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千年不變的堅守,白切雞可以不吃,湯不能不喝

廣東人的飲食文化,流傳著很多的堅持,無雞不成宴,無湯不開飯,這些都闡明瞭廣東人對這些食物的喜好。一碗好的湯對廣東人來說,猶為重要,白切雞可以不吃,但湯不能不喝。菜式可以每天變換著,但湯就猶如米飯,有飯就有湯。廣東人一直沉浸在湯水的滋潤裡面不能自拔,地球上應該沒有哪一個族群能跟廣東來比了。廣東人這麼愛的湯到底有哪些了不起呢,他們的熬湯的方法又是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廣東人千年不變的堅守,白切雞可以不吃,湯不能不喝

關於廣東人煲湯,真不是一時半刻能說完的事情,得慢慢說,就像熬製一鍋老火的好湯,需要時間和耐性。湯文化在廣東人的心中是深根固蒂,這習慣是流傳了千百年。在現在吃快餐都有一例湯的時代,在家裡怎麼會沒有一鍋像樣的湯呢?熬製時間的長短、技術、容器不同,又可以為廣東湯分門別類,深入淺出, 分別是燉湯、煲湯、滾湯。

廣東人千年不變的堅守,白切雞可以不吃,湯不能不喝

想喝湯,實在又調不出時間的,老火湯這些我們先擱置吧,老火湯也不是每天喝的,一個星期兩趟左右就不錯了。其它的時間,想必是滾湯最受歡迎了,既省時間,材料也簡單。滾湯還有細分,一般是清滾湯和煎滾湯。清湯就是用用青菜滾制,然後加入魚片或肉類一同滾成的一鍋湯,口味清淡,時間短,很適合每天飲用。這清菜湯在外省也是很常見,在廣東這邊一般是用夜蘭花、枸杞葉滾肉片。

廣東人千年不變的堅守,白切雞可以不吃,湯不能不喝

煎滾湯,這個看上去就更秀色可餐一些,因為是事先煎過整魚或魚頭滾制的一個湯,湯水是呈現白色,奶白的狀態,看上味道很濃,就像老火湯的引誘。一般是魚頭豆腐湯,換成鯽魚更好,那湯會更鮮。用鯽魚的話,還可以做成一道菜。滾湯的魚,淋上熟油就可以吃了,十分的美味,滾制的時間不長,魚沒有完全地失去味道,這個時候還是鮮美的,有喜歡這樣吃的朋友嗎?

廣東人千年不變的堅守,白切雞可以不吃,湯不能不喝

煲湯,就是老火湯,廣東人最愛了,也是經常熬製的一個湯。這個熬製的時候比滾湯要久,大概是2個小時以上,所以被稱之為老火了。老火湯聽起來很補,而其實是可補可涼,全看湯料食材,很多元化的。廣東的各個地區不同,這個湯文化又不同。在小編的這個城鎮裡,一般熬製的是涼湯,從小就這樣灌溉長大,養成了一個易上火的底子。可能是小編家窮吧,從小就很少喝補湯,但問過身邊的同學朋友,他們跟我的情況也不差,最經常用的就是葛根了,性涼,加入紅蘿蔔、淮山或毛薯,再加上豬骨就熬成一大鍋,喝個一整天了。

廣東人千年不變的堅守,白切雞可以不吃,湯不能不喝

最後要說的這個燉湯了,跟老火湯不同,多了一道水體或水汽傳熱的工序,跟煲湯不同。煲湯是直接材料受熱而成,而燉湯這個比較溫和,跟火之間還隔了水或氣,不是直接受火煲制的。這樣說的話,能區分開來嗎。所以燉湯一般都很別緻的,總是一個盅一個盅的出來,濃而不燥、潤而不膩,就是它想要達到的效果,也為人們所追求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