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發文批評U23球員難堪大任遭球迷怒懟

1月22日,人民日報發文對國足U23進行了精神意志方面的評價,指出年輕球員需要在逆風中學會成長,把挫折當成前進的動力,同時還點出了中國足球全方面落後的現狀。全文如下:

或許是主場辦賽的緣故,儘管中國隊在2018年亞足聯U23(23歲以下)錦標賽中未能小組出線,但後續比賽衍生的爭議以及中國隊出局引發的話題仍在延續。

連一個23歲以下的亞錦賽都會引來超高關注度,足可見足球這項世界第一運動的影響力。而中國U23足球隊引來萬千關注,可能既與這支球隊被寄予厚望相關,也與這支隊伍先揚後抑的賽場表現相關。

整體而言,這支U23足球隊還是在比賽中打出了內容、展示了風采,但在打下風球時找不到對策、遭受場內波折時莽撞行事的缺陷也暴露無遺。人們常說中國足球總在汲取失敗的教訓、卻難體味勝利的喜悅,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球隊自信心的樹立。但對這支U23足球隊來說,不在挫折中學會成長、不把小組出局的懊惱轉換為奮力前行的動力,這批年輕球員今後依舊難堪大任。

換一個角度來說,中國足球今後一段時間內或許還沒有經常品味勝利喜悅的本錢,反倒是學會從失利中汲取教訓有可能成為這支隊伍的必修課。幻想一夜暴富畢竟不現實,在哪裡摔倒就在哪裡爬起來才是實實在在的成長。怕只怕已經摔倒一次還不知錯在哪裡、痛在哪裡,進而不懂得如何調整、如何進步,那也就難以避免今後還要犯同樣的錯誤。

U23足球隊的球員們固然需要找準癥結、重新出發,球隊的管理服務團隊和賽事運營團隊同樣需要深刻反思、總結提高。只有相關各方都多從自身找差距、補短板,球隊在下一次比賽中的整體表現才會有改觀,如果大家都只想從一兩場比賽勝利中獲益而不想從更多的自身缺陷中找到改進的方法與路徑,那麼等待球隊的不會有什麼好消息。

尤其需要清醒的是,中國足球的落後絕不僅僅體現在球員身上,球隊保障、精準服務、賽場環境、輿論氛圍等方方面面需要補足的短板遠比人們想象的要多。

中國足球要打翻身仗,註定會是一場持久戰,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在實踐層面卻未必能夠得到充分落實。學會在挫折中成長,不該只是應對失利的泛泛之談,而應成為主動求變、發憤圖強的務實行動。

人民日報發文批評U23球員難堪大任遭球迷怒懟

其實本次賽事U23球員的表現整體而言可圈可點,儘管最終成績不盡人意,但是相信更多球迷知道,真正的症狀不再球員,所以人民日報這番話遭到了部分球迷怒懟。

人民日報發文批評U23球員難堪大任遭球迷怒懟

球迷的話雖然帶有個人情緒,但是話粗理不粗,球迷需要的是從上到下實際的政策和行動,不是點評和追究,不論如何,我待國足如初戀,但願我的初戀能留給我美好的回憶,哪怕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