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梟雄蔣介石,雖九死其猶未悔!

蔣介石,浙江寧波人,又稱蔣公,蔣委員長!他統治了中國大陸20多年,在無數果粉的努力下,還名義上創出了中國民國的黃金十年(當然實際上算不上黃金十年)

一代梟雄蔣介石,雖九死其猶未悔!

雖然這20多年戰爭不斷——軍閥混戰,圍剿紅軍,外憂內患不斷,但是蔣公在中國的抗日戰爭上也做出了很多貢獻,這個是事實無法改變。

其實說蔣介石消極抗日,因此被很多人詬罵,這點有蔣公做的不對的地方。但是我們站在另一個立場思考,他應該是想抗戰,雖然他的指揮中心從南京一路西跑,先武漢再到了重慶的峨眉山上。

一代梟雄蔣介石,雖九死其猶未悔!

為什麼說蔣委員長不敢抗戰?如果勝利了就沒什麼,但是如果失敗,國民黨將失去在當時中國的統治地位。想想當時的中國僅僅是形式上的統一,國民中央政府真正可以影響到的地區估計不到國土四分之一區域,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一個形式上的中央政府何言全面抗戰?但是,作為一個形式上的中央政府又不得不抗戰。

一代梟雄蔣介石,雖九死其猶未悔!

這就陷入兩難的局面,正面打憑自己的實力打不贏,只會損耗過多,其他勢力順勢而起;不打吧,作為名義上的政府沒法給人民一個交代。

但是,在這場抗日戰爭中,面對來勢洶洶的日本,蔣公也幾乎是傾盡全力在戰場上抵抗侵略者。很多榮辱也應該歸國民政府。1945年8月15日和1945年9月9日接受日本停止戰爭協議的是他領導的國民政府參與的。

一代梟雄蔣介石,雖九死其猶未悔!

就怪到了1946年蔣公自我感覺太好了,經過抗戰八年的重新洗牌,雜牌軍也清洗的差不多了,中華多數區域也接受了國民中央政府,特別是西南三省,廣西都拿下來了,蔣委員長認為自己可以獨霸天下了,於是多年的夙願——剿共開始了!

只可惜蔣委員長只看見了美好的開始,沒算到真實的結果!他沒算到軍心,民心都是不如人。僅僅三年多,就被毛先生送到臺灣去做島主了。不過在臺灣他是一個比較合格的島主。

一代梟雄蔣介石,雖九死其猶未悔!

臺灣——亞洲四小龍之首這可是真的。而且就現在的多數臺灣人都還是活在那個時代美夢中醒不來,那個時代的臺灣人生活水平真的比大陸人民好!

對於蔣委員長,歷史是一定要記住他的,首先作為一個領導人他是不合格的,因為他失敗了!作為一代梟雄他是合格的,不要說蔣公是仁慈的,拋開在大陸對我黨的鎮壓不,那就看看在50--60年代,蔣公對臺獨分子的打壓,就知道他不是什麼善主!

一代梟雄蔣介石,雖九死其猶未悔!

蔣公從來就只承認只有一箇中國,在他眼中祖國統一比兩岸對鬥更大,這是國家的利益應該放第一位。1971年蔣公放棄了以有關臺灣留在聯合國提議,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性。

能放棄自己的個人利益,站在名族大義的角度上對待問題,起碼他老人家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