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入手一台小米筆記本pro,但是有些問題?

簡簡單單愛你186633476


我就是這款電腦的用戶,我可以告訴你,硬盤容量根本不是問題。

我之前用的是thinkpad x200,換了128的固態硬盤,長期使用,硬盤容量也根本不是問題。

問題在於,多數人其實並沒有想過,到底多大的硬盤“夠用”?

一、一般家庭用戶,128G基本上夠用

硬盤的功能來講,無非是安裝系統,安裝軟件和遊戲以及存儲。

前幾項,其實128G的容量是夠用的。一般人的系統,佔30G左右的空間;我是搞視頻製作的,有一些專業軟件,但總的來講60G是正好的。包括了安裝在C盤的常用軟件,比如QQ、殺毒、office和視頻圖像類軟件等。

我玩遊戲不多,偶爾裝一個,除了個別超過40G的大遊戲外,其實是足夠用的。

所以,256G的更沒問題。

二、遊戲玩家,1T起跳

以上說的是一般家庭用戶。對於遊戲玩家的話,確實不夠用。

現在一個大遊戲,經常就是超過40G了,所以,遊戲玩家,最好還是1T以上的硬盤。因為遊戲其實對硬盤的速度沒有特殊要求,只要不是壞道很多,就沒問題。所以,SSD+機械硬盤的組合是比較好的。128的SSD+1T以上的機械硬盤,是最佳方案。

三、容量不夠,U盤和移動硬盤,適當補充

還有一種需求,才是真正佔用硬盤的,就是存儲。

比如,存儲高清電影。一般一個720P的高清電影,H264的壓縮編碼,就是4GB左右。確實放不了幾個電影。但電影對硬盤的速度更無任何要求,完全可以放在移動硬盤上。看的時候插上或拷貝到主機。

還有視頻、圖片、歌曲什麼的都是類似。存儲不是SSD的長項,完全可以用大容量的U盤或移動硬盤完美代替。況且,現在不少U盤是固態硬盤的內部結構,速度也非常快。通過usb 3.0的接口做容量補充,效果接近完美。

四、小米PRO可以擴充m.2接口的SSD硬盤

其實,小米pro是預留了硬盤擴充位的,可以擴充m.2接口的SSD。有人擴充三星的961 pro,成功。不過,由於SSD價格貴,所以這個方法是考驗你財力的。不能擴充機械硬盤的考慮是那樣本本會很重。本來PRO就因為是金屬外殼,整體偏重。所以小米不想讓它更重了。而且,通過我以上理性分析,其實256是夠用的。


朗讀者說


謝邀~本人計算機行業,喜歡搞機,前些天去小米之家體驗過這檯筆記本,可以幫你解答這個問題~首先固態硬盤是要比機械硬盤好很多的,用過固態硬盤的都知道的,會大大提升筆記本的運行速度,開機速度也在7秒之內~如果你是玩遊戲的話,建議不要買小米筆記本pro,如果你是輕度使用,用來生活娛樂的話,選擇這款筆記本還是可以的。

下面給出我個人的體驗感受

先給出參數配置,其中cpu是8代i5 -8250U,10系顯卡。

可以看到小米筆記本pro分類是輕薄本,因此不適合用來玩大型遊戲,另外採用了256G的固態內存,還加了可擴展固態硬盤,因此不必要擔心說內存不夠用的,不能加機械硬盤是因為相比機械硬盤來說固態硬盤在讀取速度和存儲會更好一些。

外觀

外觀有點仿製Macbook Air的感覺,給人感覺時尚潮流。

其他配置體驗

內嵌鍵盤:鍵盤的感覺確實和Macbook Air的感覺相差無幾。

揚聲器:而在小米之家,小米筆記本pro揚聲器的效果不錯,即使在喧譁的環境下也可以聽到聲音清晰度很高,音質很贊,有點藍牙小音箱的感覺。

屏幕:聽說小米筆記本pro屏幕採用的是京東方屏幕,果然點開參數一看,確實算是同價位中屏幕最好的筆記本了,可以顯示8BIT色彩,百分之72的NTSC色域。

CPU:cpu功耗並沒有額外的提升,理論性能要弱很多,採用Intel設置的默認值,這也是成本低的地方,小米說是高性能其實有點噱頭。

顯卡:小米筆記本pro的MX150是基於低的功耗版本的MX150,落後於完全版的MX150,也是採用了一個噱頭,讓大眾以為是完全版的MX150。

總結

小米在這次宣傳上搞了一個小噱頭就是所謂的“高性能”,其實不然,無論是cpu還是顯卡,都沒有達到外界所期望的標準,但還是不錯,這個價位不能要求太高了,但小米還是不能過分地去吹噓。其中256G固態硬盤加上可擴展固態硬盤槽會讓小米筆記本pro有質的飛躍。


數碼新評


歡迎在點擊右上角關注:「太平洋電腦網」,不定時放送福利哦。

小米筆記本pro我入手了一臺,大體上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小問題也不是沒有。

在我看來小米Pro的問題不在於容量太小的問題,畢竟這是固態硬盤,容量太大了成本就高了。它還預留了一個固態硬盤的位置,可以加入固態硬盤。但是覺得固態硬盤不夠用的話, 可以買一個移動硬盤,1T的移動機械硬盤才300多,真的不貴。

但是在我看來小米筆記本Pro的問題在於細節:

①當你合上小米筆記本Pro之後,你會發現屏幕的跟機身是合不攏,蓋不嚴的。這是本身設計問題。在網上也有很多的網友反饋到,小米筆記本Pro有這個問題。合起來的時候看到屏幕和機身會有很大的縫隙。

這種問題是模具公差和設計的問題,不知道到了下一代會不會解決。

②小米筆記本Pro太重。採用了i5-8250U和i7-8550U這兩個低壓U和MX150的獨顯,定位就是輕薄本,但是重量竟然高達1.95KG,甚至比一些15.6英寸的遊戲本還重。可能是小米做筆記本的歷史不長,經驗不足,重量的控制不好。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問題。

③散熱風扇聲音大。尤其是到了夏天,如果你使用時間長一點,都會發現機身發熱嚴重和散熱風扇聲音很大。我覺得可能是小米把散熱風扇調教得非常靈敏,防止機身內部過熱。但是這樣的情況下,風扇的聲音就非常大。而且鍵盤位置確實熱。在空調房就好很多了。

④指紋識別非常難用。由於指紋識別的面積太小,所以指紋識別經常都識別錯誤,要多識別幾次才能用上。這樣的設計體驗真的差,以後如果指紋識別都是這樣的,建議大家慎重考慮。

⑤死機的問題。剛開始還好,但是使用兩三個月之後就出現死機的問題。死機的頻率提升到差不多兩個星期一次,對於一個頻繁使用電腦的人來說有一點點的煩惱。


太平洋電腦網


618的時候在小米商城買了一臺,i5 8250的,分了6期,免息,4999,這個價格加分期免息應該還算可以了吧。

整體而言這個機子的定位是移動辦公,同時具有一定的遊戲能力,不過遊戲方面不要期待太高,MX150對付一下LOL是沒什麼問題的,要求再高一點的遊戲就讓你感到不爽了,而且玩久了散熱又有制約。這個配置加這個價格,沒什麼可要求的,華為聯想的對標機型也大體如此,最大的加減分項還是在使用體驗上。下面就只說不足,優點商品詳情裡那些就是,供大家權衡斟酌是否需要購買。

首先是觸感上,摸著還是不錯的,金屬的外殼,有反應說通電的情況下,溼手接觸偶有漏電麻手,我暫時還沒遇到。不過,雖說是金屬外殼,拿起來也很有不算輕,但是就感覺不結實,有點虛,敲擊各面的聲音,聽著空落落的。可能是因為B面和C面合不嚴實的原因吧,有一條較大的縫隙,主動用手去捏的話,縫隙能縮小一般,鬆手又恢復原來的大小了。

再有一點細節就是本子各邊都有點咯手,難道產品設計者都沒有用過的嗎?這麼明顯的問題都沒發現嗎?難道圓滑處理一下各邊成本會高很多?

屏幕算是比較好的了吧,有人反應說閃屏,如果是屏幕會緩慢的由暗到明,這是系統設置的問題,不是屏幕問題,改一下設置就好的。如果真的是閃爍,那就可能真的是屏幕問題了,暫時還沒遇到。

再一個就是風扇的邏輯問題,總的來說是CPU佔用高的轉的猛,低的話轉的慢。某一次使用時,發現風扇轉的厲害,而自己又沒開什麼東西,以為自己遇到了別人說的散熱風扇轉動邏輯問題,結果打開進程管理器發現系統在更新,CPU佔用較高。

內存方面,8G內存都沒開什麼應用30%就沒了,網上說重裝系統會好一些,想想還是算了吧,估計是系統預開了很多進程來提升使用速度,不想折騰了,反正也就簡單的辦公上網,夠用。

當然,以上問題可能任何品牌的同類筆記本都有可能出現,但是如果自己能比別人解決得更好豈不是更有優勢?配置和價格固然是賣點,而如果把更多的細節做到位,使用者自然會越用越喜歡。相反如果在宣傳上一開始就給很高的期待,而細節上處理的並沒有期待的那麼好,用著用著就覺得也就那樣。

總的來說全是一款中規中矩的產品吧,同行的差不多價位的同類產品中,它並不比同行差,也並不上比同行好,可能好一點點,哈哈。當然,工藝上比起行業前輩如蘋果戴爾,還是有幾代的路要走。如果說彪到蘋果的價格也能做出不比蘋果差的產品,那就出來看看吧。

真的要問我值不值得買的話,我會說可以買。喜歡小米的當然就選小米咯,對品牌無所謂的,小米也是選擇之一,而如果對某個別的品牌比較喜歡,只是“覬覦”這款機子的性價比的話,那就要自己做對比咯。

最後吐槽一下小米商城的評價系統,自己評論完的商品,再進去就看不了評論了,而且在商品詳情頁的評論列表裡,只要稍有非正面的評論詞語,都不能顯示,這真的讓人有點小惱火。



學無止境當讀書


題主你好,我前幾天還給別人推薦過這款筆記本

至於這款本筆記本其他發方面我就不一一概述了,10系顯卡,8代處理器,8G內存,以及題主糾結的256 pcle固態硬盤,這款固態硬盤是普通固態硬盤儲存和運算速度的3倍,並且小米pro支持擴展固態硬盤。如下是他的擴展槽位:

題主可以擴展一下再買一個256的PCLE固態硬盤,或者512的高速固態。這將對於筆記本來說是質的提升。

或者題主還可以去購買 一款較大的移動硬盤,現在移動硬盤的價格也下來了,推薦三星和東芝的移動硬盤,買1t就很夠了吧,只是缺憾是攜帶可能有點不方便。

感謝支持,如果還有問題,歡迎隨時詢問。


深夜學長


雖然也算是業內人,但我不想去堆砌各種參數,畢竟大部分用戶不是很懂,來點實用感觸的乾貨吧,文字處理類工作,差不多一個工作日能抗住,加點輕微的修圖,6小時沒問題,入手後第三天實測在圖書館寫報告(提前在公司將圖片工作完成,只是單純的編輯文檔),9個小時後系統才彈出低電量報警,所以說,續航是沒有問題的,大尺寸鍵盤和背光靜音按鍵設計也能滿足快速輸入的需求。但是同類產品裡橫向對比的話,首先重度使用時發熱嚴重,當然這個還可以忍受(至少冬天可以不用發熱墊了,而且輕度使用也不怎麼發熱),另一個問題是散熱扇質量,到手第一件事不是擴展硬盤,而是要給風扇上油,否則一個月後風扇異響(各種刮擦音,而非單純的高速風噪)會吵的你想砸機,那麼風扇異響絕對是小米筆電誕生以來的痼疾


廿三加十


硬盤不小,這臺電腦主要用途就是辦公,和影音娛樂和輕遊戲,如果是辦公,256GB絕對夠用我幾乎沒見過單個office文檔超過1G的,即使你準備用word寫部幾百萬字的小說個人建議也不要用一個文檔完成。

如果是用來存照片、視頻可以買個移動硬盤或者大容量U盤,如果你說是做設計或者3D渲染之類的,就不要買這個電腦出門左轉300米。





SHIZIHE


個人不建議購買這款。真心不好。還不如入手那款遊戲本,當然如果你去官網看不到什麼的,建議你去貼吧看看。相信會對你有幫助。這個本已經垃圾的無話可說了。


中國頂級科技評論人


你要這麼多容量用來幹什麼,存電影的話可以外接個機械硬盤,玩單機遊戲的話就別買小米了,不吹不黑,小米就不是個能玩遊戲的筆記本(除非你玩的是gal😵),日常用的話我自己的輕薄本的256g是絕對夠用


什麼都不懂的菜雞


我來從專業角度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256的硬盤夠你用了,只要你不存太多東西,一般系統加上各種補丁驅動之類的也就不到50G,然後是裝各類軟件,一般軟件裝到你夠用也用不了100G(這裡面可以包括一下大型的專業軟件),剩下的100G放點遊戲和電影吧!一個電影一般在2G左右,現在網絡資源這麼豐富,網絡也不錯,所以存片的概率很小,當然存一些不可描述的電影另當別論,再存點遊戲和文檔之類的,這個空間就夠了!還有就是隻要是用固態硬盤,奉勸你最好準備一個機械移動硬盤,第一,容量大可以存很多資料,第二,一般固態硬盤用久了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資料備份是好習慣,如果有了移動硬盤,那256G的固態就更夠了!

特別提醒一下,所謂的那個固態硬盤擴展接口,和原裝的固態硬盤接口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速度上也不一樣,如果不是真的特別需要,那個擴展口就留著吧!並沒什麼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