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大學生,別想進大公司

這種大學生,別想進大公司

Part Ⅰ

畢業之時,除了回家繼承家族企業的,最令人羨慕的就是找到喜歡的工作。

這裡的“喜歡的工作”指的是與興趣對口,拿到不錯的薪酬,進的是知名的公司。

其實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這句話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實現起來卻很難。

大學前的理想都很豐滿,但是畢業時大多數很骨感。

在很多大學生的印象裡,想進一家知名的企業,首先學校就是一道門檻。

甚至網上不少人說:這種沒學歷、沒有人脈的大學生,大公司不是你該去的地方!

難歸難,但是並不是沒有可能。

今天想講三個人的故事,告訴你沒有學歷、沒有人脈,你照樣可以找到喜歡的工作。

Part Ⅱ

在我們學校,我最佩服的女生只有一位,我的好朋友琳琳。

她是一個學會計的女孩,卻能做互聯網內頂尖新媒體人的弟子,結識了很多有價值的人脈關係。

比如說新榜、行動派、喜馬拉雅、荔枝微課、千聊、一塊聽聽、今日頭條等。

那她是怎麼做的呢?我今天特地採訪了她。

因為喜歡師傅的一篇文章,接著就付費進了她的群。

進去後也很活躍,加上自己讀過一些書,裡面大神們聊的話都能接上幾句。

群主(她師傅)又要忙企業,又要忙家庭,又要寫公眾號,一個人哪有那麼多精力?

所以她就自告奮勇地幫師傅打點公眾號,當時只是因為興趣,沒有想過賺錢。

就這樣和互聯網圈結下了緣分,一點一點的學起,一點一點的強大,中間沒少捱過吵。

她做了師傅的助理之後,接手與各大平臺的商務合作,也認識不少其他大咖。

後來快畢業的時候,就沒有在師傅那裡做了,然後又付費進了另一個群,由於活躍表現,她結識了第一個老闆。

現在從事著自己喜歡的新媒體行業,維護著社群,在家一個月都能賺兩三萬。

Part Ⅲ

下面該說的是一個專科的朋友。

他也是比較活躍,喜歡加群,付費的還是不付費的,總喜歡進去聊幾句。

後來在一個營銷領域的知識星球裡面,一個集團的經理發了一個問題,意思是看誰能提提想法,然後封個紅包啥的。

然後這個朋友也是對網絡營銷比較感興趣,當時沒想那麼多,就想著鍛鍊一下自己,順便交個朋友。

於是過兩天他真的寫出了一份方案,發給了這位經理,經理大加讚賞。

遇到人才了誰不喜歡,加上公司缺人,就跟這個朋友更深入的瞭解,看了他之前的策劃案,最後把他招進了部門。

沒錯,他們公司就是那種從985簡歷中挑人的公司,這個故事也算是比較勵志了。

這種大學生,別想進大公司

Part Ⅳ

第三個故事再說說我自己,第一次面試的過程很快、很順利。

當時我在小馬宋老師的圈裡發了一個自我推薦信,看看有沒有哪位大佬帶走。

對自己做出了簡單的介紹,其中包括了自己的經歷以及公眾號作品。

然後就遇到了現在的部門大哥,他給了我一個命題,讓我寫運營方案。

當時就盡力的寫好這個文案,隨後他也滿意,一拍即合,就讓我來面試。

從我倆聊天到我順利拿到offer,之間只隔了15天,找到了比較滿意的工作。

這種大學生,別想進大公司

Part Ⅴ

上面的故事不是編瞎話騙大家的,而是身邊包括自己的親身經歷。

在找工作時,“學歷門檻論”嚇壞了多少學校很差的大學生,覺得大學不是名牌,無法去大城市、無法進大公司。

但是實際上,確認過眼神,遇見對的人,你依然可以進啊。

還有貓叔那個助理逆襲的故事我就不列舉了,你要是細心點,你會發現,我們三個都是在“圈子”裡遇見對的人。

所以我今天想說的也是和圈子有關,建議你多去比較有質量的圈子。

什麼叫有質量的圈子?就是裡面匯聚了行業的大咖的那種。

還記得我之前說過找工作的兩種方式嗎?

一種是社招,自己投簡歷,一個崗位多人競爭的這種。

還有一種就是內推,現在我們公司也有,就是發掘身邊的人才,然後面試通過可以進入公司。

前者競爭就比較激烈的,學校就是一道門檻,你有能力沒有學歷不行啊!

但是後者對能力比較看重,學歷看的比較輕,這就是學歷不足用能力來彌補。

而內推這種方式,也讓更多沒學歷、沒人脈的同學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Part Ⅵ

為什麼我要強烈推薦你要進入一個高質量的圈子呢,因為這個圈子能讓你走捷徑。

比如說有些大公司的高管,你要是不在圈子裡,你覺得你們可能會有相遇的機會嗎?

連機會都沒有,談什麼伯樂識千里馬。

但是在同一個圈子裡,你就可以有機會展現自己,有機會推銷自己。

不過圈子只是舞臺,怎麼演奏還是要看你自己,所以我不得不提兩個必要條件。

第一:你要努力,你要有自己的作品,這樣才能厚積薄發,伯樂們才能提拔你。

第二:如果你啥都不會,你一定要有一顆努力的心,跟著一個大佬再苦再累都值得,有沒有報酬都不重要。

如果你既沒有實力,又不肯學,你和大佬們只能是點贊之交。

好了,說了那麼多,我總結成一句話:

拼命的充實自己,拼命的擠進大咖們的圈子裡。

不用等畢業,你就足以令同齡人羨慕了。

途徑是給你了,至於圈子怎麼找,那必須要你親自去找,如果你不願意動手,點個底部廣告我教你也不是不行。

*Photo by Kaur Kristjan on Unsplash

Photo by GoaShape on Unsplash

——End——

陪伴最有夢想的你,

成長為實現夢想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