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要人命?這10種癌症最喜歡找胖子

肥胖會給人帶來許多健康負擔。英國最近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超重和肥胖會增加10類常見癌症的患病風險。這是否意味著胖子易患癌症呢?

從醫生臨床診斷情況來看,肥胖的人的確不少,但他認為,許多患癌因素難以改變,比如基因、環境,而肥胖這一因素,只要採取行動,完全可以通過控制體重降低患癌的風險。

十種癌症與肥胖關係密切

肥胖要人命?這10種癌症最喜歡找胖子

說到肥胖,大家首先想到的疾病是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不久前,《柳葉刀》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是目前為止在這方面最大型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論文。這項研究是在英國524萬人中進行的,記錄了這些人的體重指數,並同時追蹤他們腫瘤發生的情況。在研究中,共有16.7萬人患了腫瘤;評估指出,體重指數的增加與腫瘤發生率的升高是存在相關性的。

那麼與肥胖關係最密切的癌症有哪些呢?研究發現主要是以下10種癌症:子宮癌、膽囊癌、腎癌、宮頸癌、甲狀腺癌、白血病、肝癌、結腸癌、卵巢癌和乳腺癌。

這篇文章還舉例說,一個身高一米六的人,原本體重為120斤,如果她的體重增加到136斤,那麼子宮癌、膽囊癌、腎癌、宮頸癌、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會上升。

肥胖的女人更易中招。乳癌患者中肥胖的十分多見。

這次研究也證實,肥胖對女性來說更不好。14%的男性癌症死亡病例和20%的女性癌症死亡病例是由肥胖所致。

肥胖怎麼導致腫瘤發生

肥胖要人命?這10種癌症最喜歡找胖子

肥胖並非是直接的致癌因素,其誘發癌症發生的確切機制,目前並不明朗。不過看看胖子的生活習慣,不難理解這其中的相關性了。

肥胖症患者多偏好高熱量、高動物脂肪、高反式脂肪酸和精加工碳水化合物等食物,而膳食纖維、全穀類碳水化合物、蔬菜水果的攝入量不足。這樣的飲食習慣,會讓體內的激素失衡。

因為肥胖症患者體內脂肪組織會分泌過多的芳香化酶,加快雌激素前體向雌二醇的轉化,使血清雌二醇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高低與多種癌症發生相關,如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等。

還有,超重和肥胖將直接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引起高胰島素血癥,影響細胞生長的調控週期,加速基因突變和癌症的發生。

胖人如何健康減輕自己的體重

肥胖要人命?這10種癌症最喜歡找胖子

減肥的關鍵就是要堅持,要把控制體重當成一種生活方式。

“只有把它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你才不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才可能日復一日地堅持;只有把它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你才不會幻想速戰速決一勞永逸,才可能打贏一場維持健康的持久戰;只有把它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你才不會覺得少吃多動是種痛苦,而終能將其視為一種享受。

另外,有一種根據肥胖者的各種症狀和體徵可分為:白、紅、黃、黑四種顏色。除“白胖子”較健康外,其他3種胖子均需醫學手段干預。

“白胖子”:皮膚白嫩,外表均勻,應該科學減重,比如採用針灸減重,對西醫所指的單純性肥胖的白胖子來說效果還是不錯的。

“紅胖子”;伴高血壓、多汗怕熱,想減重不僅要多運動、節飲食,還要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改變這種血瘀的體質。

“黃胖子”:精神萎靡、無力嗜睡,一旦發現自己有成為黃胖子的苗頭,要注意採用中藥調理健脾祛溼,應去醫院內分泌科就診,抽血檢測各項內分泌激素的水平,從而提供給醫生明確診斷的依據。

“黑胖子”:代謝紊亂、色素沉著,應定期檢測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一系列指標。只有綜合干預,才能收穫滿意的療效。“黑胖子”的病情最複雜,若不及時干預,日後極有可能加入糖尿病的隊列。醫學干預不能僅關注體重和腰圍,更應檢測空腹血糖、糖耐量、C肽、糖化血紅蛋白等一系列指標。只有對體脂和血糖同時干預,才能收穫滿意的療效。

溫馨提醒,肥胖或超重固然對健康不利,但也不是越苗條越好,最合適的BMI(體重指數)為22kg/m2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低於18kg/m2同樣有損健康,也會增加癌症的發生風險,如肺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