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姿預示著健康狀況,這種睡姿有猝死風險,新手爸媽要警惕!

有些寶寶夜晚鬧騰不睡

不是“不好帶”是寶寶在“暗示”

新手爸媽們要學會從睡姿判斷寶寶的健康

寶寶睡姿也大有學問

趴著睡會壓迫心臟?

平躺睡寶寶會睡成扁鏟頭?

仰睡、側睡、趴睡

寶寶要怎麼睡才是正確的?

寶寶睡姿預示著健康狀況,這種睡姿有猝死風險,新手爸媽要警惕!

寶寶的睡姿預示著哪些問題?

睡姿一:仰臥著打鼾

【疾病信號:鼻腔畸形或呼吸道感染】

若是剛出生的寶寶睡覺的時候出現鼻塞、吐沫或者張口呼吸等情況,媽媽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存在鼻腔狹窄等畸形,或者可能感染了呼吸道疾病。

對於稍大點的寶寶,若是出現打鼾的症狀,媽媽就要帶寶寶去檢查扁桃腺、增殖體是否肥大。

睡姿二:反覆蹭腦袋

【疾病信號:中耳炎或缺鈣】

寶寶的耳道非常短,如果啼哭,眼淚就易進入耳中,因為寶寶免疫力比較低,眼淚進入耳中就易誘發中耳炎。有些寶寶屬於過敏體質,耳道內常常會出現溼疹,使寶寶感覺特別癢。缺鈣的寶寶睡覺的時候容易出汗,也導致寶寶睡不安穩,總是把腦袋蹭來蹭去的。

寶寶躺著哭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儘快將他的眼淚擦去,最好定期去醫院檢查寶寶是否患有中耳炎,一旦確診就要儘快治療。若是寶寶的耳道存在溼疹,媽媽就不要給寶寶吃腥、羶的食物。缺鈣的寶寶不僅要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還要多曬太陽。

睡姿三:頭偏向一側

【疾病信號:頸部肌肉痙攣】

若是寶寶從出生開始就喜歡偏向一側睡覺,會導致寶寶後腦部左右不對稱,日後只能偏向一側睡覺。甚至有些喜歡偏向一側睡覺的寶寶,在稍大點的時候,因為一側頸部肌肉痙攣,脖子會越來越偏。

對已經睡偏頭的寶寶,媽媽可將其一側枕頭墊高,以此來改善寶寶的睡姿,重新塑造寶寶的頭形。對已經睡歪臉的寶寶,媽媽要讓他保持仰臥睡姿,儘量不要讓他趴著睡或者側身睡。

寶寶睡姿預示著健康狀況,這種睡姿有猝死風險,新手爸媽要警惕!

睡姿四:小手搔屁股

【疾病信號:腸道寄生蟲】

寶寶易感染絛蟲、蛔蟲和蟯蟲。蛔蟲會奪走寶寶的營養,損傷寶寶的腸黏膜;絛蟲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肚子疼或者腹瀉等;而蟯蟲會在寶寶的肛門附近產卵,使寶寶睡不安穩、肛門附近特別瘙癢。

媽媽要給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勤給寶寶更換內衣、洗手,定期給寶寶的奶瓶和玩具消毒。情況較嚴重的,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驅蟲藥物。

睡姿五:驚醒並啼哭

【疾病信號:腦部潛在疾病】

若是寶寶在睡眠中突然驚醒,繼而大哭不止,怎麼哄都不行,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漸漸緩解下來。這多數是寶寶做了噩夢。

因為寶寶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做噩夢驚醒啼哭並不算疾病表現。但是,若寶寶夢中驚醒的頻率太高,就有必要去醫院做下檢查,以防是腦部病變所引起。

睡姿六:嗜睡且不愛動

【疾病信號:甲狀腺功能低下】

有些寶寶睡得特別多,而且吃的也不多,還不愛動,大便也少,有比較明顯的黃疸,這種情況爸爸媽媽一定不能大意,因為這可能是因為寶寶患有甲狀腺功能低下,一定要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診治。

當然,若寶寶只是在一些特定的時間段睡得多,例如生病的恢復期,病好之後睡眠恢復正常,這是不用擔心的,屬於正常情況。

睡姿七:屁股抬高面朝下

【疾病信號:上火】

如果你發現寶寶在入睡後將面貼著床,小屁股高抬,還伴有口腔或者舌頭的潰瘍、哭鬧不停、煩躁不安等症狀。

寶寶出現這個情況,就是中醫上所說的“心經熱”,俗稱心火大。原因通常是孩子患了急性熱病後餘熱未盡,這提示了孩子的病尚未痊癒,需要堅持治療,以免病情復發或者引起其他症狀。

睡姿八:睡覺翻來翻去

【疾病信號:積食】

孩子入睡後翻來翻去,反覆折騰,常伴有口臭氣促、大便乾燥等症狀。寶寶如睡覺總是翻來覆去的話,在一旁的媽媽由於擔心也會睡不好。

考慮寶寶可能患上了積食。現在的飲食結構讓兒童罹患成人病的比例越來越高,所以謹防孩子患上胃炎、胃潰瘍等胃腸道疾病。

寶寶睡姿預示著健康狀況,這種睡姿有猝死風險,新手爸媽要警惕!

不當睡姿,易導致寶寶意外死亡

一歲以前是為寶寶長期的健康發展打下基礎的重要時期,也是人生中最容易發生意外死亡的時期。

互聯網時代總是能不經意間刷到這些讓人無奈惋惜的消息:

“一名僅2個月大的女嬰不幸身亡。而導致這悲劇的原因竟是,孩子在睡夢中翻身後趴在床上造成窒息。”

“一名53天大的寶寶,因媽媽夜間躺在床上側身餵奶時太困睡著了,而導致寶寶被乳房悶住了口鼻,窒息死亡。”

“一名43天嬰兒與父母同睡時,意外被子矇頭而不幸窒息死亡。”

據統計,1歲以內小嬰兒因家長餵奶不當、包裹不當或睡姿不當而引發的事故概率是最高的。

如何才能保證寶寶的睡眠安全,並且讓寶寶睡得更好呢?

寶寶睡姿預示著健康狀況,這種睡姿有猝死風險,新手爸媽要警惕!

不同睡姿的優缺點

仰睡

優點:

1、對於寶寶來說,仰睡能使肌肉放鬆,四肢活動自由,全身臟器不易造成壓迫。

2、臉部不會被棉被遮蓋,可以減少呼吸道阻塞的問題。

3、能夠觀察到寶寶的睡眠情況。

缺點:

1、寶寶舌根的肌肉放鬆之後,可能會有舌根往後掉而阻塞上呼吸道。

2、如果寶寶有喉頭軟化(或稱為軟喉症)的問題,仰睡時會因為咽喉部分塌陷造成呼吸困難,寶寶會有類似打鼾的呼吸聲,並且出現呼吸費力的表現。此時應要注意觀察寶寶呼吸的變化。

3、寶寶如果有溢奶、吐奶或者胃食道反流的情況,溢出來的奶水可能會嗆入氣管,造成吸入性肺炎或是窒息,所以剛喂完奶時儘量不要馬上讓孩子仰睡。

寶寶睡姿預示著健康狀況,這種睡姿有猝死風險,新手爸媽要警惕!

趴著睡

優點:

1、趴著睡時寶寶前胸貼著床面,比較有安全感,容易入睡且不易驚醒。

2、趴著睡時頭會偏向一側,就算寶寶有輕微溢奶或吐奶,也不會吸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3、某些先天性呼吸道異常(如羅賓氏症候群)的寶寶仰睡時,舌根後墜會阻塞呼吸道造成嚴重窒息,此時需要讓寶寶維持趴著睡。

4、趴著睡時身體內的臟器會承受部分的壓力,只要寶寶沒有特殊的先天性疾病,這些壓力不但不會造成問題,反而有助於寶寶心肺功能的成熟。對於容易脹氣的寶寶,趴著睡時腹部的壓力也有助於排氣。

缺點:

在小寶寶還不能抬頭、轉頭時,趴著睡很可能造成呼吸道阻塞而引起窒息;此外,趴著睡時無法觀察到寶寶的呼吸狀況,所以需要格外留意(一般情況不建議趴著睡,以免發生窒息死亡)。

寶寶睡姿預示著健康狀況,這種睡姿有猝死風險,新手爸媽要警惕!

側睡

側睡自然會分成右側睡或左側睡。一般如果要讓寶寶側睡,多半建議要均衡地左、右側輪流睡。

優點:

1、剛喂完奶時讓寶寶右側睡, 可避免寶寶溢奶、吐奶。因為依照胃部的走向,右側睡比較能讓奶順利通過幽門,流進小腸;如果左側睡,食道和胃的賁門會朝下方,容易造成胃食道逆流而溢奶、吐奶。

2、側睡對內臟造成的壓力較小。

缺點:

寶寶很難長時間維持同一側的睡姿。如果寶寶已經會翻身,可能會翻動身體變成俯睡或仰睡;如果寶寶還不會翻身,月嫂就需要定時協助寶寶變換睡姿。

寶寶睡姿預示著健康狀況,這種睡姿有猝死風險,新手爸媽要警惕!

寶寶適合哪種睡姿?

1、寶寶不同睡姿各有利弊,每一個寶寶也會有自己喜好的睡姿。在選擇寶寶睡姿時,要儘量瞭解各種睡姿的優點與缺點,並且配合每個寶寶的習性,才能讓寶寶睡得舒適與安全。

2、剛喂完奶時,為預防溢吐奶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選擇右側睡最佳。

3、對於出生後胃腸功能不好(如有肥厚性幽門狹窄、賁門鬆弛、幽門痙攣等疾病)的寶寶,易出現頻繁吐奶,適合側睡。

4、低體重、早產兒或體重太重的寶寶無法抬頭,不要選擇俯睡。

睡姿對頭型與臉型有何影響?

寶寶的頭型會因睡姿而改變,主要是因為頭骨的骨縫未閉合可以發生移動。隨著年齡增長,骨縫會逐漸閉合,頭型會慢慢固定。

2個月以後,寶寶會主動轉頭改變睡姿,將不易改變頭型;6個月以後頭型更加固定,要改變需要持久的外力,如使用頭盔或固定睡姿等;1歲半以後,囟門漸漸閉合,頭型就幾乎固定了。

睡姿對頭型與臉型的影響如下:

1、仰睡的寶寶多半枕骨(也就是後腦勺)會較扁平,臉型也會較寬。

2、俯睡時由於寶寶的頭會轉向側面,寶寶的臉型會偏向修長。要注意保持寶寶左右臉偏睡時間的平衡,才不會導致大小臉。

3、側睡時頭型和臉型的變化與俯睡相似,所以均衡地左、右側輪流睡,是保持漂亮頭型與臉型的重點。此外,寶寶耳廓的形狀在側睡時也要注意一下,不要反折。

4、注意不宜長時間的採取一種睡姿,以免造成大小臉、扁頭等情況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