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古有格 涼山彝寨的脫貧攻堅生力軍

洛古有格 凉山彝寨的脱贫攻坚生力军

本刊記者 趙漢琪

在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有一群人,他們不再留在都市,而是選擇回到故鄉尋找詩和遠方。

洛古有格,一個從四川涼山的偏遠山區走出來的大學生,在繁華都市闖蕩多年,卻因一縷難解的鄉愁回到了家鄉,用創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帶領家鄉的父老鄉親砥礪奮進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

在團十八大緊張的會議間隙,記者採訪到了洛古有格,身著彝族服飾的洛古有格在一眾代表中十分顯眼。經過五年的返鄉創業經歷,大涼山的陽光已經把他曬得皮膚黝黑,但他的臉上卻始終揚著笑容,一雙大眼睛裡滿是堅定、從容。這次,他帶來了家鄉涼山州的變化,以及他從那片土地上積累的創業奮鬥感悟。

他的故事,還得從2009年開始講起。

洛古有格 凉山彝寨的脱贫攻坚生力军

團十八大四川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合影

大學夢和致富夢

2009年,就讀於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的洛古有格即將畢業,像眾多學子一樣,在畢業前夕投著一封封的簡歷、參加一場場的招聘會,懷揣都市夢想的他期盼能找到一個機會,在大城市揮灑青春和汗水,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拼搏。

終於,洛古有格在即將畢業時成功簽約一家國企——重慶建鋒化工集團,成為了一名電氣自動化工作人員,從事電器運行及安裝操作。在老家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這樣的工作體面而令人羨慕。在這裡工作的四年間,洛古有格娶妻生子,組建了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

隨著離家的日子越久,思鄉之情彷彿越濃。那幾年,有格全心撲在工作上,極少回到三河村老家,即使妻兒回去,也無法一同前往。日子雖按部就班、平淡安穩,但有格說:“總覺得缺點什麼,快樂不起來。” 審視內心,洛古有格聽到心底另外一個自己在發問:“你夢想的生活就是這樣嗎?”

原來,洛古有格從小有兩個夢想,一個是改變命運的大學夢,另一個是擺脫貧困的致富夢。前者通過自己多年寒窗苦讀終於實現了,但留在繁華都市的這幾年間,脫貧致富夢卻始終縈繞心間。他回憶,自己小時候,鄉親們一年四季忙到頭也還是吃不飽穿不暖,就連吃一頓米飯都是一種奢望。如今,月薪五千餘元足以讓他和家人的生活豐衣足食,但家鄉的父老鄉親大多還陷在貧困中。黨的十八大召開時,洛古有格在單位食堂收看了直播,黨和國家關心的烏蒙山區及其貧困問題再次燃起了他心底的火花,他下定決心要做點什麼,帶著家鄉人脫貧攻堅,實現致富夢。

但一開始,他毫無頭緒,不知道能做些什麼。後來,還是家鄉的烏金豬肉給他帶來了“靈感”。有次從老家返回單位,他給同事捎回了自家土豬肉醃製的臘肉,所有人吃過後都誇“從來沒吃過這麼好吃的臘肉。”回想自己在重慶的幾年,有格有時候也覺得“食不知味”,唯有嘗一嘗妻子從家鄉帶來的烏金豬肉、土雞肉,才能解解他的鄉情。

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誕生了。

在國企工作4年後,2013年,洛古有格做了個勇敢的決定,回到大涼山的深處、生他養他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從“豬倌”做起,搞畜牧養殖。既為在外漂泊的彝族遊子帶去家鄉的味道,也為大都市的人提供高品質、原生態的豬肉。

洛古有格 凉山彝寨的脱贫攻坚生力军

洛古有格(右三)和團十八大代表合影

華麗轉身的“豬倌”

從在國企工作,到回家養豬,人生來了這麼一道急轉彎,洛古有格的家人無疑都是難以接受的。“放著大都市好好的工作不幹,跑回農村養豬,你咋想的?既然要養豬,何必上大學找工作,兜這麼大個圈子!”當有格揹著行囊回到家,跟母親說出自己的創業夢想時,母親氣得落了淚。有格理解媽媽,他希望有朝一日,能用成果回答母親的疑問。雖然那時,他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功。

說幹就幹,洛古有格和弟弟洛古有合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加上東拼西湊的錢,籌資30萬元成立了有格有合烏金豬養殖合作社。二人承包了村裡的600畝坡地,用於放養烏金豬。沒錢修豬圈,兄弟二人就去廢棄工廠收購建築材料,一顆螺絲釘一根鋼筋,無不見證著他們的汗水與努力。他們在坡地上修建了簡易的豬圈,然後挨家挨戶選購了50頭優質烏金豬種。為了能日夜看護這些豬仔,兄弟倆乾脆在豬圈旁搭了個簡易棚,寸步不離。

一邊要面對親人質疑的目光,一邊要打理創業初期的種種艱難,返鄉半年多時間裡,洛古有格瘦了30斤。回憶起那段日子,有格歷歷在目:當忙完一切躺下的時候一般都過了半夜12點,自己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想著養豬的種種事宜,經常一夜難眠。想休息片刻的時候才發現窗外已經晨光破曉。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次偶然的機會,洛古有格認識了昭覺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陳東坡,因為工作往來的關係,陳東坡結識了很多有合作意向的愛心人士,他把有格引薦給了一位曾對當地的烏金豬肉讚不絕口的江蘇企業家,就這樣賺到了第一桶金。

功夫不負有心人,真抓實幹帶來了真收穫。2017年2月,他們帶著《大涼山“烏金豬”生態養殖及產業化發展》項目,參加涼山州第四屆青年創業大賽,贏得了“創富類”金獎。“綠色生態是養殖烏金豬最大的優勢、最強的品牌。”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洛古有格明確定位“烏金豬”的發展方向,即以“養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健全完善基地建設,以及以實體店西昌輻射全州、成都輻射全省、北京輻射全國的銷售框架打開營銷困境。2017年,還建起了肉牛養殖合作社。不僅保障了養殖渠道,也帶動了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

今年六月,洛古有格的養殖合作社同周偉韜教授帶領的西昌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產教融合課題組進行合作,從前期的商標設計到後期的產品設計和銷售方案,都由雙方共同策劃。在冷鏈物流等客觀條件的限制下,他們計劃年底推出臘肉和香腸產品。有格還特地邀請《舌尖上的中國》第一部的美食顧問之一,國家特級廚師、川菜名廚胡曉遠做顧問,為口味和品質把關,只為將純放養、不喂任何飼料的高品質豬肉送到客戶手中。

如今,自己的事業做的有聲有色,然而洛古有格心中依然不忘的是這一路走來遇到的“貴人”們。有格說:“縣委、縣政府的領導和相關部門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鼓勵,縣發改局、縣畜牧局、縣農商銀行、縣農工委、州農擔公司、三岔河鄉黨委政府等無不都在幫助我成長,看著我進步。我現在也越來越有信心創業,養好烏金豬,讓更多的人能夠吃到我們的生態烏金豬肉,讓更多的鄉親參與養殖,讓我們都能通過小小的烏金豬實現脫貧致富的時候,我也就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洛古有格 凉山彝寨的脱贫攻坚生力军

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

今年2月1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驅車2個多小時,從西昌市來到位於大涼山深處的昭覺縣三岔河鄉三河村、解放鄉火普村,走進彝族貧困群眾家中,看實情、問冷暖、聽心聲,同當地幹部群眾共商精準脫貧之策。

作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洛古有格參加了和總書記在節列俄阿木老阿媽家火塘邊的座談,他向習近平總書記彙報了自己的兩個夢——大學夢和致富夢,還向總書記彙報了自己通過養殖帶領村民創業致富的經歷。習總書記對這個年輕人的實幹和抱負,給予肯定、投以讚賞,還建議他擴大銷路。

“我沒想到自己做了一點點事,還能得到總書記的肯定和鼓勵。”回想起半年前見到總書記的場景,洛古有格至今感到激動,採訪過程中他一度哽咽,流下眼淚。

有格口中的“一點點事”,對於很多貧困戶而言,是了不起的變化。據有格介紹,返鄉創業五年來,兩個合作社已有110多戶農戶,其中貧困戶36戶,養殖烏金豬150多頭、西門塔爾牛32頭。洛古有格記得點點滴滴的收穫,2017年合作社一共銷售2000多頭仔豬,銷售額60多萬元,帶動戶平均增收2500元。

但洛古有格沒把它當“成功”,“還在起步階段,怎麼擴大市場、怎麼提升營銷方式等,都還要繼續努力。”他有時候還睡不著、睡不好,因為“我們深度貧困地區,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在洛古有格看來,自己的第一個夢想已經實現,現在是為第二個夢想擼起袖子加油乾的時候,他要帶領家鄉人擺脫貧困。

2017年,洛古有格當選為三河村黨支部副書記,2018年初,他又當選為村團支部書記,成了村裡名副其實的青年帶頭人。被選為團十八大代表後,洛古有格更感受到了壓力,他思考的問題也多了。出發前,有格花了整整一個月,寫就了一份關於“建立貧困地區青年創業機制、打造脫貧攻堅青年突擊力量”的建議。

“鄉村振興要求人才振興,懂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就是人才的一部分,可以發揮大作用。”“青年要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尖兵和生力軍。”“建立貧困地區青年創業機制,打造脫貧攻堅青年突擊力量”翻開悉心準備的材料,洛古有格的聲音在代表團小組會議上響起。

作為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帶頭人,洛古有格十分了解貧困地區青年創業的“痛點”。他提出:“儘管很多地方的硬件設施正在得到改善,但還遠遠滿足不了廣大貧困地區青年的創業需求。”在他為團十八大準備的建議中提到:各種孵化平臺往往設立在縣城,這對貧困地區農村青年來說,既難以用上,也不夠接當地的發展地氣。為此他建議,把創業平臺儘可能地向基層延伸,向適合當地發展的種植業、養殖業等產業延伸,真正打造出一支永駐鄉村的脫貧攻堅青年突擊隊。

採訪的最後,洛古有格說,希望自己成為脫貧攻堅生力軍的一員,和眾多的青年人一起,在習總書記的帶領下,化深情關懷為奮鬥動力,帶領群眾一起脫貧致富。

洛古有格 凉山彝寨的脱贫攻坚生力军洛古有格 凉山彝寨的脱贫攻坚生力军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