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統治276年,爲何沒有出現慈禧武則天那樣後宮干政的人物?

說起明朝,與其他王朝相比,雖然在朝臣黨派爭鬥和宦官專權上一點也不客氣,但是明朝始終沒有出現如唐朝的武則天、宋朝的劉太后、滿清的慈禧太后那樣後宮干政的人物,這對一個統治時間276年的王朝來說是十分罕見的。那麼在明朝統治期間,為什麼始終沒有出現後宮干政的情況呢?

明朝統治276年,為何沒有出現慈禧武則天那樣後宮干政的人物?

一是明朝歷代皇帝遵守明太祖朱元璋遺訓非常好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設立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其中嚴禁後宮和宦官干預朝政。雖然說禁止宦官干政這一條,後來基本上成了廢話,但是在限制後宮上,明朝皇帝們做的非常好。無論是幼年登基的皇帝還是成年登基的皇帝,都沒有出現任何後宮干政的情況。

明朝統治276年,為何沒有出現慈禧武則天那樣後宮干政的人物?

明朝成化年間,明憲宗十分寵愛陪伴了他童年歲月的萬姐姐,最後封這個女人為貴妃,被稱為萬貴妃。雖然萬貴妃可以在後宮為所欲為,甚至皇后都要躲著她走,但是前朝的事情,她連問都不能問。萬曆時期,明神宗十分寵信鄭貴妃,甚至一直要廢掉太子朱常洛,改立鄭貴妃所生的福王。

不過,鄭貴妃僅僅在這一件事情上,擁有了說話的權利,對於其他的一切事情,她無權干涉,必須閉嘴。

明朝統治276年,為何沒有出現慈禧武則天那樣後宮干政的人物?

二是明朝制度的限制

在明朝,朝中的制度建設比較完善,使後宮沒有干政的機會。

明朝統治276年,為何沒有出現慈禧武則天那樣後宮干政的人物?

在明朝前期的皇帝們都很勤勞,後宮和太監都沒有任何機會。到了明朝的中後期,雖然宦官勢力抬頭,但是後宮始終還是沒有起色,即使是遇到了消極怠工的皇帝,外有內閣大學士,內有司禮監,完全能辦朝政處理的妥妥當當

如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都曾長期不上朝,確實都出現了嚴重的政治問題,但也沒有發展到國不可一日無君的程度。

三是程朱理學的影響

在明朝時,程朱理學的思想已經完全成熟,這個學派對婦女的壓抑極深,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情況出現了。

造成了婦女即使有野心有能力,也缺乏合適的社會輿論土壤,

明朝統治276年,為何沒有出現慈禧武則天那樣後宮干政的人物?

唐宋時期的情況再也不會出現,至於清朝為什麼一再出現後宮干政,請注意因為他們是滿族人,不受漢人這一套。

四是明朝的後宮缺乏有實力的外援

後宮干政也需要外部土壤,也就是外援。一般情況下她會依靠自己的家人,漢朝時期這種情況屢見不鮮,唐朝的武則天也不例外。

明朝統治276年,為何沒有出現慈禧武則天那樣後宮干政的人物?

但在明朝為皇子選擇配偶時,無論是皇后還是后妃在選拔中,家庭不是商人就是低級官員,從來不考慮名門望族。這些家庭成員的能力也比較有限,再怎麼提升也不可能做到六部級別的高官,鎮守一方更是夢想。

況且明朝官員對外戚們的防範非常嚴密,生怕漢朝外戚和宦官輪流幹政的情況在大明朝出現,這就造成了明朝後宮的女人們,除了為皇帝生孩子,就是女人們之間相互內鬥,上演了一幕幕宮鬥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