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二戰期間,除了黑豹坦克、虎式坦克、馬克1

溫開元


鼠式坦克。這時二戰乃至世界戰爭史上最大最重的坦克,其噸位高達188噸,相對於二戰的別的型號的坦克無疑是一個龐然大物。其火力同樣兇猛,擁有一門128毫米主炮和一門75毫米副炮。鼠式坦克是二戰中德軍坦克的絕唱,其當時僅僅製造了2輛,投入了柏林戰役,被蘇軍多種火炮擊中但卻毫髮無傷。

E系列坦克裝甲車輛。這是德軍當時推出的一個全新的系列化坦克裝甲車輛,提高了通用性,並根據任務分成了數個子型號。E10是輕型裝甲車輛,類似於著名的追獵者坦克殲擊車的定位。E25,是中型坦克,會作為三號四號坦克的後繼者。E50,外觀類似於豹式坦克,但是火力更強,使用了88毫米長身管火炮。E75,和虎王重型坦克屬於一個級別,使用了105毫米主炮,性能也比虎王重型坦克強。E100則同樣是超重型坦克,不過有多個火力方案。而這些坦克有的造出來初期成品,有的僅僅停留在了繪圖板上。

繳獲的坦克。德軍中除了本國生產的坦克,就是繳獲的他國坦克了。比如戰爭早期的捷克制35(T)、38(T)坦克,法國雷諾坦克、索瑪35坦克等。而後來還有繳獲的蘇軍T34-76坦克、美軍M4坦克等,不過這些坦克的數量不是很多,在德軍的作戰中發揮的作用也有限。


戰爭之王


德軍的裝甲部隊除了虎式、豹式坦克和馬克四個型號之外,還有二戰末期投入使用的“虎王坦克”,以及為大西洋壁壘防禦作戰專門研發的“鼠式坦克”,這也是德軍投入實戰的最後一個型號了,據說柏林戰役期間瘋狂的納粹分子還從倉庫中拉出鼠式坦克3號原型車,準備投入柏林郊外的坦克戰,但是因為坦克故障頻頻最終在距離戰場不遠的地方拋錨,成員只能選擇將其炸燬。

鼠式坦克是德軍苦等西線盟軍登陸時想出來的壯膽裝備,因為西線德軍從未與美英聯軍交手不知道即將到來的戰鬥會激烈到什麼時候,因此德軍裝備部在希特勒授意下開始研發超重坦克,鼠式坦克重達188噸、裝甲最厚的前臉厚達200mm,如果再加上傾斜裝甲的額外防禦效果它的正面裝甲相當於370mm。戰後蘇聯對二號原型車的測試中沒有被擊穿的記錄。

鼠式坦克配備128mm55倍徑主炮和75mm36.5倍徑同軸副炮,光是各種炮彈就多大100發說他是武庫坦克一點也不過分。但是這麼巨大的車身和武裝卻僅有1200馬力的邁巴赫MB 517發動機帶動,還要經過一個發電機產生電能後才能帶動坦克(保時捷的發明),導致很大成功率損失,因此鼠式坦克時速僅有13公里每小時。


希特勒設想加強大西洋壁壘防禦的鼠式坦克只能是驚鴻一現,而虎王坦克確實整個德軍裝甲部隊的象徵,這款由豹式坦克深度和改進而來的70噸級坦克,是德軍參戰裝甲車中最強大的一款,虎王坦克正面裝甲180mm、側面裝甲80mm也是盟軍任何反裝甲武器都奈何不了的,只不過德國裝甲鋼質量下滑導致中彈後大面積崩落,對內部成員殺傷極大。虎王坦克的88mm71倍徑主炮也可以做到無堅不摧,甚至可以一炮幹掉斯大林3這種厚裝甲怪物。


利刃軍事


德意志在二戰時的裝甲部隊可以說是威名遠揚,即便是不刻意去了解,一般人也會知道PZ.VI 虎式和PZ.V 豹式這倆個特別有名的坦克。他們分別是重型坦克和中型坦克,在現在,這倆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坦克已經成為了許多軍迷心中的圖騰。

在二戰期間,德國除了著名的虎式和豹式(順便提一下,馬克系列坦克是英國在一戰期間打造的坦克,是第一代坦克,而不屬於德國。在那之後,德國才有了自己的最早的坦克,不過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坦克只能算是裝甲車的A7V

),德國在初期使用的PZ.I輕型坦克,配備20㎜ Flak加農炮,裝甲較薄,在閃擊波蘭是發揮了比較顯著的作用;後來由PZ.I號改進而來的PZ.II號輕型坦克同樣在閃擊波蘭中與PZ.I號發揮作用,相較於PZ.I號來說,PZ.II號的裝甲有所加強,但火炮改為了20㎜ Flak防空機炮。隨後,德國又造出了PZ.III號中型坦克(嚴格意義上還是屬於輕型坦克),裝甲與之前的兩者相比,有了飛躍性的提升(正面裝甲50㎜,觀察孔與機槍口處的車體焊有20㎜的附著裝甲),火炮初期搭載37㎜火炮,但是穿甲能力不足以至於後來改為50㎜坦克炮(專門用來對付裝甲目標),PZ.III號中型坦克的型號是目前德國坦克中延伸最多的,其中比較著名的有PZ.III Ausf B、PZ.III Ausf L。

隨著德國入群蘇聯,PZ.IV號中型坦克被製造出來,與之前的PZ.I、PZ.II、PZ.III相比,防禦能力大大加強,但是其初期型號的裝甲可以說是與PZ.I號沒什麼區別的,舉個例子:PZ.IV A/B/D/G型的正面裝甲不超過20㎜。不過,PZ.IV號中型坦克最初是用來對付步兵的,所以它搭載了75㎜短管榴彈炮(用於殺傷步兵單位和輕裝甲目標,或摧毀防禦工事,而非用來對付坦克)。後期,PZ.IV(H)型坦克成了這一系列坦克中比較出類拔萃的型號,因為裝備了10㎜的裙板,應對一些小口徑的反坦克炮或是重機槍的攻擊,可以避免一些損傷,而75㎜43倍管長的坦克炮更是給了這個坦克更加優異的火力。

之後,蘇聯製造出了KV-1和T-34這兩種坦克,他們給德國的PZ.III號和PZ.IV號(初期型號)造成了極大的打擊,這次損失被成為“KV衝擊”。為了應對KV-1這種怪物(因為在KV-1和T-34剛剛出爐的時候,德國大部分坦克裝備的都是20㎜、37㎜、50㎜、75㎜短管炮這些小水管,因為前三者穿甲能力在KV-1的75㎜正面裝甲上起不到任何作用,於是被德軍戲稱為敲門磚),德國研製了PZ.VI虎式重型坦克和PZ.V黑豹中型坦克,在虎式正式投產前,還有另一款型號的重型坦克在於亨舍爾競爭,那就是保時捷,保時捷退出了自己的重型坦克:保時捷虎式(P)型,他的正面裝甲最初與虎式一樣,不過保時捷為了增加競爭優勢,硬是給虎(P)的正面焊上了一層100㎜厚的鋼板,這樣,我們熟知的200㎜車體的虎式(P)型就誕生了。不過,由於這100㎜裝甲的負擔,使得虎(P)在於PZ.VI 虎式的競爭中喪失了機動性(測試過程中發動機因為過載而熄火,隨機故障而導致爆炸),於是虎(P)被虎式比了下去。但是,由於希特勒和保時捷本人的秘密關係,剩餘的虎式(P)型底盤並沒有回爐重造,而是被改裝成了(到了這裡可能有些軍迷已經脫口而出了吧)大名鼎鼎的“斐迪南重型坦克殲擊車”(也叫虎式殲擊車),斐迪南第一次亮相是在庫爾斯克戰役中,與PZ.V 豹式和PZ.VI 虎式一同亮相,他配備的是來自後來PZ.VII 虎王重型坦克的88㎜高射炮,穿甲能力在當時是數一數二的,在斐迪南出現時曾把毫無預料的蘇軍嚇了一大跳,因為他們所配備的57㎜反坦克炮、76㎜加農炮、85㎜防空高射炮都無法擊穿斐迪南的正面裝甲。而斐迪南依仗其強大的火力全方位碾壓了蘇軍的坦克。不過後來蘇軍發現了斐迪南殲擊車的弱點:行駛路程到了一定距離,發動機就會出現故障並且自動熄火。這導致半數斐迪南殲擊車因為機動原因和自身問題被德軍棄車並且炸燬,而少部分斐迪南並非被坦克或反坦克炮擊毀,而是被步兵爬上去向戰鬥室裡面扔手榴彈而將車組成員全部炸死,從而失去戰鬥力(因為斐迪南殲擊車剛開始沒有配備機槍,導致蘇軍的步兵可以靠近並擊毀他)。後來,存留下來的斐迪南被加裝了機槍,被改名為“象式”殲擊車,並繼續參加戰鬥直到二戰結束。

PZ.VI 虎式重型坦克對蘇軍造成了陰影(虎式恐懼症)。不過,戰爭後期,蘇聯不斷出廠各種自行反坦克炮,譬如SU-100、SU-152這兩個較為著名,其中SU-152因為強悍的殺傷力(打不穿你也要砸死你)而獲得了“動物殺手”的美名。再後來,IS系列的出現極大的衝擊了虎式和豹式的囂張氣焰,其中最著名要數IS-2配備122㎜ 蛋-25-疼(開個玩笑實際上是122㎜ D-25-T),搭載122㎜口徑巨炮的IS-2成了戰場上虎式和豹式需要面對的巨大威脅,因為其122㎜口徑的彈藥殺傷力巨大,使得被擊中的虎式或豹式不是被打爆彈藥架就是直接震暈車組。但是由於炮彈沉重,所以裝填手的負擔很大,這就造成了IS-2經常一分鐘只能打出2-3發炮彈的尷尬局面,而PZ.VI 虎式一分鐘能夠打出7-9發88㎜炮彈,PZ.V 豹式則可以打出15-19發75㎜高速穿甲彈。

為了應對IS,德國人有一次造出了怪物般的戰爭機器,這就是PZ.VII 虎王重型坦克,正面裝甲厚達150㎜還有傾斜角度,在那個時代,擊穿虎王的正面幾乎同等於不可能,然而,儘管虎王的戰鬥力非常可怕,但比較是戰爭後期,對戰局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虎王以及後面要介紹的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並沒有改變德國敗亡的結局。

獵虎重型坦克殲擊車,由虎王重型坦克的底盤改裝而來,戰鬥室正面裝甲厚達250㎜,並且擁有一個佔戰鬥室面積1/3的巨大炮盾,搭載128㎜火炮(取自PZ.VIII 鼠式超重型坦克),擁有當時最強的穿甲能力,曾經創下過一輛獵虎獨自擊毀12輛螢火蟲中型坦克的戰績(一發一個,有事並列的一發全部帶走)。當然,這個可怕的戰爭機器並沒有對戰局產生太大的影響,而自身因機動原因損失的獵虎佔生產數量的近乎一大半。所以,獵虎的出現,只能給後來的盟軍留下陰影,而不能改變德國的敗局。

還有許多德國坦克,在這裡就不依依詳細介紹了(打字真累),這裡列舉一些別的德國戰車吧

PZ.V(F)、PZ.V(G)、PZ.IV(F)、鼠式超重型坦克(188噸)、Stug.III G、四號坦克殲擊車、四號突擊炮、獵豹坦克殲擊車、追獵者坦克殲擊車(也叫38t殲擊車)、I型突擊炮、黃鼠狼I/II/III型自行反坦克炮、獅式重型坦克、VK.4503、虎王(H)、VK.1602豹式、山貓輕型坦克、E-100超重型坦克、E-100坦克殲擊車、豹I主戰坦克、E-75、E-50、印度坦克方案、野牛I自行火炮、野牛II自行火炮、黃蜂自行火炮、蟋蟀自行火炮、野蜂自行火炮、黑豹自行火炮、蟋蟀15…………






有理想的獵虎


德國在整個二戰期間主要坦克確實就像你說的這麼多,出去還有虎王,虎P這些也應該都屬於虎式。還有鼠式坦克當然了沒有投入現役。我感覺德國二戰期間最經典的就是他的各類自行突擊炮和坦克殲擊車了!三號四號自走炮,蟋蟀,偷獵者,黃鼠狼,犀牛,獵虎等等等等各類坦克殲擊車也是重大軍友喜歡的對象。


三號自行突擊炮


偷獵者坦克殲擊車


東東談武器


二戰德國最為出名的就是你所說的黑豹和虎式,當然還有德意志軍馬的四號。

德國坦克從編號就可以看出,從一號到八號,其中五號為黑豹,六號為虎式,八號為鼠式(對,沒有七號,七號坦克被希特勒叫停了),以及捷克的禮物——38t。以上除了鼠式以外,每種坦克都有各式各樣的改裝,我就不細說了,畢竟種類有點多,這就是德國本土坦克。

德國在戰爭期間還繳獲了不少外國貨,例如蘇聯的kv、t-34,美國的謝爾曼、M10,英國的丘吉爾、A10,法國的R35等等,種類也是特別多。

最後說一下,馬克型坦克是一戰的英國貨,二戰的時候德國不會使用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