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王與皇有什麼區別?

另眼看世界江雲


西方的王與皇帝,決定於兩個因素。第一個因素是他與羅馬教廷教皇的關係,另一個因素在於他與羅馬的關係。

大家都知道,羅馬後期分裂成東羅馬帝國,在分裂之前,整個歐洲實際上是一個表面上統一的國家,叫做羅馬帝國。沒有羅馬帝國統治的地方基本就是蠻荒之地,也沒有形成有競爭力的文明。所以唯一的皇帝,只能是羅馬皇帝。即使後來羅馬衰落,歐洲大陸分崩離析,行程哥哥國家和地區,但是隻要還有羅馬帝國這個噱頭,就只能有一個皇帝,這個皇帝就是羅馬帝國的皇帝。

其實歐洲的整個古代和近代,類似於中國的春秋戰國,軍閥割據,大家都各有地盤,自立為王,卻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統一歐洲而沒有人能叫出這個皇帝來。

我們可以看到,羅馬帝國之後,只有兩個王朝稱帝,第一個是神聖羅馬帝國,第二個是拿破崙大帝。

這我們就要說說這些皇帝與教皇的關係了。

大家都知道歐洲的規矩是君權神授。這個規矩是還在羅馬時代君士坦丁大帝定下來的。他將羅馬天主教變成了歐洲唯一的國教,其最終目的還是想借助天主教對人民的控制來加強自身的統治。於是搞出了一個君權神授,證明這個王位是人民信仰的神給的,也就順理成章了。

因此,誰想當這個皇帝,就要看誰跟教皇關係搞得好,或者說誰有手腕能控制教皇,使教皇聽命於自己,神羅的皇帝和拿破崙都做到了。大家一定還記得《拿破崙加冕》那幅畫中站在拿破崙背後鬱悶的教皇吧?是的,那是因為大革命之後,教皇成了一個幌子,在民眾中的地位徹底動搖,所以拿破崙才敢於脅迫教皇為自己加冕,因為拿破崙崇尚古羅馬文化,所以這個形式他是一定要走的。

而歐洲各國的王,類似於春秋戰國中的諸侯,在漫長的國家演變中,擁有同一種語言、民族、文化的人們慢慢形成各自的國家,推舉出的領袖就成了這個國家的國王,而從形式上,國王們都要受到那唯一的羅馬皇帝的控制,雖然在各個歷史時期,由於軍事和經濟力量的變更並不一定是這樣。

而題主所說的沙皇和英女王則完全跟羅馬皇帝和國王是兩碼事。沙皇不是皇帝,並不是沙什麼皇帝的簡稱,這只是一個翻譯而已。而最終歐洲失去了延續已久的皇帝稱胃,因為羅馬的皇帝早就在一千多年的征戰中名存實亡了。最後剩下的就是各國的國王,包括英國女王在內,都是這個體系內的延續。


旅讀歐洲


西方的王與皇帝的稱謂,應該看他們自認的正統性是否源自羅馬帝國。扯遠一點,自從羅馬驅逐了最後一任國王,進入共和國時代之後,就形成了一條鐵規: 羅馬再也不承認國王,不要國王統治了。這條鐵規幾乎融入了羅馬人的血液,哪怕到了進入帝國時代的羅馬,也還存在。即使到了如屋大維已經行使國王權力之實的程度,也不敢公然挑戰這一法律,否則就會自陷法理泥潭,面臨統治合法性喪失的風險極高,只能另起稱號。這個稱號,叫第一公民也好,奧古斯都也好,不管最後原文怎麼叫,都被中文根據實際地位給翻譯成皇帝,但和來源於始皇帝的中國皇帝,還是有區別的。



而在羅馬擁抱了基督教以後,世俗權力和教權就結合了起來,演變成了君權神授,和中國的君權天授又有了更大的分別。東西方皇帝的蘊含區別就更大了。所以,西方是否能稱皇帝,首先要看是否能得到羅馬帝國正統性承認,更要看是否能得到基督教承認。

神聖羅馬帝國,沙皇俄國稱皇帝都走的這條路。區別只在承認稱皇的是天主教還是東正教,都是基督教。以沙皇為例,東羅馬帝國拜占庭覆滅後,末代公主索菲亞嫁給了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莫斯科就變成了繼君士坦丁堡之後的第三羅馬,她的兒子瓦西里繼承了伊凡三世王位後,就把羅馬皇室的正統血脈延續進了莫斯科大公一系,有了繼承羅馬帝國皇帝地位的正統性。而沙皇這個稱謂,懂俄語的話很好解釋,就是凱撒的俄語發音而已,至少詞源自凱撒。總之認羅馬就不能稱王。

而英國本來就不認羅馬為正統,傳承自成一系,也沒有不能稱王的禁忌,連宗教後來都因為亨利八世鬧離婚脫離了天主教廷,所以不管國家變成多大地盤,人家原來怎麼叫還怎麼叫,當然就還是國王了。

大概脈絡就這麼理解吧,認不認羅馬為正統是最關鍵因素,各國細節很多,就不詳說了。


查理199781707


按照西方的傳統,基督教世界只承認有3個皇帝,即西羅馬皇帝、東羅馬皇帝,以及傳說中位於非洲的某個基督教皇帝(後來被確定為阿比西尼亞即埃塞俄比亞帝國的皇帝)。

中世紀歐洲的皇帝,在理論上都是這3個皇帝的一脈相承: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西羅馬一系的皇帝一度空缺。公元800年,法蘭克國王查理曼被羅馬教皇利奧三世加冕,承認為“羅馬人的皇帝”,此後這個皇帝稱號在分裂後的幾個法蘭克王國中輪換。962年,由東法蘭克王國一支發展出的德意志王國國王奧托一世被教皇約翰十二世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自此一直到1806年,西羅馬一支的皇帝稱號都保留在德意志人手裡。

1804年,法國拿破崙迫使羅馬教廷承認自己是“羅馬人的皇帝”,但當時繼承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拒絕承認,和法國開戰。1806年,哈布斯堡家族戰敗,被迫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稱號,改稱“奧地利帝國皇帝”,西羅馬一支的皇帝頭銜理論上落到拿破崙頭上。1815年拿破崙失敗,6年後在流放地去世,1852年,他的侄子拿破崙三世稱帝,因為在此期間奧地利皇帝一直在與普魯士國王爭奪對德意志諸邦的領導權,“三十年戰爭”失敗後脫離德意志聯邦,轉而謀求將奧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捏合成一個“奧匈帝國”,西羅馬一支帝號並未被其重新接收,因此這個皇帝稱號實際上又回到法國人頭上。

1871年普法戰爭中普魯士人俘虜了拿破崙三世,佔領了巴黎,普魯士佔領巴黎,其國王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加冕,這象徵著西羅馬一支的帝號又回到德國人頭上。

而東羅馬帝國一支的帝號,在1453年之前都維持在東羅馬帝國皇帝頭上。1453年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被奧斯曼土耳其滅亡,在遙遠的俄羅斯,大公伊凡三世覬覦帝號,輾轉迎娶拜占庭王室旁支索菲亞.帕列奧洛格為續絃,並以此為口實自稱拜占庭帝國的合法繼承人,稱莫斯科為“第二拜占庭”、“第二羅馬”,開始使用“沙皇”這個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隨後彼得一世又轉而使用凱撒曾用過的“凱旋的統帥和獨裁者、第一公民”稱號,正式以東羅馬一支皇帝合法繼承人自居。

概括起來,就是在歐洲基督教範圍內有東羅馬、西羅馬兩支帝號傳承,其中西羅馬一支在拿破崙稱帝后不久分裂為兩支,一支從德意志人手中轉移到法國人、又轉移回另一支德意志人手中,另一支則由原先保留帝號的德意志人——奧地利人繼續以奧地利-奧匈帝國皇帝的名義保持傳承,東羅馬一支則由拜占庭轉移到俄國。這三個正宗的歐洲皇帝傳承,都在一戰中同歸於盡。

那麼英國呢?英國的皇帝稱號是怎麼回事?

英國的皇帝稱號和歐洲一點關係都沒有:英國國王有多達幾十個的頭銜,其中的一個頭銜是“印度皇帝”,因此英國國王也可以稱作“皇帝”,但他(她)的這個皇帝頭銜實際上是“進口的”


陶短房


提示:

君主立憲制的‘’王‘’並無實權;

中央集權制的‘’皇‘’則擁有實權。

君主立憲制:

歐亞地區凡有王室存在的國家均為君主立憲制國家。所謂君主立憲制即“有限君主制”,是相對於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政治體制。君主立憲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

通過立憲,樹立人民主權、限制君主權力、實現事務上的共和主義理想但不實行共和政體。可分為二元制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雖然是國家元首,但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力範圍,會依各個國家的制度而不同;縱使是同一個國家,往往在不同時期,君主的產生方式與權力範圍也各不相同。君主立憲制與一個國家的國情和文化傳統有著密切關係,它具有一定的進步性,同時也有一定的妥協性,落後性,侷限性。英國在光榮革命後通過《權利法案》首先確定。

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是英國。

一六八八年英國爆發光榮革命,在確立議會主權的同時保留了君主(制)。國王開始逐漸處於“統而不治”的地位(包括伊麗莎白女王)。到二十世紀初除了羅馬教皇外,歐洲所有剩餘的君主都是立憲制國家的君主。立憲的君主雖然依然是國家的最高領導人,

但君主的權力往往會受到國家憲法明確地限制,而僅僅只是作為國家的代表暨國體之象徵,以至於往往並沒有實際的權力,所以又被稱為“虛位元首”:英國、日本、泰國等都是此類例子,但君主依然很受人民的愛戴和尊重。當然也有特例:一、擁有組織或解散政府(內閣)並指揮軍隊權力的列支敦士登(中歐君主立憲小國);二、軍國主義日本在昭和時期的裕仁天皇。

民主憲政的君主立憲制(議會式),則仍為當今不少歐亞國家所採用,如英國、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挪威、瑞典、丹麥、日本(新憲政日本)、泰國、柬埔寨等。

俄國曆史上的兩個王朝:

一、留裡克王朝:

留裡克王朝始建於公元九世紀的基輔羅斯時期。一五九八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的 兒子費多爾去世後,留裡克王朝絕嗣,統治俄國七百多年的留裡克王朝從此覆滅。

二、羅曼諾夫王朝:

一六一三年,俄國建立了歷史上第二個王朝:羅曼諾夫王朝。羅曼諾夫王朝經歷了十八個沙皇:羅曼諾夫王朝其中的葉卡捷琳娜二世是留裡克王朝的後裔,這意味著留裡克王朝與羅曼諾夫王朝又融為一體。俄國的沙皇制度創立於十六世紀的莫斯科大公國的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時期),以後歷代俄羅斯皇帝均稱沙皇,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社會為封建農奴制。十七世紀末至十八世紀初,彼得大帝(一世)實施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的社會變革,從而使俄國成為一個掘起的波羅的海強大帝國。

彼得大帝(一世):

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傑出的皇帝,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羅斯成為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彼得大帝積極學習西方的工業文明,大力興辦工廠,發展與西方社會的國際貿易,並派出一些學者、工程師、藝術家等文化人與西方進行文化交流,俄羅斯的建築藝術和文化藝術尤其獲益匪淺。彼得大帝還改革軍事:建立了正規的陸海軍。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同時通過戰爭,從而奪得了波羅的海出海口(彼得堡),並給俄羅斯此後的軍事帝國地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尼古拉二世為羅曼諾夫王朝的末代沙皇:其在任時期已是羅曼諾夫王朝走向衰亡的時期。一九一七年三月八日至十二日(俄歷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由於俄羅斯帝國捲入一戰三年而導致經濟下滑民不聊生。彼得堡幾十家工廠的工人遂實行大罷工,並以‘’要麵包、要和平、不要戰爭‘’為罷工口號:強烈要求沙皇尼古拉二世立即退出戰爭,改善民眾生活。由於罷工規模聲勢浩大,領導大罷工的社會民主力量遂決定將大罷工轉為武裝起義,從而一舉推翻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統治俄羅斯三百零四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從此宣告結束。

彼得大帝一世: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Mrttlzz99


西方的稱謂也是有著嚴格的規定的,跟中國一樣叫什麼名字都有著歷史和文化的原因,絕不是一時興起想叫什麼就是什麼。

西方叫王的很多,嚴格的來說西方所說的皇帝專指羅馬皇帝,也只有羅馬皇帝才能配得上皇帝這個稱號。

什麼,羅馬不是早就滅亡了嗎?圖樣圖森破,羅馬帝國的法統直到二十世紀出才真正沒有,這中間是一直存在的。

我們最熟悉的是西羅馬帝國的皇帝,文治武功達到了西方歷史的最高潮,並且到了後來皇帝必須得到教皇的加冕才算是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

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是又延續前年的東羅馬帝國,這期間也就只有都羅馬帝國保持著皇帝這個稱號,其他西歐小國只能叫國王。後來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又有了神聖羅馬帝國這個鬆散的聯盟,這個神聖羅馬帝國才有資格叫皇帝。後來拿破崙統一了歐洲,終於在教皇的加冕下成了皇帝,這個皇帝的稱號就是從神聖羅馬帝國那裡“繼承”來的,所以拿破崙這個皇帝是貨真價實的真皇帝,雖然他沒有高貴的血統,但法統上,他是繼承了皇帝這個稱號的。

到了後期西方也開始禮崩樂壞,基本上只要是征服了很多小國的國家都叫帝國,帝國的統治者就都叫皇帝了。比如說大英帝國,因為征服了太多的國家,本身又不服歐洲那一套,於是他就自稱皇帝了。

為什麼俄羅斯叫沙皇呢?其實沙皇就是凱撒的意思,俄國不知道祖上拐了幾道彎,自認為繼承了羅馬的血統,於是在羅馬式微了之後,就一直以羅馬皇帝的繼承人身份自居。而且他們的標誌是雙頭鷹,是因為他們同樣認為自己繼承了,蒙古帝國的皇位,也是祖上沾了那麼一點點血緣。於是俄羅斯也一直以蒙古帝國的繼承者自居,所以俄國的標誌是雙頭鷹,同是向東向西看,因為東西兩大最偉大帝國的皇帝他都繼承了。

整體來說,在西方皇帝這個稱謂是專有的,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叫的,至於後來禮崩樂壞大家都不遵守這一套了,那離民主政治也都不遠了,大家都沒人稱王稱皇帝了。


昭烈名臣


我覺得談論歷史還是要以事實為基礎不要靠想象來發明歷史傳播錯覺。西方從來沒有什麼唯一的羅馬皇帝帝系。即使西方的羅馬皇帝是唯一的也沒有說這個皇帝在同一個時期只能一個人當,查理大帝和他兒子虔誠者路易,虔誠者路易和他兒子洛泰爾都曾經同時成為皇帝。皇帝還在位的時候就讓兒子成為與自己共治的皇帝是保證皇位世襲的常見做法。而神聖羅馬帝國之內雙重選舉導致的對立皇帝更是層出不窮。如果威廉一世想當皇帝他隨時可以當用不著等什麼拿破崙三世退位。奧地利帝國也不是什麼神聖羅馬帝國滅亡之後的替代物,奧地利帝國和拿破崙帝國一樣是1804年建立的,那時候神聖羅馬帝國還沒滅亡。

有一點是對的那就是皇帝代表的是羅馬帝國以來的羅馬文明和傳統,而國王則代表著遷徙進入羅馬帝國的日耳曼各部族的文化和傳統。但這兩種文化和傳統在不同時期的地位和影響都是不同,並存在其中一個支配著整個歐洲的情況,自然也就不存在什麼橫跨上千年的歐洲皇帝傳統。之所以歐洲很多國家的君主沒有自稱皇帝是因為他們沒有這麼做的必要而不是他們沒有稱帝的能力。

(哥特人是羅馬帝國的西部領土上最初的日耳曼人統治者,但他們其實對君士坦丁堡非常恭順,他們並沒有滅亡羅馬帝國,相反476年西部皇帝的被廢從法律上說意味著羅馬帝國東西部和統一)

在早期中世紀羅馬人的影響其實很大,所以日耳曼人的首領雖然在自己的部族之內稱王。但統治羅馬人的時候還是依據羅馬法,他們的權威也以羅馬皇帝的代理人自居。476年意大利人的哥特國王並不是從此廢除了羅馬帝國而是廢黜了羅馬帝國西部的皇帝,轉而接受君士坦丁堡的皇權。因為此時雖然羅馬帝國在西部的統治能力已經形同虛設,但君士坦丁堡但羅馬皇帝還掌握著西歐一個重要的命脈,那就是地中海貿易。這個時期的西歐農業技術非常落後創造的財富非常低,所以日耳曼人的諸王就格外依賴地中海貿易。所以君士坦丁堡的羅馬皇帝和西歐日耳曼人統治的羅馬人還有很強的發言權。日耳曼諸王很多時候為了宣示自己對羅馬人的統治還會鑄造模仿君士坦丁堡風格的錢幣。甚至把羅馬皇帝的頭像鑄造自己鑄造的錢幣上。他們頒佈的法律也跟羅馬帝國的法律並行,查士丁尼皇帝編纂的《民法大全》在日耳曼人的西歐同樣有效,日耳曼諸王有時候甚至把自己的法令作為《民法大全》裡的《法規彙編》的一個補充和續集來對待。而這些日耳曼國王仰賴君士坦丁堡除了地中海貿易之外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宗教。日耳曼諸部族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國王是信奉阿里烏斯派的,所以他們是信仰正統派基督徒的羅馬主教和以羅馬主教為首的西歐正統派教士的眼中釘,為了維持統治他們只能藉助君士坦丁堡的皇帝來壓制正統派教會和信奉正統派基督教的羅馬臣民。所以在這個時期裡西歐並沒有皇帝日耳曼部族的首領在統治羅馬臣民的時候頭銜是總督或者皇帝代理人,在統治自己的部族的時候頭銜是王。

(哥特國王駐蹕的拉文納是一個好地方這裡既有拜占庭風格的拼貼畫也有阿里烏斯派的壁畫,比如這幅圖裡被遮住的那些就是阿里烏斯派的聖象,)

之後發生了兩件改變這種日耳曼-羅馬二元體制的大事。第一是法蘭克人的王克洛維皈依基督教,通過這件事日耳曼人諸部裡的一支皈依了正統派基督教,這就為試圖擺脫君士坦丁堡的轄制在西歐建立起自己的權威的羅馬主教提供了一個天然盟友。當克洛維王朝被他們的宮相廢黜之後,篡奪王位的加羅林王朝進一步和羅馬主教接近。這就給日耳曼人羅馬化掃清了道路。因為對羅馬主教和羅馬人來說相對信奉阿里烏斯派的哥特人來說法蘭克人是一張白紙的異教徒比異端好多了,同時他們還皈依了正統派,離意大利還遠實在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了。

(哥特人留給拉文納的小洗禮池)

但單純的日耳曼人羅馬化還不夠,因為羅馬人還不夠日耳曼化。這就需要第二件決定性的事件-阿拉伯人的崛起。阿拉伯帝國的崛起關閉了地中海,讓地中海貿易斷絕了。在克洛維王朝末期西歐的修道院還經常為自己從埃及購買紙草而向國王請求免稅特權,但從阿拉伯人封閉地中海之後他們就不再申請了,因為他們買不到紙草了。同樣的克洛維王朝時期國王還能指示自己的領地為自己的官員準備熱帶水果,因為那時候他們還能買到。但是加羅林王朝的官員的飲食就完全是西歐自己的出產了。這就是地中海貿易被關閉的例證,羅馬人的生活方式已經無以為繼了。在早期中世紀的教堂壁畫上羅馬教士還保持著羅馬人的生活習慣他們斜倚在長椅子裡吃飯,而日耳曼貴族則坐著吃飯。到加羅林時期教士和貴族都坐著吃飯了。

日耳曼人在一兩個世紀裡接受了羅馬法、基督教,而羅馬人則在生活方式方面日耳曼化,同時教會視法蘭克國王為救星和靠山。這種互相靠攏的運動的結果就是800年查理的加冕。通過加冕西歐再次有了自己的皇帝。這也就意味著法蘭克人的國王有了統治自己境內的羅馬教士和羅馬人的權威。

(查理大帝的見面用同時代的人觀點是羅馬帝國的復興)

這一點其實非常重要,因為隨著地中海的關閉羅馬人和日耳曼人的差別越來越小,社會里最後一點羅馬遺產就是羅馬教會,而這個教會是一個層層對上負責的巨大金字塔結構以羅馬的教皇為頂峰。而皇帝就是統治這個巨大的組織的世俗權力的法理基礎。所以並不是其他各國的君主不想要這種權力,相反法國國王一再重申法國國王就是法國的皇帝,國王在王國之內掌握了皇權,因為法國教會本來就對羅馬心裡不服。以里昂大主教為首的高盧教會和以羅馬為首的意大利教會一樣是羅馬帝國教會的遺產。對高盧教會來說羅馬主教一直是他大哥,現在憑什麼變成自己的君主了?所以法國教會從一開始就是法國王權的堅定盟友,所以法國國王只要一紙法令宣佈“老子就是法國的皇帝”就行了。

(布汶戰役裡法國國王的軍隊大敗皇帝奧托四世,之後菲利普二世國王讓人把打斷了翅膀的帝國鷹送給奪取了皇位的腓特烈二世皇帝)

而英國就不一樣了首先英國教會是羅馬傳教士建立的,其次教皇山高皇帝遠不會真從英國教士的飯碗裡奪食,所以英國教會是鐵桿教皇派。英國國王宣佈自己有統治教會的權力也白搭。英國國王組成皇帝得等到亨利八世搞宗教改革建立國教會了。那時候英國國王得到了對英國教會的統治權,才拿亞瑟王和羅馬晚期的混亂局面裡那個在不列顛的皇帝為藉口自稱英國是帝國英國國王擁有皇帝的權力。

那麼為什麼英法兩國都不自稱皇帝只有德意志君主一定要稱皇帝呢?還是為了統治教會。我們知道法蘭克人的居住區就是萊茵河兩岸和海濱這兩部分,所謂的“河畔薩里克法”和海濱薩里克法就是這兩部分的習慣法。而加羅林王朝在查理大帝時期向東進軍德意志。當時的德意人還是信奉原始宗教的。查理大帝用殘暴的戰爭和屠殺迫使他們臣服和皈依基督教。這樣被刀架在脖子上建立的基督教教會肯定不能指望靠信徒的捐贈發展。而且德意志除了少數羅馬人的兵營和貿易點根本就沒有什麼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你就算想靠信徒的捐贈發展你也找不到幾個信徒。擁有德意志最高的建築物施佩耶爾大教堂的施佩耶爾城市在建成大教堂的時候只有五百居民,靠這五百人養活一個主教區完全是做夢。所以只能依靠土地和地租,反正土地是加羅林王朝從日耳曼人手裡搶來的,大部分了就分給主教們嘛。所以德意志教會最初領到的基金都是土地。

(查理大帝的形象裡最重要的是他對教會的統治權)

而在地中海貿易封閉,工業和商業都停滯了的九和十世紀西歐,農業是佔絕對優勢的產業。地產是最大的財富也是政治權利的來源。德意志教會掌握了這麼多土地就意味著他們掌握了巨大的財富和力量。而且相比德意志的世俗諸侯和貴族,這些教士不能結婚因此財產和職位不能世襲。他們還有知識有文化,他們的職位完全靠君主授予,君主可以隨意任命調動甚至剝奪他們的主教職位。這不是比世俗諸侯強太多了?所以德意志君主不但喜歡主教勝過諸侯,而且還特別喜歡把土地賞賜給教會,因為這些人雖然作為伯爵要服從他們的公爵,但是作為主教他們都要服從頂著皇帝頭銜的國王。所以在這個德意志君主和德意志教會的互相需要的蜜月期裡就產生了力量空前強大的德意志教會。在德意志帝國的諸侯等級裡教會諸侯佔據了三分之二的席位,馬格德堡大主教作為諸侯院的首席,自稱首席邦君大主教,這個頭銜有時候被翻譯成更酷炫的首席親王大主教。當馬格德堡大主教因為宗教改革從帝國諸侯等級裡消失之後薩爾茨堡大主教成為首席親王大主教。

(亨利五世皇帝是一個心狠手辣而且還非常有手腕的統治者,他連他爸爸都能廢黜何況是教皇?先把教皇誘進全套然後一舉拿下)

在“主教授職權之爭最高潮”的1111年皇帝亨利五世和教皇帕斯卡爾二世在羅馬達成了一項妥協,那就是德意志教會要放棄他們所領有的所有世襲領地和地產轉而依靠德意志的什一稅供養,而皇帝則放棄主教任命權。教皇同意了這個方案並簽署了協議。但是當這項協議在教皇和皇帝都在場的情況下向德意志的主教們宣讀的時候,主教們群情激憤宣佈教皇簽署的協議無效而且是任何這樣改革德意志教會的主張都是異端。於是皇帝趁勢要求教皇承認皇帝對主教的任命權,教皇剛表示抗議就被皇帝直接逮捕了。

理解了這個事實我們就能夠很清楚的知道為什麼西歐的主要君主國裡只有德意志的君主堅持要獲得皇帝的頭銜了,因為在中世紀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裡皇帝這個頭銜所帶來的是對羅馬教會的監督權和統治權,這一點在西歐和在君士坦丁堡是一樣的。而在西歐的主要君主國裡只有德意志的教會強大到了君主必須加以統治的地步,為了這個目的歷代德意志國王才會堅持一次又一次的進軍羅馬。即使德意志諸侯把“進軍羅馬”當作“闖老虎洞”,他們也堅持一定要在羅馬加冕為皇帝。因為德意志王國裡教會控制了接近半數的股份。帝國等級會議裡教會選帝侯佔據了七席裡的三席,只要三個教會諸侯步調一致就能創造出“教士國王”。而在帝國諸侯等級裡教會諸侯佔據了三分之二的席位。如果德意志君主不死死的抓住能夠給他們帶來對教會的統治權的皇帝頭銜,他們的帝國就會渙散。而且因為教會是一個逐級對上負責的金字塔結果,皇帝們才必須不斷進軍羅馬,因為只有把“教皇”貶低到“首席宮廷神父”的地位上,皇帝們對教會的統治才能得到保障。但事實上這個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到15世紀帝國本身已經逐漸渙散,最終變成了一個禮儀性的優勢。

(1803年被直接消滅的特里爾的選侯大主教)

(相比之下因為還需要他主持帝國等級會議所以美因茨的選侯大主教逃過了滅亡的命運,退往奧格斯堡繼續作選侯大主教)

皇帝和教會之間的魚水關係還可以體現在神聖羅馬帝國自身的滅亡上,1803年的《帝國等級會議總決議》消滅了德意志帝國之內的絕大部分教會諸侯,選帝侯當中只有美因茨大主教保住了自己的獨立性,但他也被迫放棄了美因茨城退往奧格斯堡,其他教會選侯都被一掃而空。諸侯等級當中只有條頓騎士團保持了自己的獨立性,其他教會諸侯也都被徹底剝奪了獨立性。首席親王大主教薩爾茨堡被剝奪了獨立性,成為一個哈布斯堡王朝的大公國,1815年被併入奧地利帝國。如此強硬的教產還俗事業剛一結束神聖羅馬帝國也就隨之終結了,1806年皇帝弗朗茨二世宣佈解除德意志各等級和皇帝之間的封君封臣關係。隨著德意志教會世俗權力的終結德意志帝國的歷史也隨之終結。換而言之在中世紀的大部分歷史上皇帝和皇權的意義就是對教會的統治權,這種權力在社會中的影響越大,君主們對這個頭銜就越熱衷,而當這個頭銜失去實際的價值的時候,皇帝和帝國也就成了一種傳統,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1870年按照俾斯麥的安排向威廉一世國王獻上皇帝尊號的代表團團長是1848年革命中法蘭克福議會向腓特烈-威廉四世送上皇冠的人,德意志人的皇帝如果說存在著歷史傳統那也是1848年革命的傳統,而不是羅馬帝國的傳統)

最後我們談談我國網上常見的羅馬帝國法統論,我覺得這是一個影響非常深的錯覺。實際上歐洲根本沒有什麼羅馬帝國的法統,拿破崙1804年自稱法國人的皇帝的時候神聖羅馬帝國還在。奧地利帝國是1804年年底,哈布斯堡王朝以哈布斯堡王朝的樞密院令的形式建立的一個世襲君主國,當時神聖羅馬帝國也還沒滅亡。從1804年到1806年之間西歐和中歐有三個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奧地利帝國皇帝弗朗茨一世、法國人的皇帝拿破崙一世。1806年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以後就只剩下了兩個,但無論是拿破崙還是弗朗茨都沒有考慮過什麼羅馬帝國的法統。

1848年的德意志國民會議曾經先向哈布斯堡後向霍亨索倫王朝獻上德意志皇帝的頭銜,但他們依據的不是什麼羅馬帝國的法統而是法蘭克福保羅教堂裡制定的《德意志憲法》。1867年的奧匈妥協也沒有建立什麼奧匈帝國皇帝的頭銜,弗朗茨·約瑟夫的頭銜是奧地利皇帝和匈牙利國王還有他身上兼任的幾十個國家、邦國和領地的君主。1870年在凡爾賽宣佈的德意志人的皇帝也不是依據什麼羅馬帝國的法統,而是普魯士王國外交大臣俾斯麥發佈的一項宣言,他代表威廉一世國王對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西二世要求威廉一世成為皇帝書信作出的答覆。而且這也只是作為德意志聯邦主席的威廉一世個人的一項尊號,並不是新建立的德意志帝國的君主,更不是國家元首。


克羅採和春天


英國也是有過皇帝的,著名的維多利亞女皇那不是假的。

先說說為啥維多利亞事女皇,而現在的伊麗莎白二世是女王。在近代史的範疇內,你想稱皇有三條途徑,只要你能達到任何一條就行。

第一是佔領印度全境,包括現印度,巴基斯坦。這是維多利亞能被稱為女皇的原因,也是印度被稱作女皇皇冠上的明珠的原因。而當英國從印度撤軍,印度獨立之後,英國也就是不是皇室而只能稱作王室了。

第二條是佔領中國全境。這一條歐洲沒有誰達成過。可能有誰想過。

第三條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獲得教皇承認。比如拿破崙。雖然拿皇拿到皇位的過程有點陰險,但人家畢竟是教皇承認的皇帝。所以成為拿皇。

除了這三條之外還有一條更簡單的,你家祖上在教會出現之前就是皇帝。比如古羅馬的皇帝。

這裡不得不提到伊凡三世。他本來是莫斯科大公,但很幸運的接收了羅馬末代公主索菲亞,並於1473年娶了流亡過來的這位公主。索菲亞公主是羅馬末代皇帝的第二順位繼承人,本身就是皇室候選人。

因此伊凡三世也被成為伊凡大帝。莫斯科公國後來也叫沙皇俄國。沙皇在俄語裡的意思是凱撒。


無所事事161773009


歐洲的皇帝傳自羅馬,後來基督教成國教後又有教庭加冕認可。分裂東西羅馬後皇帝也變成了兩個。羅馬帝國滅亡後就在各家傳了。

西邊傳承很複雜,各方勢力瘋搶,教皇認證最關鍵,到中世紀後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一堆的選帝侯資格排位,看著眼暈,一戰後完蛋的奧匈帝國就是接的神聖羅馬帝國的衣缽。再後來就亂了,多個皇帝同時存在,拿破崙打敗大半個歐洲加冕皇帝,普法戰爭後德國統一德皇加冕,大概就是這樣,

基本上誰拳頭大誰就能拿到。皇帝就是個尊稱和頭銜,而且稱謂很複雜,漢語簡稱皇帝,其實有很多的前後綴做定語的,有興趣可以去研究下,寫篇論文啥的。

東邊的傳承比較簡單,因為東羅馬帝國持續了很長時間,滅亡後俄羅斯拿到了傳承,東正教教皇加持認證後算是定了下來,俄羅斯的雙頭鷹標誌也是來自東羅馬帝國。所以人家俄羅斯老大能自稱皇帝。

再說英國,從大概11世紀起才有了相對成型的國家,什麼諾曼,都鐸,金雀花等等王朝,恩,現在算是溫莎王朝吧。對歐洲來說英國都算是偏遠地帶,再加上英國教會很早就脫離了羅馬教廷,所以那時候皇帝王冠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輪不到這個島國王朝。直到英法戰爭,英國才算是在歐洲政治中有了一點話語權,但英國強大後一直奉行的大陸均衡策略,保持對大陸的影響力卻又不稱霸大陸,所以也就沒啥機會加冕歐洲皇帝。

但是,英國雖然沒有歐洲皇帝的頭銜,可有亞洲的,對,是印度皇帝頭銜,也算是英帝國強大後給自己臉上貼金了,我忘記是什麼時候有的,好像是維多利亞時代,至於誰給加冕的就不知道了。所以英國也是有女皇的,香港電影裡的什麼香港皇家警察什麼稱呼是有出處的。


沒有1512713


首先,西方只有一個皇帝,那便是羅馬皇帝,而國王卻可以有很多個,主管每個具體國家的事務。在理論上上,皇帝比國王地位要高,但實際上,皇帝只是一個榮譽頭銜,而國王,才是真正掌握自己國家大權的君主。

神聖羅馬帝國皇冠

公元476年,歷經磨難的西羅馬帝國,在蠻族的不斷侵蝕下,帶著帝國的最後榮光,走進了歷史的墳墓,西方的太陽落山了,文明的黑夜來臨,歐洲一片黑暗。在野蠻與愚昧中苦苦掙扎的歐洲各國,依稀記得之前羅馬時期的光明與偉大,他們希冀撿起羅馬時期的歷史碎片,重新將歐洲的上空照亮。在一連串的歷史名詞中,他們找到了“皇帝”,這個偉大的稱呼,他們把歐洲最有權勢,最被人認可的當權者,通過神聖的宗教儀式,加冕為羅馬皇帝,希冀能通過皇帝,追溯到以前的偉大時代。

羅馬之後的皇帝稱呼,除了東方的拜占庭,西方的羅馬皇帝始於查理大帝,之後在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成立後,皇帝稱呼被德意志壟斷。顧名思義,羅馬之後的統治者千方百計想要將自己的皇冠與羅馬扯上關係,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才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是文明的正統。

伊凡三世

關於正統之稱歷史上前後共有三個國家爭奪,第一個便是拜占庭帝國,西羅馬滅亡後,他便自詡為文明的繼承者(實際上大體不差),第二個自然就是西方的神聖羅馬帝國,他們也堅持說自己是西羅馬帝國的正統繼承者。至於第三個,便是俄羅斯,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攻佔之後,索菲亞公主逃到莫斯科,並嫁給當時的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之後,伊凡三世自認為是拜占庭的繼承者,將之前稱呼拜占庭君主的“沙皇”稱號安到自己頭上。至此,歐洲歷史上的三個皇帝稱呼,實際表達的意思都是羅馬皇帝。至於後來的拿破崙一世,便很少有這種傳承意義,但是採用皇帝稱呼,還是受到羅馬帝國的影響。

拜占庭風格的皇冠

至於國王,他其實就是每個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如英國國王、法國國王、西班牙國王。他們在實際地位上和皇帝沒有差別,只不過比皇帝少了一份歷史的厚重與神秘感罷了。

當然,正因為這種羅馬正統的名義上的傳承,西方的皇帝很少,但國王很多,基本上很少有國王自稱為皇帝,除了這個稱號確實沒什麼用,在當時神權統治的歐洲,還會惹來一身的麻煩。

(全文完)


小文章大視野


因為沙皇繼承了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在歐洲,emperor,也就是皇帝這個詞專指羅馬皇帝,只有承繼羅馬帝位的人才有資格稱為皇帝。歐洲各國的統治者,只有沒有承繼羅馬正統,那麼無論權勢有多大,都只能被稱為國王。

羅馬皇帝稱號的獲取方式有兩種,一是從東羅馬帝國那裡繼承羅馬皇帝的衣缽,二是得到羅馬教皇的加冕。前者如俄羅斯沙皇,後者如查理曼和拿破崙。

一、從東羅馬帝國繼承法統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蠻族首領奧多亞克將西羅馬的皇冠和權杖轉交給了東羅馬皇帝,因此,東羅馬皇帝理論上握有整個羅馬帝國的繼承權,是正統的羅馬皇帝,拜占庭一詞是後世的歷史學家為了方便區分編出來的新詞,在中世紀的歐洲人看來,東羅馬就是羅馬帝國的延續,而東羅馬的正式國號就是羅馬帝國。

1453年,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人所滅,末代公主索菲亞逃到了羅馬,教皇安排她嫁給了當時俄羅斯的沙皇伊凡三世,伊凡三世和他的子孫進而繼承了羅馬皇帝的名號,沙皇這個詞在俄語中的意思為“凱撒”,即羅馬皇帝的稱號,代表著沙皇是羅馬正統的身份。

二、教皇加冕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陷入群雄割據的局面,各蠻族王國打來打去,誰也不服誰,在羅馬的教皇因而成了各國之間的調停人,教皇作為西方教會的首腦,在西羅馬皇帝不在後成為了羅馬的實際統治者,並代表羅馬的傳統和權威。到了查理曼時期,查理曼為了獲得法統上的優勢,極力想贏得教皇的支持,查理曼通過給予教皇羅馬周邊土地的方式換取了教皇的加冕,教皇加冕查理曼為羅馬皇帝,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從而確立了查理曼帝國的統治。教皇賦予羅馬皇帝稱號的傳統由此傳承了下來。


後世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以及稱帝的拿破崙無不是受了教皇加冕這一傳統在稱帝的。

像今日的英國女王以及其他諸王,既沒有得到教皇加冕,也沒有得到東羅馬帝國的法統,故而只能稱王而不能稱帝。這就是根本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