現“八漲四跌一擱淺”的局面。截至本次調價,汽油價格累計每噸上調880元,柴油價格累計每噸上調845元。目前,92號汽油價格已從去年同期每升不足6元上漲到現在的7.48元。

國內油價迎來年內最大漲幅 油價上行為哪般

成品油價格頻頻上漲,引發了社會各方的關注。是什麼導致了油價居高不下?未來油價又將何去何從?

要回答上述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國內成品油價格的形成機制。據介紹,國內成品油價格通常是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結合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費用及適當利潤等確定的。新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以10個工作日為計價週期,當國際市場油價高於每桶13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最高零售價格不提或少提;低於40美元時,最高零售價格不降低;在此之間運行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正常調整,該漲就漲、該降就降。

“正因如此,風起雲湧的國際原油市場是導致當前國內成品油價格節節攀升的根本原因。”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高級經濟師劉滿平表示,受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持續減產、全球原油需求強勁、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等因素共同影響,上半年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並站上了新臺階。

據歐佩克最新數據顯示,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原油庫存跌破了5年均值,這標誌著當前全球原油市場已實現了再平衡,推動國際油價上行。

隨著原油市場從供過於求轉向供需平衡,地緣政治等非基本面因素對油價的影響愈發明顯,委內瑞拉經濟危機加劇導致原油產量銳減,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重新啟動對伊制裁等,帶來了顯著的風險溢價。此外,布倫特原油與紐約西德克薩斯中級(WTI)原油價差擴大促進了美國原油出口,目前美國全國商業原油庫存減少990萬桶,降幅遠超市場預期。

與供應減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原油卻呈現需求旺盛態勢。上半年,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主要經濟數據回暖,中國經濟持續穩中向好,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全球原油需求上升的預期。

劉滿平表示,綜合全球經濟形勢和原油供需基本面來看,下半年全球經濟有望維持較快增長,原油需求向好,全球原油市場供需恢復再平衡的格局不會改變。需要指出的是,地緣政治衝突與貿易摩擦等不確定因素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將進一步擴大,預計油價將呈區間震盪,總體價格水平或將緩慢上行。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速都將達到3.9%,經濟增長穩健有望持續拉動原油需求。從季節性因素來看,下半年將迎來夏季出行和冬季取暖需求旺季,將對國際油價提供有力支撐。

國泰君安證券的研究認為,受近年來油氣投資缺乏、全球閒置產能低位、產油國對油價中長期價格預期等影響,今年三季度後到明年7月份之間將是油價上漲的黃金時間,油價中樞大概率繼續上行。

此外,貿易摩擦等不確定性因素將進一步影響國際油價走勢。專家表示,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加劇了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有可能成為擾動國際油價的重要因素。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預測,若上述導致油價上漲的因素繼續凸顯,短期國際油價可能繼續上漲,未來高位震盪也是大概率事件,後續需重點關注歐佩克原油供應、美國頁岩油增產以及中東地緣政治衝突給油價帶來的影響。(顧陽)本文由(石油聘oilpin.net)小編髮布在今日頭條號,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