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崔說內蒙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覺得首先要確定移民城市的指標定義,沒有具體定義,我們就要細細的分析下。
首先我們常說呼和浩特作為城市有多少年年曆史,但這其中包括了古云中(托克托縣)距離呼市上百公里;拓跋部早期都城-“盛樂”距離呼市4-50公里;遼金時代的豐州城(白塔古蹟)距離現在的呼市20公里。
真正意義的呼和浩特市從1581年阿拉坦汗和三娘子建城才能真正意義上稱為“城”,並被稱為“青城及庫庫和屯。
”接下來到歸化城到綏遠城以及日滿時期的厚和豪特無不是因為戍邊,戰爭,經濟,甚至避難等因素,各個民族,各個省份的人們才聚集於此,所以,我認為,呼市應該算是移民城市,只不過略有歷史時間而已。
作為移民城市的特點之一就是:包容。
我曾對外地來的朋友介紹呼和浩特“如果世界上有世界最包容城市、最和平的多民族城市這樣的評選的話,我一定投呼和浩特市一票”
“因為,呼市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的有來自各個地區的各個民族彙集於此。他們不僅僅是來歷不同,名族不同,更重要的是他們宗教信仰也完全不同”
很多國家因為民族、宗教問題戰爭延綿,而在魅力呼和浩特,你可以看到路東是清真大寺,路西就是關帝廟,關帝廟後背不遠就是天主教堂…藏傳佛教的與清真寺臨牆而建和睦相處…呼市的很多寺廟都被拆除了,如果你找到看地圖看看就會驚訝幾百年來,各民族人民,各民族宗教是多麼和諧的相處!
不僅僅是宗教,生活在呼市的人們民族內部也有很大的差別,比如說呼市的回族來源就有好幾個原因與地區;蒙古族也有東西中的差別;滿族更是有提籠架鳥的那爺,也有編篾打鐵的屌絲。在這兒更不用說當地漢族的來源了。
可以這麼說,如果你在呼市說你是當地人,無非就是來自於山西的漢族、回族和來自北京的滿族。
再有就是郊區進城的和解放後支邊的,不信你問問😊
前面有人說按常住人口比例計算,就更能說明呼和浩特是移民城市了,不信你查查近30年人口數量的變化,絕不是自然生育可以達到的發現速度。
綜上所述,呼和浩特是移民城市。
蒸艾康艾灸理療
呼和浩特肯定是移民城市。
理由有二。其一是語言,呼和浩特土著居民說的語言大致分為三種,以玉泉區居民為主說的是本地話(俗稱此地話,與土左旗、晉北地區語言相近);新城區鼓樓一帶多為滿族同胞,他們講的是最接近北京話發音的普通話;清真大寺北部一帶以回族同胞為主的地區說的是本地味道的“回民話”。這是呼和浩特原住民的語言構成。
其二是人員構成。呼和浩特成為內蒙古的首府後,原內蒙古政府由烏蘭浩特遷至呼和浩特,一批東部區的幹部家屬隨遷。因解放前的內蒙古非常落後,不僅工業幾乎為空白,文化教育也落後於內地省份。為改變各方面的落後狀況,國家從工業到文化教育大力支援內蒙古地區。以高等教育為例,內蒙古大學就是奉周總理之命,從北大等國內十幾所高校抽調教職員工創建的,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農牧學院,內蒙古林學院,內蒙古醫學院等都以類似的方式快速組建。文化藝術領域,從北京將享譽海內外的京劇大師李萬春、李慶春一干人馬調到呼和浩特組建了京劇二團。工業領域,像造紙廠二廠(來自通遼),制鎖廠(來自上海),動力機械廠(來自天津),機床附件廠(來自煙臺),華建(來自承德)。上述遷到呼和浩特的企業是整個工廠的人員家屬連同設備遷來,還有更多的企業是外省的技術骨幹配合當地人員新組建的。由此,大批來自天南海北的外鄉人成為了呼和浩特新市民,呼和浩特移民與包頭不同,包鋼建設的移民基本來自遼寧鞍山,而呼和浩特移民來自全國各地。如我就是祖籍河北,父親是軍隊幹部抗美援朝後響應國家號召轉業分配至呼和浩特的,他們整個一個師的軍官轉業分配到了呼和浩特。
新移民的到來,使得呼和浩特語言五花八門,記得兒時院裡的大人們講什麼方言的都有,反而是講本地話的人更少。
隨著時間的推移,原來講北京話、上海話、天津話、山東山西話、河北河南話、安徽江蘇話的呼和浩特移民們的後代被呼普(呼和浩特味道的普通話)統一了起來。
正是因為呼和浩特是個移民城市,所以這個城市極具包容性,從不會歧視講不同語言的人,不管講什麼語言,來了就是呼和浩特人。
可以說新呼和浩特是由移民與當地居民共同建設起來的。
鮑里斯弗拉基米爾
這個肯定算不上,沒有大批量流入的城市,個人覺得不應該算是移民城市。呼和浩特市的人口構成還是以原住民為主,周邊旗縣為輔。其次主力就是自治區所轄城市的人口流入,區外的所佔比例並不多。
要說到這點,相鄰的包頭市倒可算是移民城市,東河老城區多數都是祖籍山西,走西口可算是第一次大的流入。青山,昆區,東北人不少,這是建設大包鋼時期流入,為的是支持大包鋼的建設與生產,這算是第二次大的遷入。從這點上來說,包頭算是,而呼和浩特算不上。個人愚見,供參考!
青城百姓事兒
不能說是移民城市,但是我覺得呼和浩特市有著很強的移民文化基因。呼和浩特最著名的移民符號莫過於走西口,那個火熱的移民時代也是呼和浩特城市形成和積澱的時代,也是那個時代奠定了現在呼和浩特的基本城市輪廓。
而現在呼和浩特用移民來形容呼和浩特的外來人口就有點不恰當了,現在呼和浩特的外來人口我覺得更多的是一個城鎮化的體現,一個順應時代潮流的一個過程,周邊村鎮的居民在不斷進行城市化的一個過程,而呼和浩特呢又是這一地區的中心城市,所以我覺得現在用城鎮化和城市化來形容呼和浩特的外來人口是比較恰當的。
還有就是早期的移民文化至今對呼和浩特影響深遠,比如說包容性,從生活中的各處都可以發現,街頭巷尾不同民族,不同語言的人都能在這裡和諧共處。
Hot最青城
我麼你先來看下移民城市的定義:移民城市是一種城市人口類型,表現為大多數外來人口短時間內移入而形成的城市。代表城市有深圳、大連、包頭、攀枝花等。
以深圳人口舉例:截至2017年,深圳常住人口1252.83萬人,其中常住戶籍人口434.72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34.7%;常住非戶籍人口818.11萬人,佔比重65.3%。
以美國的幾個移民州為例,全美的4320萬移民中,大約有一半(46%)的移民生活在三個州:加利福尼亞州(25%)、德克薩斯州(11%)和紐約州(10%)。
而呼和浩特,2017年末常住人口為311.5萬人,戶籍人口242.9萬人,佔比重77.9%。
更多移民相關資訊,可以關注居外網管飯微信:juwaiwechat