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聖誕節,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昨天是聖誕節,整個一天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Merry Christmas!

世界上有多少人,假借節日之名,只為了見某人一面?

又有多少木魚腦袋,不解風情地誤了這份心思,攪亂了愛的時局。

昨天的聖誕節,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打小時候起,我就耳濡目染了這些“繁文縟節”,後來我才知道,這叫“儀式感”。

在我們家裡,吃飯必須圍坐一起,不能你去看電視,我去打麻將,扒拉幾口飯就跑。逢年過節都得回家團圓,無論多晚都會等你回家一起動筷,重要的日子裡一家人必須整整齊齊。

按母親的話說,一個人叫生存,一家人在一起才叫日子。日子裡,必須有那麼一兩個特別的階段,必須去見一些人,做一些事,因為,你是帶著愛來到這世上的。

昨天的聖誕節,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記憶裡,母親和父親每年都有幾個特別的節日,行蹤不明,不讓我參與。

每到那一天,他們都會精心打點自己,父親的皮鞋擦了又擦,母親的耳環、衣裳都比對了好幾次。

我不明所以地問他們幹啥去呀,怎麼老不帶我。

他們總笑嘻嘻地把我託給了奶奶,隨後若無其事地各自出門,晚了一起挽手而歸。

長大後我才明白,這叫約會。

即便夫妻幾十年,他們始終將這種“儀式感”保留至今,越活越年輕。

父親說,這些小伎倆啊,起初都是迫於母親的“淫威”而屈從,後來反倒他上了癮,如果少了這些節日,日子總有點不習慣吧。

這些節日存在的意義,就是讓父親去見母親,告訴她,愛還在,他還在。

母親有她一套獨特的歪理,就是“飯都不一起吃的家,走不遠”。

沒想到,一語成鑑。

昨天的聖誕節,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我的一位小學同學,她們家裡有我曾經羨慕的“自由”,沒有母親要求的“教條規矩”:吃飯想幹嘛幹嘛,節日裡人不著家也關係,父母都不怎麼管她。

六年級的時候,這個家散了,父母離異。

我不禁信了這個“邪”。之後,我也看見過不少人,不在乎這份“儀式感”,前赴後繼地碰了釘子。

沒想到,後來的某一天,也輪到了習慣於“儀式感”的我,碰了釘子。

昨天的聖誕節,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自從中學時代起,就流行起朋友間一起過生日。

一到了誰生日前夕,我們一夥人幾個好友都會湊一塊商量,送什麼禮物,用什麼包裝,去哪裡過,都有一套有條不紊的“作戰方案”。一年幾度的生日聚會,也成了我們雷打不動的約定之一。

後來,大家都長大了。由於工作太忙,生日聚會從幾場變成了一場。

某天,閨蜜小A在群裡說道:“以後,我們生日都別搞這些了吧,天南海北挺麻煩的,有這份心意在就夠了。”

群裡幾人爭執了一番,最終還是零零落落地同意了。

是啊,日子太忙,確實麻煩。可是少了這些麻煩的“儀式感”,也少了一份藉口。見面的日子越來越少,能聊的話題日漸匱乏,走著走著就遠了,漸行漸遠就散了。

不知道從何時起,儀式感成了別人的負擔,耗時、耗力、耗錢。

昨天的聖誕節,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常常聽到身邊不少男性朋友們抱怨:

"一年365天,女朋友總能變著法子364天都過節,太可怕了。"

一到節日,他們就坐立不安,患了加班、失憶併發症。

姑娘們想要一份禮物,男孩子就說,三天兩頭就知道過節,矯情。吃飯平平常常地不能吃嗎?東西非要現在就買嗎?

從此,姑娘的心,也涼了一半。

在這個聖誕節前,好友小樹剛巧和男友分手了。

“為什麼呀,他人不是挺好的嗎?上進心強又老實。”我疑惑地問她。

“今年聖誕,又是我一個人過。”她淡淡地答道。

“又”,看來這種情況不是一次兩次了。

小樹和男友,兩人異地三年。男友人不錯,就是特別軸,一股大男子主義噴薄而出的上進心。工作賣力,只是總賣力到沒空陪女友。

小樹說,今年的情人節也是如此,趕上男友公司加班辦活動,二話沒說就把小樹晾一邊,一點歉意也沒有。

好不容易見上一面了,也是風塵僕僕,臨走了塞給小樹一張卡,讓她自己買點想要的東西。

“我要他那點東西嗎?我只是想見他一面就那麼難嗎!”小樹都快氣哭了。

男友被甩得很不解,辛辛苦苦賺錢就是為了給小樹過好日子,怎麼成自己錯了,節日反正以後可以過啊,又不急在一時,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昨天的聖誕節,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我們總是在問,為什麼從前慢,一生只愛一個人,而現在的感情卻說變就變?

可曾想過,其實我們正企圖坐享其成一段不用付出的愛情。

這種付出,不是金錢,而是時間,甚至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儀式,不需要包包,不需要項鍊,要的只是趁著節日見你一面。

平平淡淡才是真,可是沒有一絲波瀾的平平淡淡,很容易熬成一潭死水。

如果沒有這一份“可有可無”的儀式感,我們又憑藉什麼去一片平淡中獲取安全感呢?

每個人的金錢是不等的,擁有的時間卻是相同的。從你把時間花在哪裡,花在誰身上,就能照見對方在你心中的鄭重。

儀式感並不難得,難得的是那顆認真的心。我妝點半日,盛裝出席,不為清風,不為朗月,只為哪怕是狂風暴雨中去見你。

昨天的聖誕節,你是如何度過的呢?

生日可以沒有禮物、聚會,但一定要和朋友們一起吹滅蠟燭。

中秋佳節可以沒有柿子、月餅,但一家人都得團圓,和和美美。

婚禮不需要多大排場,但務必在親友的見證下許下諾言……

趁著良辰吉日,我只是想見你,和你一起做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

儀式感,是你對在乎的人的一種告白。

每一個節日,都不應該被草草收場,這個聖誕也一樣。

即使沒有聖誕樹、沒有紅衣白鬍子的老公公,偌大城市裡也會有一個人一直在等著你。昨天的聖誕節,你真的見到了你最想見到的那個人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